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祖传秘方药特色疗法 不打针不吃药好经营 秘方药疗效好,绝非空谈! 当前,市场上的药材南北不分,南方药材北方种植,北方的药材南方也种植。由此,造成各种药材的药性大大减弱,导致药材疗效不佳。而杨建文秘方药的草药,均来自湘西深山老林,纯天然、无污染、药性强,  相似文献   

2.
藏药材资源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区藏药材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藏药材资源与生态的关系、藏药材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藏药材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谢平  白央  格桑索朗 《西藏科技》2013,(6):68-69,77
目的探讨藏药材蒲桃(藏语名称:萨哲)质量标准建立的方法。方法采用历史考证、来源、药材显微、薄层色谱鉴别等方法,拟定蒲桃质量标准。结果通过对蒲桃原植物进行历史考证、来源调查、性状、茎横切面显微鉴别、粉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可用于茅膏菜药材的质量控制。结论为蒲桃药材的真伪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为该药材质量标准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对在西藏日喀则地区亚东县、山南地区乃东县和拉萨市当雄县三地藏兽药生长区域作了比较全面的综合调查。此次调查涉及到161种兽用藏药材,摸清了一些藏兽药的名称、药用部位、生长高度、植株密度、经纬度、地形、海拔高度、药材外貌特征等,重点为19种药材,其中亚东县12种,乃东县4种,当雄县3种。通过调查发现,项目区藏药材分布广、数量多,开发潜力大。为更有效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藏兽药材资源,以及开展特色藏药材的种植和推广应用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常用藏药材是藏医临床中经常入药的原药材,是藏成方剂形成的原药材。因常用藏药材品种繁多,疾病寒热性质不同而炮制方法多样,并炮制方法直接跟藏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有效有关。因此文章结合传统藏药材的炮制技术,简述探讨了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及基础理论、炮制原则、炮制目的、藏药炮制理论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热。  相似文献   

6.
关于藏药材种植研究和产业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着藏成药的产业化发展藏药材已进入了一个野生资源短缺、需要产业化种植的阶段。但是,原生藏药材并没有家种历史和成熟的经验,甚至有一部分一时还无法种植成功。藏药材的产业化技术条件尚不完善。因此,认真分析当前藏药材科研和生产现状、存在问题,深入探讨其中的难点和规律,是指导和推动当前藏药材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1前言 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十分丰富的中藏药材资源.据统计,青海有中藏药材近3000余种,其中中药材1600多种,藏药材1200多种,特别是冬虫夏草、贝母、秦艽、锁阳、藏茵陈、大黄等地产名贵药材享誉海内外.在国家重点统计的300多种中藏药材中,青海就占160多种,是名符其实的中藏药材资源大省.因此,药用植物资源信息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对于推动青海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增加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的科技含量、实现管理决策现代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药材种子近几年来,随着药材市场逐步活跃,部分药材价格也日趋攀升,一些农民想调整种植结构,改种药材,却苦于无处购种。名花异草种子近年来,随着人们精神消费和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美化、欣赏价值的名花异草  相似文献   

9.
到现在为止,常用藏药材的品种数量没做过统一性的调查。为了解决常用藏药材品种数量的问题,本课题组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查阅及整理藏医药学中的经典本草书和咨询几个藏医院药厂及制剂室。此调查中已查到的常用藏药材品种数量及个藏医院制剂室中使用的常用藏药材进行统计分类,初步说明常用藏药材品种大约有277种,常用藏药材中植物药最多,隰生类入药最多、外来药物少等问题。并进一步说明藏医药临床中使用的常用藏药材大都产于青藏高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嘉黎县依托藏医药资源优势,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壮大藏医药业。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策略,强化藏药材人工栽培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加强藏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扩大藏药材种植规模,确保藏药材市场供应,促进藏药材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藏医药业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藏药材茅膏菜(藏语名称:达莪)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基源考证、药材显微、薄层色谱进行鉴别,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茅膏菜中槲皮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通过对茅膏菜原植物进行基源考证、性状、茎横切面显微鉴别、粉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及槲皮素含量测定,可用于茅膏菜药材的质量控制。结论为茅膏菜药材的真伪鉴别及含量测定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为该药材质量标准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桑叶药材水浸出物和指标成份的含量,为其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叶含量。结果:经研究可见,不同产地的5批桑叶原药材、干膏芦丁、流浸膏中的芦丁含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测定桑叶药材水浸出物以及指标成份的含量,可加强控制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13.
林芝地区珍稀濒危藏药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杰  兰小中  罗建 《资源科学》2011,33(12):2362-2369
对西藏林芝地区珍稀濒危藏药植物资源调查分析表明,该区共有35种珍稀濒危藏药材植物,隶属23科33属,占整个西藏高原种类的比例较大,是西藏高原珍稀濒危藏药材植物资源分布的一个缩影。除鸡蛋参、喜马拉雅紫茉莉、卷叶黄精、羊齿天门冬、翼首草、螃蟹甲、窄竹叶柴胡外,其他药材植物地上部分的含水率均大于地下部分的含水率。平均单株生物量方面,暗红小檗最大、为1800g,最小是卷叶黄精、为0.699g。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地下部分生物量的比值方面,波棱瓜最大、比值为14,最小的是羊齿天门冬、比值仅为0.189。调查分析亦表明,林芝地区珍稀濒危藏药材植物资源储量为3199.29t,单位面积药材植物生物量与海拔关系密切,该区珍稀藏药材植物种类多、生境复杂,分布广、但分布不均,储备量大、经济价值高。建议处理好资源保护与经营发展的关系,建立药用植物生态产业的保护区,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种植园,改进药材植物濒危等级的确定。研究和分析结果为该区珍稀藏药材植物资源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山豆根资源现状及其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豆根为我国常用中药,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需求量大幅增加,导致其野生资源不断减少。目前该药材资源现状及其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少有报道,文章对山豆根药材的资源状况及其质量标准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为山豆根药材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质量标准的完善、规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西藏色季拉山藏药材生长区域气候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嘎  边巴次仁  旺杰  兰小中 《资源科学》2010,32(8):1452-1461
选用西藏色季拉山2007年藏药材的野外调查资料以及自动气象站观测的气象数据,探讨了濒危藏药材的基本分布状况及其生长的区域气候特征。研究表明:从藏药材的分布来看,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藏药材的植株高度、盖度以及多度都呈现基本下降的趋势,药材属性与山体坡向的关系随着药材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从药材生长区域的总体气候特征来看,山顶降水量、相对湿度基本大于西坡和东坡,东坡基本大于西坡;山顶平均气温、地面温度低于西坡和东坡,东坡高于西坡;山顶风速基本大于西坡和东坡,西坡大于东坡;西坡以东风为主,山顶以南风为主,东坡以静风为主;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降水量逐渐减少,相对湿度、风速增加,温度降低;静风(东风)频率减小(增加);南风、SSW风频率随着季节不同而增加或者减小;东坡、西坡的温度(风速)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增大),东坡、西坡的降水量、相对湿度、风频率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呈现基本相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DOI:10.3772/j.issn.1673-6516.2015.02.029
  以往在研究药材的品种、品质、疗效、毒性与资源时常常割裂五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能从根本上认识目前存在的质量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威灵仙等药材的资源、品种品质与药理的系统性研究”项目以威灵仙、头花蓼等中药材及民族药材为研究和分析对象,将药材的品种、品质、药效、毒性与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探究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建立了体现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的药材品质评价体系,为中药及民族药的应用基础研究提供了示范和新思路。该项目系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西部重点学科资助项目、贵阳中医学院博士基金项目,由贵阳中医学院药学院和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承担完成,主要完成人有王祥培、万德光、靳凤云、钱海兵、吴红梅、黄婕、王祥森等。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三七(主根)药材在高温、高湿、强光照射、加速、长期试验条件下和阴凉库、冷库中的稳定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烘干法,检测三七(主根)药材的含量及水分。结果表明,三七(主根)药材在高温、高湿、强光照射、加速试验条件下不稳定,在长期试验条件下和阴凉库、冷库中较稳定。因此三七(主根)药材应贮存于低温、干燥、避光处,建议贮存于阴凉库或冷库中。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作者多年从事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的工作经验,总结日常科研工作中的境遇及所思所想,对西藏藏药材人工种植事业发展的前景和意义阐述了个人的看法,同时结合目前西藏藏药材人工种植事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藏药材原产地保护与在原产地建设藏药材人工种植栽培基地的管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瑶药地耳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建立其药材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地耳草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方法、提取溶剂浓度、提取体积、提取时间对其药材总黄酮含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筛选出地耳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地耳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料液比1:40、回流提取时间1.0h。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测定地耳草药材总黄酮的含量,为该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试验提取地耳草药材总黄酮含量,重复性较好、方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0.
青海药用资源开发与中藏药产业基地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从分析青海药用资源状况及开发现状入手,指出了青海医药产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建设中藏药药材种植基地,提升传统中藏药生产水平,以企业为主体加快体制创新为发展战略.在药材种植上,从84种地道地产药材中选择12种重点药材作为药材饮片开发和开展相关种植基地建设;在新药研发方面,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肝病、风湿类疾病、妇科类疾病是藏药5个具有治疗优势的病种,也是进一步开发的重点领域;生产基地的建设以组建大型藏药集团、中藏药集团、化学和特控药品集团、包装和医疗器械集团等为发展重点;政策保障上应建立新药开发基金、加强法规建设、建立完善的市场体制、将生态建设与基地建设并举、广泛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