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当今,我国公募基金和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都呈蓬勃之势。基金投资者作为委托人将资产交给基金经理管理,为使基金经理的行为,如努力程度、风险选择等符合委托人的利益,基金经理应得到有效的激励。建立了基金经理激励模型和指标,并从基金经理最优努力程度和最大期望效用、基金经理的风险选择两方面对基金经理激励模型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激励模式下基金的总体业绩作了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提取高业绩费的信托型私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业的业绩在考察期内要显著优于公募型基金,但个别私募基金经理的风险控制能力较差,给投资者带来了损失。在经过风险调整之后,信托型私募基金依然体现出优越性,不仅超越了公募基金,还大幅超越市场基准。  相似文献   

3.
私募股权投资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是以非上市企业股权为主要投资对象的一种投资方式,它的运作载体就是私募股权基金。私募股权基金作为金融中介工具,开辟了不同于银行和股市的直接投资渠道。私募股权投资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降低金融风险、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都有重大作用。但是,私募股权投资在我国仍徘徊于合法与非法的边缘,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缓慢,与我国多年来持续快速增长的经济不相称,不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和风险分散能力,不利于产业创新和转型。在我国当前存在融资格局不够优化、资本市场层次不丰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的大背景下,对私募股权基金进行深入分析,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私募基金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如何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建立私募基金的有效运作模式,使私募基金成为资本市场中的稳定因素,已成为进一步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分析我国目前私募基金的运作模式,从组织形式选择、利益主体的条件、投资策略选择、投资收益分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私募基金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公募基金作为国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青睐,其份额逐年攀升;同时重仓股票的行业风格在不断切换,但市场上表现优异的基金行业偏好具有相似性。主要聚焦现阶段基金经理重仓股票的行业分析及板块的切换,在此基础上选取了2020年以来回报率排名靠前的10只公募股票基金,通过大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对其相同重仓股票进行投资组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羊群行为在基金经理的投资过程中普遍存在。本文运用Probit和OLS模型分析了隐性激励对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业绩排序、基金规模、基金管理公司规模和业绩是影响基金经理隐性激励的显著正相关因素,在隐性激励的诱导下,基金经理具有羊群行为的偏好性。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规模是影响基金经理羊群行为的重要因素,在考虑基金投资风格的调节作用时,基金投资风格风险越小,大规模基金、相对业绩排序靠前的基金经理选择羊群行为的概率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7.
从监管的视角浅谈中国的私募基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的私募基金发展迅速并且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已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发展时间较短,私募基金在运作、法律地位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缺陷,鉴于私募基金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私募基金由于运作不规范以及监管缺位所导致的制度风险,探寻适合我国的监管制度,使私募基金合法、有序、高效运作。本文将从私募基金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私募基金目前存在的制度风险以及合适的监管制度设计等几方面对我国的私募基金进行探讨,希望对其以后的发展有所帮助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促进企业创新是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下简称政府引导基金)的根本政策宗旨之一.文章通过私募通数据库搜集数据构造匹配样本,使用零膨胀负二项分布模型,实证检验政府引导基金参股创投基金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总体评估结果表明,政府引导基金参股的创投基金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与私人创投基金不存在显著差异.②按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分类后的回归结果表明,政府引导基金参股的创投基金投资成熟期企业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优于私人创投基金;投资扩张期企业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与私人创投基金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国内房地产私募基金近几年逐步兴起,规模扩张非常迅速。2009年以前国内主要还是外资的地产基金比较活跃,2010年以来,在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打压和国内外经济环境持续低迷的境况下,房地产行业原有的融资渠道不断收窄,而私募房地产基金则顺势而起,获得了快速增长的机会。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2014年上半年,我国私募房地产基金完成近44亿美元的募集,完成40个项目的投资。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私募基金违规运作的市场根源在于"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制度设计,卖空机制的缺失以及信息不对称下的投资者结构。通过简单博弈模型的分析发现,如果没有一系列规制私募基金的完整的政策法规,只是在政府类似"救火"的措施下,私募机构在暴利的刺激下,必然会选择违规操作。只有将私募基金纳入整个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安排框架中,才能够真正促进其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11.
在风险企业家、创业基金经理人、投资者的三方动态博弈中,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基金经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研究政府引导基金下如何有效地设计基金经理人的薪酬激励机制;并通过委托代理模型的推导,探讨影响基金经理人激励强度的各种因素,从而为政府引导基金顺利、高效的运作提供承上启下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分析母基金的运作特点,在此基础上剖析我国政府资金直接股权投资和间接股权投资运作模式,并指出虽然现有各类引导基金是间接股权投资的典型方式但并未发挥母基金运作模式的优势;建议依据政府资金股权投资引导、放大、专业化和市场化的宗旨,借鉴现有引导基金和母基金运作模式设立母基金引导基金,并设计其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刘渝琳  陈媛 《中国软科学》2005,(12):151-157
本文以风险规避为切入点,从投资风险与收益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组合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得出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一收益的几何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厌恶的特殊性,对该几何模型的量化分析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确定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最优证券组合的轨迹与投资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14.
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绩效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婷  李凯 《预测》2000,19(1):41-44
本文依据资本市场理论,通过应用事后证券组合特征曲线的回归分析,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绩效及其投资组合策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投资基金全都获得了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收益率,且投资绩效显著;基金组合投资绩效产生的原因不是来源于基金的市场时间规划效果,而是来源于优良的股票选择。  相似文献   

15.
孙录宝 《学会》2013,(1):17-23,34
当前,我国社会组织专项基金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同时也存在政策缺失、内部管理混乱等问题。为此,应当借鉴国外专项基金的发展经验,在明确社会组织设立专项基金的标准和依据、规范登记备案流程的基础上,从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强化资金使用与管理以及注重专项基金自身的管理等方面做好社会组织专项基金管理工作。同时,还应从建立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发展公益慈善文化,制定社会组织专项基金的运作规划,强化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增强社会组织及专项基金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促进社会组织专项基金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自1999年设立以来,到2009年已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创新基金在鼓励科技人员创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笔者利用几年来从事基金项目审核和技术咨询服务的经验,就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和申请资料编撰谈了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7.
分账制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账制下,个人账户基金和社会统筹基金分开管理,个人账户“实账”运行。随着基金的不断积累以及“空账”的做实,个人账户基金面临着强烈的保值和增值的压力。由于个人账户资金具有私人性质,所以需要将个人账户基金交由独立的民营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并实行市场化运作。政府对个人账户资金运作不负有直接责任,只负有监管之责。养老基金的投资运作的市场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政府对个人账户基金投资仍要实行限制,但限制必须逐渐放宽。同时,为了降低风险,获得稳定的收益,个人账户基金投资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选择好资产类型并实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资金闲置与再融资策略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华 《预测》2002,21(3):52-55,45
我国上市公司资金大量闲置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这与其再融资策略的选择又是密切相关的。本文应用博弈论中的古诺模型和斯埋克尔伯格模型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揭示了其中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9.
Policy maker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concerned at the lack of risk capital available to new and early-stage entrepreneurial ventures. As a public response to a perceived market failure, several governments have set up programs to channel equity finance to capital constrained but high potential, young enterprises. Critically, government support is often directed through the agency of private venture capital funds. We examine the profit distribution and compensation structures used in these hybrid public/private funds. We appraise government policy makers’ ability to use these structures to improve the expected returns in market failure areas in order to attract private sector investors and professional manag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se funds. The results derived from our simulation study suggest that such asymmetric profit sharing models can only resolve relatively modest market failures unless the programs also manage to attract highly competent investors who are able to produce above average gross returns in market failure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