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以教学实验对大学生网球学习中背景干扰效应现象进行探讨,实验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球技能学习中存在背景干扰效应,而适当运用背景干扰效应有利于大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  相似文献   

2.
《莆田学院学报》2016,(2):90-93
为了提高施工期间交叉口的安全性能,以福州轨道2号线建设中的古田路与新权路交叉口为研究对象,主要考虑非机动车对左转机动车的干扰。通过现场基础数据的采集,针对非机动车干扰数与同一进口道左转车辆车头时距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机非冲突函数,获得理想的拟合效果,再运用Synchro提出新的配时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优化评价。比较优化前后的控制效果,可得:在早高峰阶段,非机动车干扰数与车头时距拟合关系符合二阶多项式形式;交叉口总延误降低8.8%,平均停车次数降低9.8%。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提取干扰是否会影响语义分类任务中的概念启动效应,以及该影响是否源于动作反应资源的竞争,实验分成无干扰、同时干扰和继时干扰三种条件,在继时干扰条件下设置有反应竞争与无反应竞争两种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提取干扰会影响概念启动效应,只要存在提取干扰,启动效应就会被破坏,但仅在继时干扰有反应竞争时才存在负启动效应。因此,提取干扰效应源于双任务操作中注意资源的分散,而反应竞争会在此基础上更大地破坏启动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模糊汉字图片为实验材料,探究背景信息对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两个实验分别考察运动状态和背景颜色对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对汉字图片的识别存在明显的知觉干扰效应;运动状态和背景颜色不影响知觉干扰效应的产生,但是背景颜色会显著降低被试的识别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图-词干扰范式下语义关联干扰词对图片命名或起干扰作用,或起促进作用。不同理论对语义干扰效应的实质和产生阶段提出不同观点。词汇选择竞争假设认为,语义干扰效应是干扰词和目标词的词汇节点相互竞争的结果,发生在词汇通达阶段;概念选择模型认为,语义干扰效应由干扰词与目标词的语义表征的相互竞争引发,发生在前词汇的语义水平;反应选择假设认为,语义干扰效应是由非目标的反应先于目标反应占据输出缓冲器造成,发生在后词汇水平。三种理论都得到一些实验研究支持。在已有理论研究基础上,未来研究应该注重扩展研究领域和研究角度,全面深入地分析图-词干扰范式下语义效应的发生机制,建立更具有普适性和预测力的综合模型。  相似文献   

6.
知觉干扰效应是更残缺刺激的呈现使部分残缺的同一刺激的识别发生困难。实验利用标准条件和递进条件下的识别正确率的比值,详细考察汉字知觉干扰效应量在不同注视时间下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模糊汉字在2秒、4秒和8秒三种注视时间下均产生了显著的知觉干扰效应,但是注视时间对其识别正确率的改善和干扰效应量的大小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舰载收信机干扰下的威胁等级,本研究了舰艇收信机在典型干扰情况下威胁等级的确定方法,提出了确定典型干扰等级的依据和步骤并对各种等级下的抗干扰措施进行了分析,为舰艇部队通信抗干扰量化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击记忆中的检索问题在国外应用心理学,特别是证人心理学中早有研究。目击记忆的信息检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击取证中影响事件检索的主要因素是特征编码效应,干扰效应,检索策略效应。具体而言,特征编码效应是指:(1)原来的场景以物理或心理的形式恢复目击应能回忆出更多的细节;(2)某条线索不能提取的细节可由另一线索提取;(3)事件编码依赖个体的特性。干扰效应则主要包括:(1)相关事件对靶事件检索的干扰;(2)社会反应偏向的干扰影响。检索策略效应是指:(1)考虑情境内容和来源有助于恢复记忆;(2)细节的记忆促进靶事件的提取;(3)元记忆控制策略;(4)系统组织化有利于检索信息。  相似文献   

9.
知觉干扰效应是更残缺刺激的呈现使部分残缺的同一刺激的识别发生困难。实验采用汉语八字成语为识别材料。实验一考察呈现顺序对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实验二考察残缺方式对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残缺成语在顺行递进、逆行递进和随机递进下的识别不存在知觉干扰效应;(2)成语在高斯、像素爆炸和传播三种残缺方式下的识别均存在显著的知觉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10.
前瞻记忆领域长期以来忽视了对混合型前瞻记忆的研究。本研究采用混合实验设计,考察任务重要性对混合型前瞻记忆和基于事件前瞻记忆在不同时段的前瞻干扰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的干扰效应在任务重要性上有主效应,混合型前瞻记忆的干扰效应在任务重要性和时段因素上有交互作用。说明任务重要程度没有改变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的注意资源分配持续性的总体趋势,但对混合型前瞻记忆的不同时段产生不同影响。根据结果,对现有多重加工理论的内容做了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