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10):F0002-F0002
宋国利教授,是校物理学学科带头人和重点专业带头人,是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省级精品课程《热学》负责人、省级(物理)科普教育基地负责人;是哈尔滨市政协委员、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  相似文献   

2.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兼职教师20人,其中专职13人、兼职7人。专任教师中11人为双师素质教师,8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6人取得硕士学位,5人为国家秘书职业资格高级考评员;兼职教师均为取得高级职称的企业一线专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已建有综合实训室、速录室等校内实训室5个,校外实训基地6个;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2门。文秘专业是院级示范专业、湖北省唯一文秘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由于双师素质优良.双师结构合理,2009年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3.
通化师范学院物理学专业是国家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以光学、凝聚态物理两个学科为重点研究方向。凝聚态物理为院重点建设学科并与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光学"学科为学院重点学科,光学教学团队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4.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公布了关于2014年普通本科高校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及其子项目立项结果。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获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子项目中,渭南师范学院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政治经济学、现代汉语、高等代数以及宏观经济学课程获批精品资源共享课;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实验区获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物理学专业和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     
《襄樊学院学报》2014,(8):F0003-F0003
历史沿革:湖北文理学院物理学专业是原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最早开办的四个专业之一,是原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展的重点专业,也是当时全省师专物理专业的牵头单位。1988年开始与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师范学院联合开展物理学专业本科教育,1992年被确定为湖北省高等专科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也是当时全省师专物理专业的牵头单位。  相似文献   

6.
根据陕西省“民生八大工程”职业教育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全省共有76所中等职业学校向省教育厅上报了2008年中等职业学校省级示范专业、精品专业申报材料。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组织有关专家,按照项目立项条件对76所学校的80个专业进行了评审,经省职业教育项目评审领导小组审核,省教育厅确定陕西省咸阳纺织工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等48个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等12个专业为省级精品专业。  相似文献   

7.
资源勘查工程特色专业复合型和开放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型、技能型、国际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资源勘查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特色和品牌专业、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实验室、野外实习基地、产学研基地建设构成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体系。多元化、多层次实施高质量人才培养战略是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复合型和开放型创新人才培养是资源勘查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8.
《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13,(6):F0003-F0003
软件技术专业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重点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2012年该专业教学团队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该专业承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项目,设有Java、.Net、移动互联应用开发、软件外包等专业方向,旨在培养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移动互联开发等服务外包人才。  相似文献   

9.
<正>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工程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是湖北省重点专业。该专业拥有支高水平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师队伍,团队中90%的教师有国内外企业工作经历。成员中有1人在担任教育部纺织服装行指委委员、5人担任纺织服装各专业专指委委员,5人在纺织服装行业担任国家级裁判、评委、国家及省级政府采购专家。团队成员致力于专业教学、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领域的研究,完成科技服务  相似文献   

10.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的重点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及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该专业教学团队曾获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及青岛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有3项教学改革课题获省级立项;2011和2012年学生连续两年在山东省大学生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在面向市场办学过程中,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创建优强专业为基础,深化内涵建设,扩大办学规模,连续6年招生过千人,一次就业率达100%,目前在校生近6000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点是专业建设,建设优强专业是学校发展的立校之本;而学校的知名度,也主要取决于有多少优强专业,这是创立品牌的关键.学校已经建成1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市级示范专业、6个学校重点专业.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物理教学对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需进一步提高师范生的实验教学技能,强调以培养师范生的产出为导向,加强对师范生培养策略的研究。本文针对师范生专业发展方向提出新的实验教学培养理念,在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改变原来课程过于强调理论基础的倾向标准,注重实践基础,构筑师范生实验技能新生态,实现新课标的产出导向。  相似文献   

13.
《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2010,(3):F0002-F0002,F0003
美术系现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3个专业,其中美术教育专业为省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艺术设计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西画课程、中国画课程、三维空间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国画、西画、书法教育教学团队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该系共有专业教师2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硕士研究生8人。设有当代油画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5):F0002-F0002,F0003
段若荧教授,男,汉族,云南石屏人,出生于昆明市,曾当过知青、工人,1985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原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心理教研室,一直从事高校教育理论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现担任昆明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心理教育教研室主任,是云南省省级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师范类专业公共教育学科课程教学团队”的主要成员。  相似文献   

15.
旅游管理专业始建于2000年,是我院与荷兰INHOLLAND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专业,它成功地开创并推广了“基于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和项目教学模式”。该专业2006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09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重点专业。2011年旅游管理专业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20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45%,硕士以上学位占75%,双师素质教师比例100%。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公办旅游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是黑龙江省第一批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国家央财支持重点建设专业、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国家示范专业、省级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本文以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详细论述了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做法和措施,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用专业化、团队化方式组建优质教师发展团队是教师团队发展的基础;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形式与内容,开发教师发展课程,不断实现教师个体专业素养的提升和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是教师团队发展的核心;打造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学习型教师团队真正形成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合作型教师文化,促进学生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是教师团队发展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的短板及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深化内涵发展的同时,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一些高职院校的传统优势专业的教学团队整体实力较强,成为省级甚至国家级教学团队。然而,总体而言,高职院校的大部分专业教学团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兼职教师仍然是高职院校  相似文献   

19.
李玉峰 《考试周刊》2013,(29):138-140
新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物理实验教学中面临着缺乏大学物理分组实验室,演示实验项目较多,课时有限等问题。在具体实验项目开设中,提出以掌握物理学核心概念体系为目的,熟练操作物理学基本实验仪器,开阔物理视野的物理实验开设原则,精选6个分组实验,4个演示实验,2个研究性试验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中:以实验流程图代替传统的实验预习报告,实验记录单代替实验报告,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报告代替实验报告的教学策略,保证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大力倡导“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德业双修、学而不厌”的学风。深化学分制改革,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近年来,学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7项,其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5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27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