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洋  王霆  石岩 《体育科学》2008,28(5):33-43
在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家集训队和省(市)射箭队173名男、女运动员进行了机能、素质、技术和心理52项选材指标的测试与分析,经过统计学筛选,结合教练员对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的经验评定和比赛成绩排名积分等内容,建立了包括机能、素质、技术、心理及教练经验评定5大类指标组成的优秀射箭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科学选材指标体系和选材评价标准,并编写了高水平射箭运动员科学选材教练员实用手册.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影响我国甲A女排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因素指标的相关性、各项指标与比赛成绩之间的关系及各项指标在各因素中所占的权重,建立我国甲A女排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因素的评价模型及竞技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客观、量化地评价我国甲A女排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为调控运动训练,提高训练的针对性、系统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关于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选材综合评价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对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视,新指标的开发与多指标的综合评价尤为令人关注本文从游泳项目入手,确定了74项测试指标(包括形态、机能、素质、心理、发育等),对四川省500余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了连续三年的跟踪测试(1988—1990年).应用相关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计算出影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测试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各测试指标与游泳竞技能力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并以此为根据建立起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选材综合评价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竞技体育不道德现象形成的现实因素可从宏观社会的影响、竞技体育制度方面的缺陷、运动员道德教育和管理的局限和薄弱、公众舆论环境和道德评价的宽容和支持、社会心理方面的原因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宏观社会的影响包括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引入、道德规范未定型与价值的多元化、科技的切入以及生活、交往方式的变化等;竞技体育制度方面的缺陷包括竞技体育制度安排和设置不完善和不健全、竞技体育相关制度实施和操作的难度;运动员道德教育和管理的局限和薄弱包括运动员系统学校教育的缺失,对运动员业余时间管理的薄弱,重纪律、强制、轻内化的管理方式;公众舆论环境和道德评价的宽容和支持表现为观众、教练、运动员、媒体等对不道德现象的社会支持和道德宽容;社会心理方面的原因包括道德责任免除、去个性化、道德合理化、社会比较、对不道德行为结果的忽视和疏离等.  相似文献   

5.
运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伦理评价及"三元评价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结合运动心理咨询实践,对640名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120名教练员、40名运动心理咨询师进行调查、访谈。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运动心理咨询者面临的伦理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运动心理咨询者伦理评价的原则,构建了由咨询者、运动员和教练员共同参与的"三元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蹦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蹦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评价模型,为蹦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个性化诊断及针对性训练提供参考。方法:以上海市体操运动中心16名蹦床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受试者进行3次跨度6个月以上的初选指标测试。基于因子分析建立蹦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竞技能力结构评价指标为自变量,运动员成绩为因变量,构建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并开发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评价系统。结果:蹦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指标体系由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专项技术和心理素质4个维度构成,包括腿长、腿长/身高比、纵跳高度、原地立臂角度、60 s悬垂举腿、立卧撑、网上腾空高度、空跳高度/原地纵跳高度比、着网瞬间立臂角度、30次空跳高度下降率、状态焦虑水平和特质焦虑水平共12个指标。所构建的Elman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由12个输入节点、9个隐含层节点和1个输出层节点组成,模型预测精度在95.87%~99.37%,平均预测精度高达97.66%。结论:构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蹦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评价模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在训练中,可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竞技能力结构进行评价,动态获知竞技能力结构改变对总体运动成绩的影响作用。该研究对于蹦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综合评价和针对性训练可提供科学性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筛选出女子健美操运动员7项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作为评价体系的指标,确立各指标的权重、优秀女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特征模型和评价体系,并对评价体系进行应用检验。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为运动员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教练员开展科学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NBA优秀后卫技术指标分类的优化转释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因子分析、曲线拟合优度统计等方法对NBA优秀后卫运动员篮球技术指标进行了分类、选项,优化及评价,确立了时空特征因子是影响NBA优秀后卫运动员竞技专项能力的最重要因素,有助于更好地体现和评价后卫运动员综合竞技能力;阐述了篮球技术和技术指标的相关关系,并对篮球技术指标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等运动队和解放军代表队抽取13名国际级、国家级女子长距离速滑运动员,采用竞技心理适应性量表对其进行心理监控与分析,从而反映我国优秀女子长距离速滑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性上存在的共性及差异。经对结果的统计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国家级与国际级女子长距离速滑运动员相比,表现出能够更好地适应教练员;相对于其他冰雪项目运动员的整体水平,优秀女子长距离速滑运动员在提高技术欲望、失败性不安、紧张性不安、对教练的适应性等方面表现出了更高的水平;相对于其他冰雪项目运动员的整体水平,优秀女子长距离速滑运动员在克服困难、胜利志向性、情绪稳定性、对教练的信赖度、斗志、对知识兴趣等维度上表现出了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赛艇运动员竞技能力诊断、评价的系统模型,以发挥竞技能力各因素的最佳状态为目标,建立训练过程优化设计、模拟和调控的决策支持系统,为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最佳化提供计算机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1.
运动员的知识评价体系的创建对于提升我国竞技运动员整体的的文化知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对运动员文化水平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可以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知识能力。运动员知识评价体系的创建的科学性、合理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运动员的知识评价体系的创建展开研究,利用比较合理、客观的评价体系对运动员的知识水平进行评价,更好地提高我国运动员的知识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建立赛艇运动员竞技能力诊断、评价的系统模型 ,以发挥竞技能力各因素的最佳状态为目标 ,建立训练过程优化设计、模拟和调控的决策支持系统 ,为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最佳化提供计算机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3.
对优秀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依据篮球运动的客观规律和现代篮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特点 ,运用主分量分析法从 36种影响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筛选出 8种主要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排序 ,对优秀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及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的认知评价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调查了田径、游泳、自行车、乒乓球、网球、武术套路等6个运动项目101名国家一级以上运动员对大负荷训练的认知评价,旨在为研究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中的心理疲劳提供心理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认知评价特征表现为意义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情绪性评价反映了运动员对大负荷训练的矛盾心理。运动项目特征表现为体能类运动员较技能类运动员更倾向于积极性评价;性别特征表现为男运动员较女运动员更倾向于积极性评价。  相似文献   

15.
从评价、诊断与应用的视角对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峰前状态竞技能力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评价体系.研究发现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峰前状态竞技能力的评价指标主要为血睾酮、抓举、深蹲、原地掷链球、稳定性、临场应变、自信心等7项指标.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对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峰前状态的竞技能力水平进行诊断, 以提高女子链球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选材综合评价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选题依据足球运动的发展,已成为竞技双方体能、素质、技战术、心理状况、意志品质的全面抗争。因此,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及早物色人材并加以科学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各类研究较多,但这些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足球运动发展的需要。本文试图通过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形态、机能、素质、心理等多方面进行调查、测试,对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总结前人对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素质评价的研究成果,发现评价主体单一化问题较为突出,影响高校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提出应将普通大学生纳入高水平运动员素质评价主体,并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建立速滑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对运动员在不同阶段的体能训练监控与训练效果的评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速滑运动训练的实践出发,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确定评价速滑运动员体能指标的范围,采用特尔斐法筛选出速滑运动员体能评价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百分位数法确立各个指标的权重及评价等级,将单项评价和等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速滑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体系,为速滑运动员进行竞技能力实际状态的检查和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外全国性体育社团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日本运动心理学会会长德永斡雄研制的运动员心理竞技能力诊断量表(DIPCA-3),对高水平女足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检验表明,DIP-CA-3量表的适用性符合测试的有效目标,对高水平女足选手心理竞技能力的评价显著可靠。分析显示,高水平女足运动员心理竞技能力有明显的年龄、运动年限、比赛经验及文化程度的差异;统计分析形成的多因子分层表达,为运动员心理竞技能力的诊断评价提供了参照平台,也使不同年龄层次的选手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训练变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湖北体育科技》2019,(6):526-529
竞赛表现能力是篮球运动员综合运用技战术、体能和心理能力的临场表现,因为篮球运动员竞赛表现包含众多的评测内容和影响因素,所以运用单一的定性分析或是定量统计都难以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与衡量。本研究遵循层次分析思路构建了竞赛表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AHP-FCE方的混合评价模型,对篮球运动员的竞赛表现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基于混合模型的综合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反映篮球运动员的竞赛能力水平,得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