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移动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总成,相比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4G在数据传输的质量和速率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同时新增加了WLAN技术,在价格和计费上也相对灵活,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们的使用需求。针对移动4G终端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说明。  相似文献   

2.
移动通信互联网数据中心可以说是一个数据仓库中心,它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满足移动终端用户的要求而维护与管理其中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来自用户在互联网中所有的业务信息,其中主要包括网页浏览、商务信息、彩信等。由于移动通信互联网数据中心所处理的业务具有特殊性以及有限性,因此通信运营商也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络系统。本文就移动通信互联网数据中心设计与实现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能够在同一时间提供语音数据综合服务与移动多媒体服务。目前人们常称其为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它彻底解决了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弊端,是目前最先进的移动通信系统。以下主要探讨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个人通信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移动通信系统实际上是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也就是手机和手机之间、或是电脑和电脑之 间的通信,而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本文将就通信系统发展的历史、现状进行探讨,并研究个人通 信系统实现的可能性。在列举出其要求和特点后,我们给出了一个可能实现的方案,即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基 础上,增加个人移动通信层。个人移动通信层是相对于OSI七层网络结构的抽象层,个人移动通信层是建立在七层 网络体系之上的,为人提供移动性的功能抽象。  相似文献   

5.
王卫华 《科技通报》2014,(3):199-202
移动自组网络通信过程中,通信节点会根据通信区域的不同发生变化,各个节点之间位置也发生相对移动。造成通信不稳定。为了避免上述传统算法的缺陷,提出基于考虑相对位置变换误差的自组网络路由模型。对移动的通信节点进行模糊性距离分区处理,对不同区域移动通信过程进行分层约束,在建立不同层之间的通信联系,对不同模糊区域内的移动节点进行通信优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进行节点移动过程中的通信路由协议优化处理,能够极大地提高通信的效率,降低通信的误码率,从而满足实际移动自组网络的通信需求。  相似文献   

6.
移动网络基站的信道分配具有动态性,在信道切换中需要考虑基站节点的安全承载问题。研究移动网络基站安全承载信道分配重构算法对提高移动通信组网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算法设计多跳基站接入模式,难以满足用户需求。提出一种基于信道切换队列的动态信道分配算法,设计移动网络基站的安全承载模型,得到移动网络基站节点服务与构件之间、业务与服务之间存在如下映射关系。实现信道分配的安全承载重构。定义可重构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负载强度,确定不同安全等级需要基站部署节点位置向量,对所有信道进行实时分配,实现了移动网络基站安全承载信道分配重构算法改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通信网络的负载率,信道重构在增加网络节点平均负载率的情况下可降低网络节点最大负载率,从而使得网络负载均衡,提高通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各种需求与日俱增,我国第四代移动通信已经开始投入商用,与3G移动通信服务相比,4G技术更为复杂,其特点主要有:高速率、技术发展以数字宽带技术为主、灵活性较强、兼容性好、用户共存性、业务的多样性;较好的技术基础、随时随地的移动接入、自治的网络结构。本文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特点,4G互联网应用,以及新一轮科技创新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国内移动通信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移动运营商之间Hotelling模型,综合分析了转换成本变化与消费者不知情问题同时存在时,实施移动号码携带后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分配效应和福利。首次验证了号码携带在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为电信产业改革和规制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晓野 《百科知识》2010,(5):24-24
近日,一种全新的移动非接触式通讯技术——NFC逐渐成为移动通信产业的热门。作为一种近距离的私密通信方式,NFC技术可以在公共交通、手机支付等领域内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了提高移动通信技术水平,不断满足用户需求,我国移动通信行业一直在做着不懈的努力。21世纪是信息技术爆炸时期,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将会得到不可估量的发展。研究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可以为我国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11.
2014年是4G移动通信技术广泛投入使用的第一年,4G时代的来临无疑带动了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更进一步的融合,使传媒与电信间可以相互地渗透,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而本文则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对其基本的概念、互联网的应用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予以阐述,以期移动互联网能得以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在不断的革新,石英晶体振荡器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在通讯、导航、雷达以及频标信号源的整机和设备中具体的应用,本文主要研究了压控晶体振荡器在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在使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对移动通讯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逐渐的朝着高频化、小型化以及低功耗的方向发展,因此本文对这些新的要求进行了重点的研究,推动了移动通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蓝牙?     
蓝牙(Bluetooth)是由移动通信公司与移动计算公司联合开发的传输范围约为10米左右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通过它可以在便携式计算机、移动电话以及其他的移动设备之间建立起一种小型、经济、短距离的无线链路,方便地进行数据传输。为了开发Bluetooth技术,由爱立信发起,诺基亚、IBM、Intel和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移动通信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人们的需求不断提升,各大移动电商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赢得顾客,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必须提高移动通信的速度及稳定性。移动通信基站项目是移动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般项目的性质并兼具通信网络的管理特性,在移动通信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提高移动通信基站的项目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15.
在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化工作当中,大数据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4g时代,并且5g技术也在进行测试,可以说我国的移动通信网络也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很多技术也有待于革新。大数据技术可以很好地优化移动无线网络,并且可以推动现有的移动通信技术不断走向成熟。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之后结合当前移动网络的优化问题总结了一些可行的应用对策,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世界电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移动通信特别是蜂窝小区的迅速发展,使用户彻底摆脱终端设备的束缚、实现完整的个人移动性、可靠的传输手段和接续方式。移动通信将逐渐演变成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改变了整个社会,让人与人的沟通能随时随地进行,方便、随意地渗透到生活里每个角落。通过对通信技术进行简要阐述,进而对我国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当今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迅速,通常,由于移动通信基站BTs天线位于室外且架设的比较高,带电的云层会在天线上产生感应电荷。如果天线与大地之间有直流通路,则电荷可以通过大地泄放,而不至于积累起来,从而也不会因感应电荷在天线与大地之间产生高电位差而引起放电。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砂土、雪等与天线的摩擦也会产生静电,接地有助于减少雷击破坏、静电破坏和人为噪声,所以对于每种接地通信设备进行良好的接地是很重要的。由于接地系统的质量往往成为避免雷击事故发生的关键,所以防雷问题往往成为BTS设备安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山区内孤立山上的BTS,雷击事件更为频繁,更应该重视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应用服务平台应运而生。移动办公服务平台可以与各种数据库系统、各种办公系统的数据进行无缝衔接。介绍了移动办公服务平台的概念、软件架构、技术特点和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19.
基于3G技术的移动学习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相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移动学习是继数字化学习后出现的,将移动计算技术与数字化学习相结合的又一新学习模式。因此,基于3G技术的移动学习模式将可以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随身进行学习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3G网络是当前移动网络发展的主流方向,而3G技术则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移动通信技术。使用3G能够极大的提升用户的移动网络数据传递速度,为移动宽带、手机商务、手机电视等业务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网络环境。而随着电信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实现各种网络之间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3G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移动通信网络形式自然也不例外。现主要探讨了3G与固网之间的融合技术。首先分析了3G与固网融合的必要性,继而指出了两者在融合时遇到的机遇与挑战,最后详细介绍了其融合方式,并对其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