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化雨 《宁夏教育》2006,(12):4-5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臼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学术层面着重探讨了“以人为本”这一概念的科学内涵,认为“人”包括社会全体成员和人民两层含义;“本”主要是明确发展的指导思想.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主张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在十七太报告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5.
论邓小平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构成邓小平发展价值观的核心。具体体现为:邓小平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从全人类利益出发,既关心当代人的发展,又不忘子孙后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贯彻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本体上坚持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是最根本的力量,是社会实践和创造历史的主体;在理念上体现了对人的现实性关怀,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方法上实现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手段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而社会发展既是人的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的发展的动力,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茹  王强 《鸡西大学学报》2008,8(2):114-115
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是时代的需要,是新闻报道服从、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促进人、社会、自然和谐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新闻工作的本位回归和进步。“三贴近”为新闻报道更好地彰显以人为本,找到了最佳的切入点。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新闻工作者要牢记“最广大人民群众”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这两点,既要当好“喉舌“,又要起到“桥梁”作用。在报道中,要充分尊重人的“知情权”“话语权”“表达权”“隐私权”“情感权”“肖像权”等等。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的人学理论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根本宗旨就是要不断地推进人的发展;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党的领导下才能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通过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进步和人民素质的提高来实现;人的发展与实现发展的条件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并且是互相促进和互相实现的,这是一个不断提高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的发展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主体;人的发展是立足于当前的现实,而又是一个现实与理想、现实与未来的统一;人的发展是全面的;人的发展是无限的。归纳为一句话就是,不断地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实践是人的存在形式。人的本质是现实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深刻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其科学内涵:发展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通过发挥人的作用促进和推动发展,发展必须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相似文献   

11.
人才生产(即人类自身的生产)是指人们为了使人类社会后继有人所进行的生养、培育后代的过程,人才生产可分为生、养、育这样三个相互连接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人才生产具有本能性、计划性、家庭代际性和人本综合性等特征。人才生产力(人类自身生产力)是指人们生殖、养育人才的能力,它包括生殖能力和养育能力两方面,养育能力又进一步可以分解为抚养能力和教育能力。社会的人才生产力由人的生殖能力、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教育能力共同决定,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是教育能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社会培育人才的能力是提高社会人才生产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理想和目标。根据马克思揭示的人的发展规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把发展人的独立个性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当代中国尤其需要倡导个性解放,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拘一格地造就各方面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并不是指单个人的发展.而是指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出发,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对独立、互为并列、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关系,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和社会对人的本质的不同认识,导致职业教育在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出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培养"经济人"、"社会人"的思想在一定时期是合理的,但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应该是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人"。  相似文献   

15.
公司法人是人的理性高度发展的产物,是最具优越性的所有权主体形式,然而,对于一个不享有充分产权的法人,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空洞的组织形式,这一点充分体现在我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中,我国应尽快突破所有制局限,确立国有公司法人所有权。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包括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发展,包括人性的复归和人道主义的实现。步入"新时期"以来,人的发展、人性、人道主义思想贯穿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之中,形成中国当代文艺思潮。要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论、"人性"论、"人道主义"论和"异化"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的创新和文艺创作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教学向人本化方向发展是社会发展和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人本化的教学是基于人的发展和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也是依靠人获得发展的教学,这样教学的实现是一个复杂过程,需要对已有教学理念和实践进行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8.
基于“穷人经济学”的中国高职教育新使命,就是构建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三全教育”新体系———从全民到全纳再到全人,正是中国高职教育健康、持续成长的新取向。  相似文献   

19.
旅游人才现状及国际型旅游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旅游教育的发展。但仍存在旅游人才建设与行业发展建设不适应、旅游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需求等突出问题。加强国际型旅游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旅游院校及旅游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