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藏是雷电灾害的多发区之一,据自治区雷电防护中心调查收集的数据显示,我区每年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及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  相似文献   

2.
征服雷电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也常常给人类带来灾难。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探索和研究雷电,通过引导,雷电不仅不会给人类再带来灾难,而且会成为人类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3.
雷电物理与人工引发雷电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雷电物理及人工引发雷电研究 ”所取得的主要成果。项目发展了雷电的空中引发新技术,并在我国南、北方进行了人工引 雷实验及综合观测,揭示了南北方人工引发雷电的特征及差异;建立了雷暴下空间电荷演化 的数值模式,提出了雷电成功引发的空中电场判据;研究了雷电流及辐射电磁场的关系,提 出 了改进的地闪传输线模式;用高速摄像系统研究了人工引发雷电的发光特征,首次观测和证 实了闪电通道发展中双向先导传输现象,光、电同步观测揭示了先导接地时的物理过程;与 日本学者合作进行了高原雷电的综合观测,发现了云下部闪电放电起始于云内负电荷区;首 次发现人工引发雷电有抑制冰雹、增加降水的作用,用积云动力和电数值模式解释了 利用电催化原理进行强风暴人工影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从农村防雷减灾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雷电防御科普知识、缺乏雷电防御专业技术服务等三方面分析了当前农村雷电灾害频发的成因。根据农村雷电灾害频发的成因结合农村实际提出了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雷电防御机制、建立农村雷电防御的宣传教育机制、建立农村雷电防御的应急救援机制、建立农村雷电防御的技术支持机制等四方面的农村雷电防御对策,并指出了落实对策的关键是政府出台农村雷电防御的强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雷电新利用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雷电以其巨大的破坏力给人类社会带来惨重的灾难,如引发石油火灾,停电事故,森林大火,建筑物破坏……因此,利用高新科技进行人工监测和控制雷电,进而降服雷电造福人类,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引雷火箭这是一种引雷电远离保护对象的全新思路。自1989年起,我国共研制出200多枚引雷火箭,已经8次获得成功将雷电引入指定地点。人工引雷的过程大致如下:当乌云翻滚、电闪雷鸣时,只见一枚火箭带着一根细如马尾的钢琴丝,从地面直飞到千米高空钻入积雨云中,于是张牙舞爪的闪电不见了,震耳欲聋的雷声消失了,那巨大的雷电…  相似文献   

6.
雷电监测定位和大气电场测量技术是目前最主要的雷电监测手段,在雷电预警以及雷电防护等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目前雷电监测预警系统、意义及发展方向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监测定位和大气电场测量技术是目前最主要的雷电监测手段,在雷电预警以及雷电防护等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目前雷电监测预警系统、意义及发展方向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雷电的故事     
<正>雷电是大自然中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它是由带电云层对地面建筑物及大地的自然放电引起的,会对建筑物、设备和人畜等产生严重破坏。因此,人们对雷电的形成过程及其放电条件应有所了解,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不受雷电袭击。关于雷电的知识有很多,本文介绍的仅是其中的一部分。雷击不是"报应"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一雷电风险评估实例的总结,分析了现行国内雷电风险评估标准中关于雷电及建筑物环境评价参数的设定,并简单提出了修改思路。  相似文献   

10.
雷电防护的研究必须归根于雷电本身,即雷电物理学的理论研究.同时又要注重将这些理论成果转化为雷电防护工程的依据,以适用于工程的数学形式表达.本文参考国内外关于雷电放电及其回击通道模型文献,介绍了负地闪的雷电回击模型概念,主要论述了其中各常用的工程模型.工程模型是在对自然雷电观测基础上,忽略其中的次要特性,注重用数学语言来近似表达雷电一方面的特征.这就简化了模型的复杂程度,便于利用到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及其防护器件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
雷雨时,常会看到电光闪闪,听到雷声隆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雷电。雷电对人类的危害性众所周知,就每家每户而言,雷电发生时常会引起家庭失火、损坏家用电器,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据国家气象局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雷击伤亡人数逾千,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可见,雷电灾害是一种破坏性很大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2.
论加油站的雷电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雷电的认识已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现象的范畴,根据日趋成熟的雷电理论去防止雷击或静电所造成的危害,具有深远的意义。做好易燃易爆场所的雷电防护,消除它给社会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是我们防雷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文章结合相关雷电理论原则,对汽车加油站应采取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雷电风险评估计算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青  周伟导 《内江科技》2011,32(12):118-119
雷电风险评估是近年来一项发展中的新业务,做好雷电风险评估是保证防雷设计科学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重要环节。建(构)筑物或电子信息系统开展雷电风险评估,是对建(构)筑物或电子信息系统抵御雷击危害能力的评价,按照IEC或国家标准推荐的评估方法,基本能够反映被评估对象防雷设施的防雷效果。雷电风险评估是为了合理选择建(构)筑物或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措施的重要依据。文章就雷电风险影响评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全球的气温变暖使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受热力条件的影响,使雷电灾害逐渐增多,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不计其数。本文结合洛阳市雷电防御的现状,先简要叙述了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又分析了雷电的入侵形式及雷电灾害的防御技术,最后探讨了雷电灾害发生时的注意事项,从而对雷电灾害进行有效的防御。  相似文献   

15.
<正>雷电灾害是景德镇市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通过近几年的调查发现,强雷电导致的雷击事故也是景德镇市最频繁的雷击灾害。雷电有强有弱,其造成的灾害有大有小,但是多年来,由于雷电监测以观测员人工闻雷为标准,很难判断其具体的强度。2006年开始,各地开始安装闪电定位仪,利用高科技的仪器对雷电强度进行定量观测,并逐步取消人工观测。闪电定位资料,不仅可以监测雷电具体落区,同时还可以监测到每次雷电的强度、陡度等信息,雷电的强度值越大,越易造成雷击灾害。本文将通过景德镇市多年雷击事故调查,分析雷击过程中闪电定位资料的特点,以确定景德镇市致灾强雷电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进入雷雨季节,时有人、蓄被雷电击伤,各种设备、设施被雷电击中受损的新闻。据统计,全世界每年都有数千人在雷电中丧生,因雷电而产生的经济损失数目非常的庞大。因此,认清雷电及其产生的灾害,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雷电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1999-2013年雷电监测数据作为数据来源,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分析全省雷电密度、电流强度和时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广东省雷电活动特征明显,规律性强,每年有数百万次雷电发生,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区域雷电密度分布密集,粤东和粤西分布则相对稀疏,全省平均雷电密度值为13.91次/(km2?a);电流强度则以珠三角沿海一带稍微高些,全省平均雷电流为25.29k A;时间上则具有明显的集中性特征,月分布主要集中在5-9月,占总数的89.5%,时段分布则在午后至傍晚13∶00-19∶00,占总数的62.0%。通过研究发现,雷电风险与地形地貌、雷暴日、雷电密度、雷电流强度、雷电灾害、城市经济发展等因素有关,根据这些因素,利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形成相关评价指标,建立雷电风险计算模型,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雷电风险区域等级划分,得出低风险区、次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次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湛江北部为高风险区,广州、东莞南部、佛山东部为次高风险区,深圳、惠州、中山、清远南部为中风险区,粤东、粤北为低风险区,其它地区为低风险和次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18.
易燃易爆场所作为本身存在较大危险的场所在雷电防护中同样是重中之重,不止雷击所带来的危害,更重要的因雷击而导致燃烧、爆炸等所带来的二次危害。因此如何更好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对易燃易爆场所的雷电防护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易燃易爆场所可能遭受的雷电灾害形式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如何对易燃易爆场所进行雷电防护。  相似文献   

19.
雷电物理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电产生的高电压、大电流、强电磁辐射等对电力、通信和航空航天等部门会造成很大危害。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大量微电子器件的应用,这种危害的后果越显严重,因而雷电物理及雷害防护研究,引起了有关部门及学者的高度重视。但由于雷电发生的时间和空间随机性很大,雷电的激发及发展过程又涉及到电磁学、分子物理学、等离子物理学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所以迄今对雷电物理的许多方面认识还很不清楚。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人工引发雷电技术,不仅为雷电物理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也为雷害机理及防护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手段。“八五”期间,国家自…  相似文献   

20.
雷击跳闸是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之一,线路跳闸后需要迅速查找故障点,对线路设备进行安全性检查以确保线路安全运行.雷电定位系统是目前研究雷电活动情况的最先进的手段,通过雷电定位系统可以很好的记录雷电发生的时间,位置以及雷电流的大小,利用雷电定位系统查找雷击故障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查找雷击故障点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