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通过教育得以实现的。教育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正是在教育的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产生、保存和积淀,才得以弘扬、创造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熏陶和培育了一代代仁人志士和英雄才俊,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得以维系,而且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见,民族文化教育是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青少年学生正是养成良好道德的关键时期,在学生中传承和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弘扬和培育  相似文献   

2.
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两种方式: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从辩证法的角度,只有自我教育才是文化传承的内在根据和内在动力.所谓文化传承就是通过自我教育模式孵化出了一大批掌握了“文化力”的新的自我,正是他们使得一种文化事象、文化实体、文化氛围得以保存、延续、创造.纷繁复杂的中西方文化传承莫不如此,最终还是要通过一个个自我的适应、改变、改造环境中的自我塑造、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等一系列的自我教育活动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上海教育》2014,(26):3-3
世界上有这么一群人,我们称赞他们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们的工作内容是"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将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集体智慧、主流价值观传承下去。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对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儿童的悉心培育和点滴浸润,孩子们才得以积累知识、锻炼技能,并顺利完成社会化的进程。由此,他们成功地发挥了经济助推手和社会黏合剂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4.
每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传承场所,这是文化能够传承的重要基础.社区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基于社区教育的县域文化传承机制构建内容包括:传承内容、传承资源,以及传承载体的构建.论文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分析长兴县通过社区教育促进县域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些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
李虎 《地理教育》2003,(2):62-62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中介成分的一种共同活动,它充满着人的活生生的情感.正是积极的有导向性质的情感活动,才使教学活动不仅具有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的功能,而且成为培养个性精神和发展能力的过程.所以教学活动不仅是知能活动,也是情感活动.事实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情感的交融.  相似文献   

6.
学校教育视野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是传递文化知识的活动,它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同时对提升民族个体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知具有决定作用.然而,学校教育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其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文章在深入分析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及传承现状的基础上,强调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能系统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客家童谣生动地反映了客家地区的文化背景、风土习俗和审美情趣,它在一代又一代客家人口耳相授下,起到了传承客家文化的作用,既给客家人的童年带来了欢乐,也对客家人精神气质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它的文化功能表现为:娱情功能、教化功能、贮藏功能。  相似文献   

8.
文化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化传承创新、价值导引、以人为本等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价值维度.确立文化传承创新的责任意识、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提升文化育人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9.
追问大学的使命,可以从比较抽象的大学信念开始,然后是大学理想,再到具体的大学责任,这一过程就是在回答"大学是什么"的基本问题。教学与科研是大学的基本职能,更好地发展教学、科研,正是大学校长的使命和责任。通过履行职能,大学发挥各种功能,而好的功能仍基于自身使命的履行。大学传承和发展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机结合是大学的使命,发展人的可发展性才是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与教育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以致人们有时把他们视为一个整体,统称为“文教”。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离开文化,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文化不仅赋于教育以内涵,更重要的是赋予教育以品质。为此,教育的实施与变革要遵循文化的原则。同时,文化对教育又具有内在的依存性。因为教育是传递文化的工具,正是藉助于教育,文化才得以延续和发展。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的判断与选择、传承与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