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基于自建《论语》英译语料库,使用语料库检索工具Word Smith将《论语》的理雅各和辜鸿铭英译本在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层面的基本特征进行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考察两个译本的翻译风格异同。通过多层面对比分析,发现两个译本行文都很地道流畅、语篇连贯、阅读难度不高、译语明晰化和简化特征明显。相较而言,理雅各译本用词更为灵活丰富,句子更加简洁流畅,篇幅较短,语体更加正式,可读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建的《论语》中英文平行语料库,利用语料库技术将《论语》两个英译本在词汇和句子层面进行了数据统计和量化分析。结果发现二译本的译语特征明显,同时又体现出各自独有的特点。对我国传统典籍英译的启示为:短词短句可以降低文本阅读难度,利于争取更大的读者群;意译或阐释策略易于读者接受并理解译文;在上述基础上考虑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特征,以达到弘扬中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论语》英译由来已久,译本数量惊人。与传统纸质译本传播方式不同的是,网络时代的《论语》英译本传播更具多样性与开放性、研究性与普及性、可读性与包容性特点。《论语》英译本的网络传播,有助于世界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论语》是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也是中外交流重要的内容,理雅各和辜鸿铭的译本在西方广受传诵。本文使用语料库工具对比分析两译本翻译特点,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特别是宗教文化词的翻译,能反映两者对中西方传统宗教文化的不同态度。实根据译者经历和翻译目采取不同翻译策略,进一步分析两译者翻译特色。  相似文献   

5.
典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文本精髓,其翻译不仅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且是构建本土文化身份的有效途径。《论语》作为系统记载孔子言行的唯一著作,集儒家思想之大成,是中国文化身份的强大支柱。译本与译者文化身份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得层见叠出的《论语》复译本时代特色更加鲜明。一方面,价值取向、社会环境等因素决定译者文化身份定位进而影响翻译活动,《论语》译本被赋予的含义与期望同样时移事易。另一方面,《论语》外译在让世界了解中华文明,通过传递文化信息、塑造孔子形象等构建中国文化身份的同时,也获得了从"他者"角度审视自身的能力。本文选取辜鸿铭、刘殿爵两个颇具影响力的《论语》译本,通过比较分析译本与译者文化身份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究文化身份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及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6.
骆传伟 《海外英语》2013,(5X):179-181
《红楼梦》中的姓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对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命运、表达作品主题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红楼梦》杨译本和霍译本的相关译文,考察人名翻译策略与姓名文化传递得失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霍译本对人名翻译采取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式比杨译本单纯采用音译的人名翻译方式更有利于姓名文化的传递。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骆驼祥子》中文及两译本三个单语语料库,以Crown-Clob语料库中的原生英文小说为类比语料库,统计并分析了《骆驼祥子》的施晓菁译本和葛浩文译本在词汇(词频、平均词长、词汇密度、高频词及主题词)和语篇(平均句长和文本可读性)方面体现出的不同翻译风格,并试图从两译者的翻译目的解释风格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Wordsmith和Antconc软件,对《格列佛游记》文本从三方面入手进行了分析,意在从语料库角度探索其词汇特征.研究发现:《格列佛游记》平均词长较短,用词比较简单;小说篇幅不长,词汇密度较小,词汇变化不大;小说主题词集中于四类,反映了小说不同主题信息.最后提出建议,可在文学教学过程中引入语料库技术.  相似文献   

9.
摘要:《论语》是儒家文化的奠基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论语》译本在国外的传播,作为儒家核心观念之一,文化负载模因“礼”也实现了异域文化的传播。模因理论是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而提出的文化进化理论。该文以理雅各《论语》译本为例,从模因视角剖析文化负载模因“礼”如何以翻译为载体成功变异实现异域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论语》英译的概述与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语》英译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传教士、汉学家和海内外华人纷纷加入这项传播中国文化的伟大事业,产生了众多的英语译本。通过对这些译本进行概述分析,可以找出《论语》翻译的一些特点以及中外译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中的委婉语翻译进行对比研究,即对杨译和霍译两个译本中二人使用的翻译方法、句型结构、用词的委婉程度以及用词的达意程度进行比较研究,以得出二人在委婉语的翻译处理上各自的特点及优缺点,并对二人的翻译加以评论,总结两人各在翻译上的优异之处,以达到让西方读者能更好的理解《红楼梦》及中国古典文化和中国式的委婉语,促进文化的理解与交流。  相似文献   

12.
宫宝悦  伊咏 《海外英语》2023,(8):1-3+10
本研究借助语料库工具LancsBox6.0,通过自建经典文学作品《飘》译本的单语语料库的方式对比分析了戴侃、李野光译本和黄健人译本之间的风格差异。研究从语言特征层面考察了类形符比和词类频次分布,在非语言特征层面考察了文化词语和句子的翻译。两译者风格差异明显,戴译本侧重忠实于原著,黄译本追求语言的活泼流畅。研究发现译者对作品的理解和翻译动机决定了译本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3.
庞宝坤  侯典慧 《文教资料》2021,(2):60-61,101
本研究基于Richard Wilhelm和James Legge二人对《易经》英译的两个版本,自建两个小型对比语料库,进行比较分析。以Wordsmith 4.0语料库检索软件为主要观察统计观察工具,以Microsoft Word 2016为辅助观察工具,运用量化的分析方法,分别从词汇、句法和语篇角度对译者风格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原因。研究结果发现,Richard Wilhelm的译本用词更加丰富,阅读具有一定的难度,符合目标语的语言习惯。James Legge的译本简约化程度更高。通过对《易经》译本的对比研究,为其翻译与传播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主题分析,是语料库语言学在文学领域的具体应用。本文基于语料库检索工具Antconc3.2.1w和Wordsmith 5,尝试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对梭罗《瓦尔登湖》中的名篇《孤独》的主题词进行检索分析。通过结合语料库工具检索得出的定量数据和主题词在文本中的语境,对《孤独》的主题思想和发展脉络进行了深入完整的剖析,旨在探讨语料库研究方法在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解读的可行模式,为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评论提供更加客观、量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借助WordSmith 6.0、Readability Analyzer1.0等语料库检索软件对《芙蓉女儿诔》的两个英译本进行翻译风格研究。霍克思译本和杨宪益译本的翻译风格各有特色:从语言风格上看,杨宪益译本词汇变化度较霍克思译本更大,用词更为丰富。霍克思译本被动句的使用频率较低,阅读难度更高。从典故的翻译上看,杨宪益译多采用加注进行补充说明式翻译,霍克思译则倾向选择省译、直译、隐化译法替代。  相似文献   

16.
康漫红 《教师》2011,(32):123-124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儒学,儒学最为重要的思想体现在《论语》中。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论语》的译介工作,对于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论语》的英译本较多,本文将探讨丁往道教授的《论语》英译本对关键字词、句子以及跨文化的处理,分析本译本的成功之处以及少数待商榷之处,以便让读者在分析手学习翻译中国古代典籍的经验,挖掘典籍翻译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儒学,儒学最为重要的思想体现在《论语》中。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论语》的译介工作,对于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论语》的英译本较多,本文将探讨丁往道教授的《论语》英译本对关键字词、句子以及跨文化的处理,分析本译本的成功之处以及少数待商榷之处,以便让读者在分析中学习翻译中国古代典籍的经验,挖掘典籍翻译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18.
《论语》作为中国文化史及哲学史上最具权威性的文献典籍之一,至今已被译成英语60余次,译者身份多样,既有西方传教士、汉学家、哲学家,也有国内学者。哲学家刘殿爵翻译的《论语》有着其它译本难以企及的销量。本研究立足于刘殿爵《论语》英译本,基于自建平行语料库用Wordsmith5.0软件对译者风格进行数据统计和定性分析,以探讨刘殿爵有别于其他译者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连接是语篇实现衔接与连贯的重要手段,翻译研究也可从考察语篇连接手段入手。本文对《论语》英译文语篇的连接词使用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发现不同译者在连接词使用方面的异同。研究选取亚瑟·韦利Arthur Waley与刘殿爵英译本,构建《论语》英译文语篇语料库,并运用语料库统计手段,对两位译者英译文语篇的连接词使用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亚瑟·韦利译本和刘殿爵译本在连接词的使用方面具有较多相同特征,连接词在两译本中均较为频繁使用,且在最频繁使用和最不频繁使用的连接词类型上趋于一致,在最常使用和最不常使用的单个连接词上也基本一致。两者在连接词使用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亚瑟·韦利译本连接词使用总量更多,常使用的连接词类型也更多,但刘殿爵译本对某些个别连接词的使用强度更高。该研究发现对《论语》英译文语篇解读及汉英翻译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0.
鉴于戏剧翻译具有现场性和即时性的特点,要求译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短时间内塑造出典型形象并深刻传达主题。本研究以王实甫《西厢记》、许渊冲和Stephen H.West与Wilt L.Idema合译的两个英译本为语料,自建平行语料库;同时建立《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类比语料库,检验译文的语义韵倾向为提供参照。结果发现,许译本在同现关系的语义韵倾向上更贴近原文;Stephen合译本与原文的差异性更显著;在文化缺省的重构上,双方都采用了不同的显性处理方式重构语义连贯;两译本均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目的语戏剧语言规范的同时,显示出许译本连贯性更大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