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孩子的创造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去引导他们、去尊重他们、去关注他们。作为一名班主任唯有怀着一颗童心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才能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成功完成教育的目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关注孩子,为他们点上一盏明灯?在不断的教学探索中,我进行着以下"三部曲"。  相似文献   

2.
正"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一个思想、感情和感受的世界。"孩子们也一样。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心灵世界,就像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灵魂一样。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弱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美丽可爱,却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这种呵护就是无微不至的爱。我们教师应走进孩子的心灵,去发现并宽容他们新、奇、趣、怪的想法,激发他们具有个性的思想火花,培养其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尊重、关爱、引导"三个原则,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成功完成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有了真心真意的付出,是否就有成功的教育呢?事实未必如此。教育,是对心灵的滋养。付诸心灵的力量,期盼着孩子心灵的应和。如果不懂得因人而异,而是千篇一律,甚至简单粗暴,这样的付出不仅不能拨动孩子的心弦,反而会给孩子带来身心的伤害。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脆弱的、单纯的。孩子的心灵如"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但却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破碎,不复存在。颐指气使的说教,生硬的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做过这样形象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中职生在初中时是被忽视的群体,他们鲜少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赞许,他们的需求和烦恼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他们常常是默默地躲藏在角落,羡慕被鲜花和赞扬包围的优等生。谁能注意到他们内心是多么渴望体验成功者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他们的心灵,就如同这晶莹透亮的露珠,更需要教师的加倍呵护。他们就像含苞待放已久的花儿,等着教师用爱去浇灌。  相似文献   

8.
赏识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就如同露珠一样需要教师倍加呵护。应该怎样呵护学生露珠般的心灵?在教学中我用了赏识教育法。作为一名教师,我从不吝惜表扬,总是由衷地肯定孩子的行为,哪怕是点滴的进步,我也会竖起大拇指,发自内心地告诉他:“你做得很好,我为你的行为感到骄傲……”有了老师的鼓励,孩子会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持着他,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每…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的潜能。而教育就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让每一颗露珠更加晶莹透亮,折射出五彩的光芒。  相似文献   

10.
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追求美好的愿望,渴望得到他人的欣赏、肯定和尊重.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世界上没有一朵花儿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的心灵,在他们成长的关键点,给他们一个向上的台阶.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孩子,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话语中就道破了要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就必须用心呵护。新课程所倡导以人为本,让学生自主发展、逐步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从中更清楚地告诉我们,只有呵护学生稚嫩的心灵,才能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展现人的风采,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墨水风波     
班主任是学生在校时的监护人,不仅要保护他们的身体不受伤害,还要像呵护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呵护他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吴东妹 《教书育人》2013,(13):18-19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但却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老师倍加呵护。"也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心与心的交流,才会产生奇迹。"在教育工作中,如果我们用真诚的心去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因为用"心"劳动的过程是那么美好,而花儿成长的喜悦又是那么动人。在工作中,笔者认为要关注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像对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习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学生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加倍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就是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孩子的心灵,如初绽的花儿,纯洁、稚嫩,经不起狂风暴雨。然而,有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却会遇到各种变故:亲人死亡、父母离异、家庭经济问题……这些都会强烈地刺激幼儿稚嫩的心灵,甚至给他们造成心理创伤。当孩子必须面对这些问题时,父母该如何为他们撑起一把心灵的小伞,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心理困难,增强抵御"风雨"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剔透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又是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就会摔碎,就不复存在。"每当想起这句话,多年前的一个情节就会浮现在脑海里。那时,我大学刚毕业,  相似文献   

17.
<正>这是一篇优美的童话。写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表现了小露珠外表美丽,心灵更美,它在美化、滋润万物的同时蒸发牺牲了自己,赞扬了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高尚品质。纵观全文,如果要寻找表达上有特殊之处的句段,最醒目的无疑是全文的二、三、四自然段。"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5,(77):183-184
在许多环境优美的幼儿园中,一些孩子的精神却受到了压抑,与教师产生了隔阂、距离。教师应该用"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塑造心灵"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用少年儿童乐于接受的方法,以及采用一种与儿童相互联系的方式,切实掌握孩子内心的需求,掌握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让孩子时刻感受到教师的爱是真诚的、无私的、友善的,他们会感到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乐园,他们是幸福的、快乐的。  相似文献   

19.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剔透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但却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就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教师加倍呵护,这就需要教师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尊重学生异样的声音。面对课堂上的"节外生枝",切勿野蛮地"折枝",要巧妙地应对生成,让个性之花绽开!  相似文献   

20.
孩子,是天真烂漫的,但他们又难免会犯错误,面对犯错误的孩子,如果严厉批评与指责,不仅会拉远与孩子间的距离,更会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所以选用怎样的批评方式十分值得老师思考。主要围绕"绿色批评"的含义、"绿色批评"的魅力、如何在平时教育中开展"绿色批评"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求给孩子一个更完美的童年,让他们真正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