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与武术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它将人类行动与大自然的变化相合谐一致。三年来一直学习太极拳,虽未练就一手好拳,但每一次置身于太极无尽的灵感气韵里亦可谓直抒胸臆。时常也会和教练在工作忙碌之余烹茗畅谈武术与美术。作为教师,虽为不同专业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处,是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与武术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它将人类行动与大自然的变化相合谐一致。三年来一直学习太极拳,虽未练就一手好拳,但每一次置身于太极无尽的灵感气韵里亦可谓直抒胸臆。时常也会和教练在工作忙碌之余烹茗畅谈武术与美术。作  相似文献   

3.
论黄氏父子对武当武术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宗羲为明代大思想家、哲史学家,又是一位重要的武术家;其季子黄百家也是著名的史学家,武术大师。黄宗羲所著《王征南墓志铬》;黄百家所著《王征南先生传》、《内家拳法》是中华武术史上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武当武术的重要历史文献。对武当武术特别是对内家拳的研究提供了最早的历史史料和详实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论证了黄氏父子对武当武术的历史贡献:为武当内家拳之源流勾画出了历史脉络;证明了张三丰是内家拳与太极拳的创始人;记载了内家拳的沿革与五字诀;说明了内家拳的特点:论述了内家拳的内容与要领。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是中国特有的有一种武术体系,讲究“阴阳互补”、柔和舒缓、松静自然、圆活虚灵,与儒家的“中庸”、“和谐”理念与道家“处柔守弱”、“为下不争”的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太极拳也被称为“智慧之拳”.太极拳所表达出的许多理念,可以成为化解当今世界多种危机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太极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荟萃了中国武术、医学、哲学等诸多优秀文化之精华而逐步形成,具有技击、健身、养生、娱乐等多种功能。太极拳源于武术,归于健康,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陶冶情操的内涵。传承、传播太极文化精髓,是老年大学拳剑教学的  相似文献   

6.
武当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一大流派,是内家拳的代表.中华武林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为中国武术一大名宗.目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当武术的成名已有600年历史,但学者、专家、权威机构,著作、文献中从未见到记载与标识,在湖北板块中国武术主要拳种分布图中也未见到文字记载,也就是说武当武术没有纳入中国武术之列,也没有纳入湖北地方武术.从武当拳法研究的挖掘与整理到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辅以体育考古学的角度与视野,探讨其与武当武术的关系,经过20余年的跟踪调查、研究、统计、分类,构建了武当武术拳械的基本框架,以填补中国武术拳械目录之空白.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内家拳的重要代表,而《道德经》则是道家的最根本的经典,武术内家拳与道家及道教有着深厚的渊源。在太极拳的实践中理解《道德经》,剖析《道德经》章节中的经典思想,领悟《道德经》的真谛,来指导太极拳,挖掘理解太极拳的深刻寓意。在理解和参悟《道德经》中来认识"道"的深邃,以"道"的哲学思想来掌握"拳"的本意,文章旨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的产生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件大事,在民族体育的发展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太极拳的迅速崛起,与晚清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我们的民族体育理念已经走向成熟,在尚未大面积受到"体育"理念影响之前,我们的武术先贤已经有了促使传统武艺走上体育化转型之路的主动性,是非常了不起的.太极拳表达了中国人特有的体育人文精神,显示了中国人的健身意识和竞技观.一句话,在整个以武术为核心的民族体育体系的转型中,太极拳是走在前面的.太极拳的出现,标志着太极拳术在武术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辅导员》2011,(12)
张宇轩——张氏内家拳第二代传人、张氏行草书传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现任北京弥纶传统武术学校校长兼教练。著名武术家张宇轩师傅跟随著名武术大师张胜利先生习练张氏内家拳(张氏太极拳、张氏形意拳、张氏八卦掌)已有十余年。曾多次赴国外传授张氏内家拳及张氏内家拳的哲学思想理论,受到国外广大武术爱好者的青睐与喜爱,特别是在美国、德国、加拿大武术文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培养了大量的热爱中国武术文化和书法艺术的弟子,有多位弟子已在本国开馆授徒。这些年,张宇轩又跟随张胜利习练张氏  相似文献   

10.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武术,在其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使武术理论和技法体现出了浓郁的中国传统哲学色彩.从中华武术各种技术体系不同运动方法的形成,到各门各派不同拳理的产生和完善,都能看到中国古代哲学观的巨大影响力,即借助哲理来阐述拳理,借助哲理化的拳理来规范拳技.而中华武术“心动形随“的演练意境也正是在这种关联中找到了自己的文化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1.
武术内家拳是中国武术与道教文化体系结合的产物。其技法的原则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从道教文化的角度去审视武术内家拳,进而客观地认识它,充分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12.
认识太极拳.太极是中国人认识宇宙人生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中国古典哲学.太极拳就是以中国古典哲学为理论指导为文化灵魂的拳术.太极拳有三大核心价值:技击为根,健身为用,文化为魂.太极拳拳法以“和”理念立意,拳理以“意”为统领,拳架以“整”为准则.习练太极拳.宏观把握三要点:找对师傅,不走弯路;先求形似,学会章法;再求神似,随心所欲.习练提升四步曲;入门、招熟、懂劲、神明.身法要点是中正,协调,轻灵.微观突出练好“松”.感悟太极拳.练的是精气神;修的是品行思;求的是韵境道.创新太极拳.引太极拳进高校科学传承;推太极拳走出去国际传播;开发太极拳新项目,实现所有年龄段全覆盖;运用全息论拓展研究太极拳服务社会多领域.  相似文献   

13.
武术课已成为各高校必修课或选修课程,太极拳尤其受到大学生们的喜爱.自从1955年《简化太极拳》在我国推广以来,太板拳已成为人们强身健体的好方法.近些年太极拳已成为许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之一.本文就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套路中每一个动作及运用我国特有的民族音乐、通过电化教学、思维感知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并结合武术教学,丰富学校的体育文化,促进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俊 《考试周刊》2014,(51):94-95
太极拳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中由于学生武术功底不深厚和对太极拳之拳法风格的不了解,学生往往会出现不愿站桩,死背套路;四肢不调,意难领气;心性难静,影响拳韵等毛病。作者根据太极拳特点和在对太极拳授课实践中不断摸索和试验性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可以采用视听感化、榜样激励、简化套路、标新教法等手段强化太极拳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实验法对攻防技击在太极拳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在太极拳课的讲解、示范、练习等教学过程中引入技击方法,使之与拳式的教学有机地结合,结果显示攻防技击练习对太极拳教学具有特殊的作用,表现在能增进对太极拳拳式和拳理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效率,便于他们记忆的同时能培养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具体社会文化环境中表现为武术非物质文化景观.河南省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武术文化景观精彩纷呈.通过规划、设计和发展包括少林拳和陈氏太极拳等的文化品牌,提升河南省武术文化景观层次,全面整合和推动提升武术可持续发展.同时,运用武术文化景观这一概念,整合武术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等研究视角,通过强化武术文化景观的文化创意促使其获得文化遗产及其社会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精粹,因其强身健体及自卫功能是吸引众多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重要因素,其次太极拳运动特有的娱乐性和交流性也是使武术运动在大学生中倍受欢迎。通过推动太极拳在高校中的发展,适时地弘扬和传承武术文化,对发展和谐人文校园环境、培养大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传承民族文化精神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融武术、气功、导引为一体,是中华传统保健体育的精萃;也是集健身、修身、防身、艺术欣赏为一体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之瑰宝. 坚持打太极拳,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作用.常年坚持练拳,有养神、益气、固肾、健脾、通经络、行气血、养筋骨、利关节等效用,可治疗神经、循环、呼吸、消化诸系统及关节、肢体等多种疾病,对中老年人或体弱多病的保健康复尤其适宜,其健身祛病机理是:  相似文献   

19.
《嘉应学院学报》2016,(5):89-96
以学术文本为基础,运用梳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回顾了客家武术的研究进展,发现客家武术文化因地域性限制,受到关注较晚.闽西客家武术研究体现为连城拳为例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缘因于连城武术之乡所传承的武术"文化丛"特质.粤东北客家武术的形成于18世纪中期,风格特点鲜明,其文化致因是客家民族精神导致的以守为主,守中寓攻.社会和文化的变迁致使客家武术在现代语境中日渐式微.振兴和发展客家武术文化,应厘清历史传承脉络,政府加强重视和帮扶,将客家传统武术纳入学校教育范畴,发展客家武术人口等方面同时发力,弘扬客家武术文化,增强客家地域的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武术是中华文明长期氤氲滋养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运动形式,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文章阐述了形神拳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太极图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以及太极图与形神拳的关系,认为学校武术应以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为目的,应不断开发和研究武术教育的文化资源,大力开展学校武术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