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引导发现,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上,学生进入“创新”境界是 主动发展的高层次境界。所以教师要想 方设法发现学生创新的火花,并力求使 之持久燃烧。第斯多惠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们,而应当引导学 生去发现它们,独立掌握它们。”斯宾塞 指出:“应当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 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当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课堂教学 中,老师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 主动求索,把新旧信息结合起来纳入已有的认知体系,并寻找出某些联系,从而产生新的组合,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相似文献   

2.
指导自学。即在孝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钻研果文,发现疑难,获取知识,探索规律。十八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思多慧说:“科学知识不应该传授给学生,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这是说教师要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比较、研究来消化所学的知识,并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所学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发现问题和人的知识经验联系着。我们的学生长在农村,知识贫乏,思路闭塞,视野狭窄,自学确有一定困难,不易发现比较深刻的问题,需要一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早在十九世纪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德就曾经说过:“科学知识,不应该是传授给学生,而应当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这就是说,当学生在学习前人已有的知识的时候,不应该简单地把现有的结论照本宣科地传授给学生,剥夺学生锻炼思维能力的机会,而应当采用合乎  相似文献   

4.
教学要达到“不教”之目的,就应该在教学全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如何引导学生“尽量多”地去“发现”呢?“点拨式”是常用教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刘丹青 《湖北教育》2004,(20):55-55
教学要达到“不教”之目的,就应该在教学全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如何引导学生“尽量多”地去“发现”呢?“点拨式”是常用教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精辟地阐明了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引导自学”。“引导自学”,既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求得课本中的知识,又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从事事物物中读不用文字写的书”,最根本的是“练成自己发现问题和求得解决的能力”;既是引导学生在校时主动学习,又是引导他们将来终身自学。活用叶老的“自学”教育思想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有重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材料,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商不变性质”去探索。学生回忆了什么是“商不变性质”之后,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1÷2=2÷4=3÷6”改用分数表示:12=42=63。从左往右看,分子、分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什么是不变的?从右向左看呢?联想“商不变性质”,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说明…  相似文献   

8.
张荣侠 《成才之路》2011,(27):84-84
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曾说:“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得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尽量多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观念、解放思想,创设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有效探究,在探究中让学生体验、生成、感悟。  相似文献   

9.
正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样的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容、规律和联系。而自主探究学习正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以下的几个转变:一、教学方法上,变"填鸭式"为"启发式"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解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应尽量多些。"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提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现与发现学习 凡是揭开未知世界新的奥秘的成果,都属于科学发现之列,通常是指人类对自然界未知情景的揭示,它包括:从自然界中发现新现象、新事实,在研究中,提出新概念、新原理、建立新理论。就一个人而言,变未知为已知,例如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一种发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他认为,教学不应该是讲解式的,使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而应该是假设式的,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这就是发现学习,确切地说,发现学习主要不是为了发现,而是用发现的方法去学习。变‘占有真理”为“追求真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说人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很重视兴趣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德国资产阶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不应该是传授给学生,而应当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这就是说,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启发引导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学习兴趣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积极化,可以使儿童具有更高的求  相似文献   

12.
一、背景教学不应当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过程 ,也应当是与此有关的人类创新过程的揭示、再现 ,继而给学生有所启迪的过程。为此 ,我们的教学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 ,给他们讲的尽量少些 ,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尽量多些。而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 ,五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 ,并初步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对于平面图形的数学内容 ,已具备了归纳、分类等活动经验。因而这一学段的教学应该重视联系现实生活 ,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教学活动 ,注重知识的发现和探索 ,在举例、说明、应用等数学活动中 ,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  相似文献   

13.
廖周红 《广西教育》2012,(22):35+45-35,45
英国教育家斯宾赛说:“应引导儿童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推理,给他们尽量讲得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这是“启导一掌握”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要求的。  相似文献   

14.
“发现法”又称“问题教学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借助已有的知识亲自去探索,主动去发现和概括出应有的基本原理。下面就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节的教学中,对尝试“发现法”教学谈一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5.
教师所有的高明,都应当体现在学生身上,要把教师的引导变成学生思路,设计出引领学生思考的问题,借助操作和辩论来制造认知冲突,这样学生才会感到课堂之“好”,课堂之“妙”。课堂上应该让学生主动去操作,主动去实践,而不只是用耳朵去“听”。教师给学生提供学习新知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学习、去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获取新知识。这样枯燥的数学学习就会变得鲜活、生动、易于理解,同时课堂也变得有趣了。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主动探索,把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结合起来,纳入已有的认知体系并寻找出某些联系,从而产生新的组合,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根据这一理论,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将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探索获得。基于此,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  相似文献   

18.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应该具有主动探索的能力,具有提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必须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去发现,指导他们去探索,才能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主动探索,把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结合起来,纳入已有的认知体系并寻找出某些联系,从而产生新的组合,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根据这一理论,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将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不仅应该使学生继承前人已有知识,而且应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他们日后能够创造性地工作打好基础,作好准备。这正是素质教育的主旨。课堂教学是实施创造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必须树立“教会学习,培养创造”的教学思想,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学生。一、创设阶梯性探索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索和创新的起点是质疑。探索性是创造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教师可以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抓住学生已知与未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产生探索性疑问和设想,并引导他们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讲盐类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