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构思精妙,情怀炽热《回延安》以精妙的构思和热烈的情怀著称于世,是一首动人心魄、令人感奋的好诗。作者贺敬之以儿女对母亲之情来比拟自己与延安、与党和人民的血肉关系。全诗以此作为构思立意的基础,以“回延安”为线索,按照诗人回延安的经过及感情的发展变化叙事抒情:先  相似文献   

2.
×××同学问:《回延安》是以什么为线索,又是怎样把众多的内容组织起来的? 答:这首诗包括了诗人刚回到延安时的兴奋、喜悦和亲切的感情,对延安生活的回忆,与亲人阔别十年欢聚的热烈场面,对延安建设成就的喜悦和赞美,还展望了延安的锦绣前程。这许多内容,无论从哪一方面,诗人都有说不完的感受,抒不完的情怀。可是,这位抒情高手找到了“回延安”这条线索,全诗围绕一个“回”字,然后以它为纲,组织材料,做到了“花开千枝,一本系之”。  相似文献   

3.
一、怎样理解开头两小节的诗句? 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要理解这两小节诗句,必须先把诗中的“我”“诗人”与“他们”以及“他们所等待的”关系搞清楚。诗中的“我”,就是指“黎明”,全诗用拟人的手法,把“黎明”人格化了。这里的“黎明”是比喻“抗战即将胜利”,这是全诗的总的形象。“我”是“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可见“我”便是代表光明、温暖,将给人们带来希望,带来幸福。这首诗写于抗战胜利前夕的延安,诗中的“诗人”是报道黎明即将到来的信使,他的任务是把黎明的“消息”告诉所有的人们,鼓舞人们用劳动、战斗去迎接黎明。  相似文献   

4.
《回延安》是诗人贺敬之同志运用信天游形式写成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 ,诗人以奔放的革命激情歌颂了延安翻天覆地的变化 ,歌颂了延安人民的革命精神 ,抒发了对党、对延安人民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光荫荏苒 ,大浪淘沙 ,几十年的沧桑巨变没有湮没它的光辉 ,至今它仍如一颗璀灿的明珠 ,闪耀在当代诗坛。全诗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写他重返延安的喜悦和激动心情以及延安人民盛情欢迎的情景。“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这是直抒胸臆的咏唱。诗人通过心跳不止、翘首远望、手抓黄土…  相似文献   

5.
【本课教材分析】《大地的话》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主题课文。本单元以“话语”为主题,一共编排了三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向学生展现了语言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魅力。《大地的话》是一首现代诗,全诗共分五节。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大地拟人化为母亲,把她的默默奉献精神化为诗的语言,前四节分别叙述大地母亲对种子、飞鸟、游鱼、小草的博爱之情,第五节是对全诗的总结与升华,大地母亲“把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当作自己的宝贝,把一切宝藏都愿藏在自己体内。”全诗抒写了大地母亲博大的胸襟、母亲般的宽容与慈爱,以及无私奉献的情怀。【学校及学生状…  相似文献   

6.
《琵琶行》中三次琵琶声贯穿全诗。第一次在“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江面上,哀怨悲凉的琵琶声撩动着离人的心弦。诗人没有多花笔墨描摹这段音乐,这相当于“序曲”;在“千呼万唤”之后,琵琶声再度响起在“添酒回灯重开宴”的客船上。我们可以称之为“初奏”,这时诗人不惜浓墨重彩,极尽铺张渲染之能事,此段也堪称“摹写音乐之至文”(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教材中,以发扬革命传统为主题的篇目占有较大比例。就诗歌而言,第二册中贺敬之的《回延安》和第四册中郭小川的《青纱帐──甘蔗林》则是较为突出的,主题十分鲜明,感染力十分强烈,可以说是革命传统的两首热情的颂歌。《回延安》通过诗人回延安的见闻感受。抒发了对革命圣地延安,对延安人民深厚的热爱之情。诗人是在延安母亲的怀抱里成长起来的,今天延安的面貌正在迅速地发生着可喜  相似文献   

8.
希望在延安     
也许是江西人、又在江西工作的缘故,我在知道井冈山的同时就知道了延安。贺敬之作为在延安生活战斗过的诗人。有过“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诗句,而我没有到过延安,也向往延安,甚至梦游延安。这次,随江西省党政代表团到延安,算是圆了一个梦。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是七个》中,华兹华斯运用了逻辑陌生化和情感陌生化的表现手法。这种陌生化手段增加了文本说服力,加大了读者的参与度,同时也会诱使读者去思考诗行背后的深远意义,凸显了全诗的张力美。探究诗人在《我们是七个》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我们可以窥见诗人是如何巧妙而有力地表达自己独特的生死观的。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章法严谨,情意动人的长篇叙事诗。诗人将琵琶声的描写,作为贯串全诗的线索,把各个部分连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全诗从“无管弦”展开,以“忽闻”承接,由“我闻”过渡,用“重闻”收束,使这首长诗既能迤逦写来,一气流注,而又显得波澜迭起,曲折尽情。“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诗的开篇,从夜送别写起,并用瑟瑟的秋风,摇动的枫叶,飘荡的荻花,来点染送别之时萧瑟落寞的环境。离别之人,本已凄凉满怀,况且又置身于这种氛围之中,越发加重了离愁别绪,此诚如宋代柳永所形容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  相似文献   

11.
风在华兹华斯的《独自漫游似浮云》中起到了贯穿全诗的作用:在风的吹拂下,诗人如云般飘荡在自然中,领略自然的风采;而后,诗人的心灵之风,又将清新与希望注入其脑海中,使诗人在喧嚣中仍然能够保持快乐的心情。  相似文献   

12.
《回延安》,是贺敬之阔别10年之后回到延安写的抒情诗.诗里有重回延安的激动,有回忆延安往昔的感激,有与延安乡亲团聚的兴奋,有对延安巨变的欣喜,有对延安功绩的歌颂.全诗弥漫着浓浓的情感氛围.教师指导学生解读本文,可从"情"字入手,提高学生读诗技能,明白诗中表达的情感,并受到情感的熏陶.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领学生走进诗人...  相似文献   

13.
三点导读     
美点赏析这是一首意大利十四行诗。全诗以饱满的感情,抒写了布鲁诺殒身不恤的追求。诗人用想像、象征等手法,重在抒发主观感受。老橡树扎根土壤,把树枝伸向天空,不断拓宽空间;老橡树饱经风霜,受到“风神”、“冬天”严酷猖狂的侵扰,仍傲岸挺立;老橡树依托土地,向宽宏的胸脯延伸,坚持不懈地追求。诗人将情感融入其中,“你是我的榜样,为我所信奉”讴歌老橡树,达到“诗、人合一”的境界。阅读全诗,常有行断句未断的现象。句跨行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连贯的意思被隔开,中间有了距离,有了空白就可容纳非词语的内容,读者有了更为广阔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这个字或许是诗人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得到的,或许是诗人灵感的火花一闪得到的,又或许是诗人多方选择、逐一推敲得到的,但就是这个字,使得全诗语言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就是这个字,使得全诗游龙飞动,境界全出;就是这个字,使得诗中形象顿然改观,熠熠生辉;就是这个字,使得全诗气势非凡,韵味无穷。因此我们今天阅读鉴赏古诗时,就应学会巧抓“诗眼”和体会“诗眼”,“诗眼”既得,就能势如破竹,就能更好地领悟诗的丰富含义和感受诗的无穷魅力。现在让我们把思维的触角延伸一下——了解…  相似文献   

15.
春游湖徐府双飞燕子几时回2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挥出柳荫来。《春游湖》这首诗是北来著名诗人黄庭坚的外甥徐府写的。徐府(?-1140),号师川。这首小诗,初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新意,但仔细品读,却使人感到全诗风韵翩翩,别开生面。诗人游湖是早春时节。燕子双双归来,象征春天来临。诗人一看到燕子,心里感到无比喜悦,禁不住发问: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这一问,就把当时诗人又喜又惊的心情表达出来了。再放眼一看,啊,春天果然来了!湖边挑花盛开,鲜红似锦。因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水面距桃枝…  相似文献   

16.
试析《回延安》的语言美诗人贺敬之抗战时期曾经生活、战斗在延安,是延安人民用小米把他养大的;他对延安有着深厚的感情。在阔别10年后,他于1956年的春天又回到延安。在那里,他会见了亲人,看到了延安的新面貌;在那里,他回顾了在延安的战斗生活,决心在革命的...  相似文献   

17.
阅读课《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新体诗。全诗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歌颂,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这首诗既是本册教材中最后一课,又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材的最后一课,它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在小学阶段所掌握的语文基本功去阅读课文,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运用中得到复习巩固,为进入中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李峰峰 《学语文》2005,(2):17-18
舒婷名篇《致橡树》以象征的手法 ,抒发了对现代新型爱情的理解和期盼。全诗格调清新 ,感情真挚 ,韵味深长 ,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但是 ,也有论者指出该诗存在着瑕疵 ,如郑鸿魁的《蛇足应去之———舒婷〈致橡树〉指瑕》一文(见1996年第五期《名作欣赏》)就提出该诗的“蛇足”问题。郑文把全诗划分为三节。第一节(从“我如果爱你”到“甚至春雨”)批判了传统的“夫贵妻荣”“三从四德”的旧爱情观 ,第二节(从“不 ,这些都还不够”到“却又终身相依”)提出现代女性应有的爱情观 ,那就是男女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第三节则是最后一部分 ,诗人写…  相似文献   

19.
《回乡偶书》为唐代诗人贺知章晚年所作,此时诗人已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还乡,时年86岁,距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年。诗人离开家乡这么长时间,现告老还乡,无限感慨油然而生,全诗表达了他此时的伤老之情。“少小离家老大回”。首句用“少小”与“老大”对称突出了诗人客居他乡时间之久  相似文献   

20.
笑话     
又一次把小儿子抱上床后,年轻的母亲可再没那份耐心了。一听到他又叫“妈妈”时,母亲就立即大叫起来:“你要是再叫一声‘妈妈’,我非给你一巴掌不可!”这一叫,他不出声了。可是母亲刚坐下,他又小声小气地说:“格林太太,我能喝点水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