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有位外地记者出差路过北京,几粒黄沙吹进了他的眼睛。灵机一动,他写了篇稿件。《风沙紧逼北京城》。此稿在首都报纸头版头条刊出后,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家、普通市民的高度重视,掀起了大规模的绿化北京、节约用水的运动。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我认为,处处留心同样可以获得很多新闻。一次,笔者到部队下面的一个连队采访,由于很久都没找到可写的素材,就和连长、指导员等人玩起了扑克牌。中途,走过来一位我熟识的志愿兵,连长很自然、亲切地叫他一声“大元帅,来打牌”。我心中一动,一个连队,哪来的什么“大元帅”?顺此…  相似文献   

2.
4月,某分部政治部主任张正剑,深入基层连队从班排新兵中挑选、培养新闻人才幼苗的事在部队中传为佳话。特殊的比例:1200:121999年的新训工作刚刚开始,张主任就指示新兵营:每个新兵每天必须写一篇训练、学习和部队生活体会文章。按照要求,一周后,出自200名新兵之手的1200篇稿子呈到了张主任的办公桌上。他仔细阅批这些文章,从中挑选报道骨干。连续一个星期,张主任办公室的灯光彻夜不熄。他不厌其烦地将1200份稿子全部阅完,反复对比衡量,决定把毛泳翔、曹军等12名新兵作为政治部直接培养的报道骨干苗子。…  相似文献   

3.
留心牢骚话     
我登报的第一篇稿,是从“牢骚话”里拣来的。1991年12月19日,我去九连采访,正遇着指导员在那儿发牢骚。我没被牢骚话“吓”走,而是坐下来静心地听。原来,连队有个战士利用探家去做生意,偷税被追查到部队,指导员因此挨了一个处分。我在其他连队采访也发现有类似情况。不久,我到三连采访,把那位指导员的“牢骚话”说给谢连长听,他听后说:“这种现象我们连队早已杜绝了。”我把他们连队杜绝此现象的经验做法整理成一篇《防上探家不回家》的管理经验稿,投寄《人民前线报》,很快在二版变成了铅字。“牢骚话”中抓好稿,是我搞新闻报…  相似文献   

4.
我的第一篇完全是自讨苦吃的结果。1993年间月份,部队准备外出徒步野营拉练。听到这一消息后,我早几天就攒足了劲,可连长看我弱不禁风的样子,让我在家留守。我不干,死缠硬磨着连长,说我非去拉练不可,并指天划地保证不扯连队后腿。连长不松口,于是我就采取“曲线救国一的办法。当晚,我被起衣服敲开了指导员的房门。我得逞了,条件是“写稿!”就这样,随着部队一路野营露宿,途经五市四区,顶风冒雪行程近千公里,磨破了两双胶鞋,太累瘦了一圈,苦头虽没少吃,但却感受颇深,特别是每到一处村庄宿营,老百姓的热情劲常常让我想到了…  相似文献   

5.
军报3月30日刊登了沈阳军区某部新兵吕俊峰日记的报道。它在读者中产生了比较强烈的反响。从领导机关到基层连队,从干部到战士,从军内到军外,反响都很大。总政于永波主任看了军报3月30日关于新兵吕俊峰日记的报道后,给了很高的评价,说这样的报道实在太好了。新兵的日记写得好,日记中所反映的班长、排长、连队干部、团的干部都是思想政治战线上的有心人和责任感很强的同志。沈阳军区在全区印发日记的做法好。记者们和军报抓住这个问题进行宣传很有必要。这都是贯彻江主席一定要讲政治的实际行动。军报编辑部在一周之内,就收到上千件参…  相似文献   

6.
(一)第一次听说第二炮兵有位硕士连长,很兴奋。这几年虽然部队干部的文化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但是硕士当连长,还很新鲜。前些年,关于院校毕业干部到部队是否受欢迎的问题,还展开了一阵争论,经过几年的实践检验,结论已经不言而喻。现在又冒出个硕士连长,人们思考的层次似乎也应该比过去提高了。不久,第二炮兵举行优秀基层主官表彰大会,这位名叫沈方泉的硕士连长到北京出席会议,被第二炮兵授予“矢志基层建功立业优秀连长”荣誉称号。我见缝插针地和他谈了两个多小时,的确有一种全新的感觉。部队的现代化,人是关键,当年军报曾在…  相似文献   

7.
那是2000年的冬天,时任师机关参谋的我来到所属装甲团坦克五连蹲点,任务主要是指导连队搞好士官转改和老兵退伍工作。随着我军士官制度的改革,士官在管理教育上出现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当时部队就流传着“一级士官忙花钱,二级士官忙婚恋,三级士官边走边看”的言论,所以说,士官在消费和婚恋上暴露的问题相对多一些。军内报纸杂志也不断刊出许多加强士官管理教育的理论文章。所以,到这个连蹲点,我对士官管理教育工作特别关注。在与时任该连连长杨明亮了解连队建设情况的过程中,他提到连队有一名一级士官,违反规定使用手机,不仅背上了沉重的债…  相似文献   

8.
走进某师政治部副主任韩强毛简朴的书房兼卧室时,便会看到书架上堆着厚厚的一根剪贴本,那是他19年军旅生涯以来积累的一笔宝贵财富,是他多年的心血、汗水加智慧的结晶:1500多篇报上发表的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他自幼生活在井冈山的一个山村里,井冈山秀丽的山水养育了他,赋予了他灵气。1975年当他来到大别山脚下的某部新兵连时,连长见他长得眉清目秀,浑身透露着机灵劲,就让他当了连部通信员。一天,他试着把连队一个老班长的训练事迹写成一篇报道,投给了一个报社,没想到半个月后稿子见报了。连队干部就让他当上了连部文书兼连队报…  相似文献   

9.
26年前,他,当新兵时见了那篇300余字的“豆腐块”,从此便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26年来,他从战士、新闻干事到政治部主任,虽然岗位几经变换,但初衷不改,笔耕不辍。至今,已累计发表50多万字的各类作品就是他从事写作的一个段落的总结。从新兵连的几篇小稿的发表,他成了领导眼中的“人才”谈起新闻写作的经历,徐主任抿嘴笑了:其实我从小就喜爱文学,中学时的作文,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来读。上高一时,在老师的鼓励下,我试着给报社写稿,没想到《新华日报》一个月内连着刊了我的一首诗歌和一篇小故事。当新兵时,一天连长、指导员从…  相似文献   

10.
济南军区某综合仓库政治处主任李学军,每当发现一个报道苗子时,便如获至宝。三年来,经他发现和培养的报道骨干就有6名被上级机关评为报道先进个人,2名被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仓库也连续三年被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刺头兵”的故事1996年,当时还是分部政治部干事的李学军,在下部队检查工作时,从连队的黑板报中看到一首颇有文采的小诗,他眼睛一亮,立即向连队领导打听这名战士的情况。连长告诉他,这是连里一个有名的“刺头兵”,他的心顿时凉了下来,一连两天他左思右想怎么也不甘心。在临回机关的头天晚上找来了诗作者小王,…  相似文献   

11.
本报讯报道:前不久,笔者见到空降兵某部新兵孙新龙正在打电话与昔日网友告别,并告诉网友不能去收“电子邮件”。这是该部及时对新兵进行网络教育,保密教育的结果。据调查,某连新战士中有85%的人在家经常上网,且网迷较多,其中有一名辽宁籍新兵在家曾是网吧管理员。到部队后,这些新兵迫切希望能和网友聊聊天,有的新兵曾多次问班长什么时候可以带他们去上网,还有的新兵曾私自到公话厅问部队附近有没有网吧。该直属队党委了解到这一现象后及时对新兵进行了一次网络教育,给他们讲部队的规定,以及上网易泄密,如沉浸在网中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12.
朱晖 《新闻天地》2010,(10):77-77
二战期间,戴维是美军步兵师的一个上尉连长。某个凌晨,连队奉命偷袭德军驻守的军需仓库,戴维身先士卒,一枪击毙了站岗的德国士兵,然后部队快速跟进,顺利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13.
拧开弹盖、捅破防潮纸、套上拉火环……2月10日,笔者看到新兵怎么在营区操场上投实弹?正想前去问个明白,只见手榴弹已经飞了出去,笔者下意识地卧倒等了几秒钟,却没听见爆炸声,哑弹吗?非也。原来,这是南疆军区某部新兵三连连长温炳华自创的“仿真”手榴弹。为啥和实弹一模一样?连长温炳华看出了笔者的疑惑,便拿来刚才投的那枚手榴弹解释说:为了消除新兵的恐惧、惊慌、胆怯等心理,连队根据实弹结构原理,给教练弹动了个“小手术”。用烧红的铁棍在教练弹尾端钻个锥形口子,插入一根细铁丝,以固定白线和钥匙环做的手榴弹拉火环,然后用白纸封上开…  相似文献   

14.
谢顾问:我入伍不久,新兵一下连就“钻”进业余写作的天地,还参加了第七届军报新闻函授。虽然努力,可至今未见成效,一篇稿件也没见报。于是,一些战友劝我:“别瞎折腾了,在基层连队摘报道还能成什么‘气候’?”我不知道应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请帮我一把。87060部队甘崇堂甘崇堂同志:一个人能否成才,主要的不在于他在何处干什么,而在于他怎么干。俗话说:“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从这个角度看,决不能把在基层搞报道说成“瞎折腾”、“成不了‘气候”’。当然,不能否认,在连队搞报道是很艰难的。一是接触范围小,一个连…  相似文献   

15.
压根儿也没有想到,刚开始搞报道时,我写的第一篇新闻稿,寄出不久,竟大模大样地登上了《解放军报》头版,并相继被《前卫报》、《人民日报》刊用。1993年初的一天,在连队当排长的我来找连长邹宝德汇报值班情况,无意中发现邹连长的办公桌台板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邹宝德的住房要优先解决卜’这样一行字,落款署名为“傅锡寿”。当时,我的心里为之一动,脑子里闪现厂一连串的问号。傅锡寿是安徽省的省长,一个身在部队的现役连长是怎么得到一个省长的亲笔批条呢?是什么原因促使一个日理万机的省长为解决一个基层连长的住房而亲笔…  相似文献   

16.
王宁 《军事记者》2005,(10):58-58
7年前的一个暖暖冬日,已在地方党政机关工作多年的我,被临时抽调到武装部负责新兵政审。新疆军区某部一接兵干部了解到我的情况后,鼓励我携笔从戎。他说,献身军营不是更好嘛,我们部队里有一份《解放军报》,办得特别好,你可以更好地发挥一下特长嘛。听了他的话,我动心了,带着自己在报刊上发表过的作品去报名,没想到很快就被批准入伍了。  相似文献   

17.
一次,在南京偶遇济南军区的退伍兵,他居然拿出了一本保存完好的《答你一句话》文章剪贴——这是我在《前卫报》工作时开办并主编的一个小栏目。他告诉我:“在部队时,好多战友都曾将《答你一句话》剪贴成册,我感到它满有意思,退伍时就带了回来,一直珍藏着。”时隔不久,我带领学员到驻河南部队实习,又在一个连队看到了《答你一句话》剪贴本——是一个退伍班长留给连队的礼物。  相似文献   

18.
在部队当了几年的业余报道员,以为自己是“行家里手”,然而有一次采访,却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令我无法抹去。1994年初冬,临近老兵退伍的前夕。某炮兵团五连连长打电话告诉我,说他们连队有一位名叫李晓明的老兵在退伍前把一本“优秀老兵证书”退给了连队,并说...  相似文献   

19.
赵在友“迷稿”的故事一串串 ,这里只能撷取其中的几则。1971年初 ,赵在友这个川北山里娃 ,有幸跨进了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他在完成艰巨繁重的铁道施工任务岁月里 ,一有空闲时间就看书学习、练习写作 ,把搜集整理的连队好人好事编写在《连队小报》上。一次 ,一位部队首长看了《连队小报》后备加赞赏 :你虽然初中都没有毕业 ,但办报的水平却像个高中毕业生 ,只要有信心和恒心 ,铁棒也能磨成锈花针!说不定 ,你将来还会成为记者!他从部队首长的赞扬中受到很大鼓舞 ,高兴了许久。后来 ,他在部队的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中 ,掌握了一定的写…  相似文献   

20.
杨明的成功似乎出自偶然。1982年冬天,新兵连碗橱里一排崭新的饭碗,和一只碰掉了瓷的搪瓷碗,在新兵与班长灵魂深处折射出的亮点,被这位不知深浅的新兵在榆卫报》上变成了铅字。意外的成功改变了杨明的初衷。不仅打消了他那一心一意想当汽车司机的愿望,而且萌发了把平凡的生活与平凡的人们一起变成铅字的念头。杨明开始了他的‘’垂钓”生活。在直线加方块的练兵场上,在平凡的教室里,在寂静的宿舍,甚至在平静的饭桌上,一个个平常日子里发生的一个个平淡的故事,吸弓叮他那敏锐的目光。连队生活宛如平常一首歌。基层报道员难得经历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