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使用的边坡加固方法有多种,但经常用到的有挂喷锚网技术、抗滑桩、注浆法、挡土墙、喷射混凝土、排水固结等加固技术。各种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边坡岩石起到加固作用,但在面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遇到岩质边坡问题,往往需要采取几种方法同时加固,如挂喷锚网和喷射混凝土;挡土墙与排水固结等。本文简要总结了边坡稳定性加固与防护常用的几种方法及其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2.
韩宝友 《科技风》2015,(5):132-133
依托吉图珲客专选取典型膨胀土边坡断面,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理想线弹塑性Mohr-Coulomb三维立体模型,应用强度折减法,通过对比分析抗滑桩加固前后边坡失稳时的滑动面特征,研究表明:抗滑桩阻止了上部土体向下的滑移变形,但桩前土体仍然产生了滑移变形,对膨胀土边坡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苏万鑫  谢康和 《科技通报》2010,26(4):563-568
采用Bishop有效应力原理,将Fredlund土水特征曲线模型应用在固结方程中,提出了非饱和土一维固结理论。假定土体固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不排水、不排气阶段,土体的变形只是因为气体的被压密而引起的。第二阶段为排水、排气阶段,土体的变形是因为孔隙水和孔隙气的排出而引起的,在此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非饱和土一维固结方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  相似文献   

4.
采用TSZ-1型应变控制式三轴仪,在轴向静负荷条件下进行强度和变形特性的三轴剪切破坏试验。试验分为不固结不排水(UU)、固结不排水(CU)和固结排水(CD)。试验结果分析从同一试验不同围压、不同试验同一围压、内聚力和内摩擦角这3个方面着手,观察和分析含水率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试样的含水率及固结围压一致时,试样发生破坏时的大小应力差与固结排水条件存在一定的关系,即CDCUUU;当试样的含水率及固结围压一致时,黄土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与固结排水条件存在一定的关系,即UUCUCD;随着含水率的增加黄土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均产生衰减,但是内聚力衰减明显,内摩擦角则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
采动断层(节理)活化的突变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岩体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在地下开挖之前,它处在一种准静态平衡状态.地下开挖后,这种平衡状态遭到破坏,使采场上覆岩体远离平衡,发生一系列的破坏现象.采动覆岩的变形和破坏乃至移动实则是一种运动,运动系统必然存在稳定性问题.突变则是采动覆岩系统中失稳的一种形式,是指系统在外界条件作用下发生不连续的剧变.结构化岩体采动沉陷过程中具有很多突变破坏形式,如采动断层(节理)的突发性滑移就是其中的典型一例.断层一旦形成,其进一步的运动(突变滑移)将受断层面摩擦的控制.这种突变破坏形式导致矿山开采沉陷过程中的复杂性、剧烈性和高度非线性.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排水管材的质量,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管道渗漏水,检查井变形和回填土沉陷等质量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路基沉陷是公路工程主要病害之一,可引起路基路面开裂,路基整体或局部沉降,路基边坡塌陷等。对路基沉陷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在技术、经济、安全、环保等方面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主要对某公路路基沉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详细介绍所采用截、排水和抗滑桩支挡综合治理的措施。以期为同类路基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路基填料的变形特性直接关系到路基沉降和路基边坡坡度的选取,通过路基土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室内实验,研究了路基土的累积变形随含水率、压实度,循环荷载、固结应力变化的规律。所有试验均在高压固结仪上完成,相关研究及分析成果为研究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特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煤矿开采技术在不断提高,为了保证露天矿边坡与井工的安全性,对边坡进行了地表位移和沉陷监测,并且阐述了露天矿边坡监测的重要性。传统的GPS技术在监测边坡变形时,由于受到人为因素、天气变化以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出更精确的分析和提前预警分析,本文应用于GPS技术及RTK技术,实施静态监测以及动态监测,详细介绍了GPS-RTK在边坡监测中的观测方法以及具体应用,提高露天矿边坡区的开采,增强了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三轴试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室内试验手段,主要用于测定土体的强度和应力变形特性,具体需要借助压力室、轴向加荷系统、施加周围压力系统以及孔隙水压力量测系统等。一般来说,在三轴试验中最为重要的两个要素为排水固结阶段试样的孔压消散以及固结完成的情况,其不仅是后续剪切试验的重要依据,也是工作人员推导土体三轴剪切试验排水固结过程相关数据的依据。基于此,本文以土体三轴试验的原理和固结过程的原理为基础,重点分析了土体三轴试验的固结过程,以希冀给予广大试验研究人员一些帮助和建议,进而有效促进该领域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孟霖  郭杰  欧名豪 《资源科学》2014,36(11):2291-2298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与整理潜力分析是划定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制定差别化分区管制措施的基础。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不仅与自然、社会、经济因素有关,也与政府和农户意愿密切相关,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选取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水平、政府意愿和农户意愿五方面的12个指标评价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通过整理适宜性与整理潜力的空间叠置分析,划定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并制定差别化的分区管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整理适宜性和整理潜力的区域分异,徐州市可划分为优先整理区、优化调整区、滚动发展区和控制改造区四类区域,从整理优先次序、空间形态调整、组织模式、资金筹集模式等方面明确其差别化的整理管制措施。本文基于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与潜力评价划定整理分区,并制定区域差别化的整理管制措施,可为循序渐进的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双层地基一维非线性固结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坚敏  谢康和 《科技通报》2005,21(4):471-475,490
由于层状土一维非线性固结问题的复杂性,其解析解一般不易求得。本文采用半解析法对多层地基一维非线性固结问题进行了求解,通过编程计算得到了相关沉降量与固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并详细分析了土性参数等对双层地基一维非线性固结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初始孔压均布的饱和土一维热固结解析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热弹性力学和饱和土固结理论,通过热固结方程的建立和求解,研究了饱和土的一维热固结问题.利用有限Fourier变换及其逆变换,得到土层内部超静孔压、温度增量的解析解,并依此求出地基沉降、平均固结度的表达式.根据所得解编制了计算程序,分析了饱和土的一维热固结性状,并与Terzaghi解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超静孔压随时间延长最终消散为零,但在热同结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负孔压;地基沉降受温度影响而减小;平均固结度按变形定义和按孔压定义是不同的:热扩散系数与同结系数的比值的大小对热同结性状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半解析法研究了超固结饱和土的一维固结问题,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ODLCAOS,并利用该程序对超固结饱和土的一维固结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与传统的Terzaghi固结理论所描述的不同,超固结饱和土的超静孔压消散速率与沉降发展速率并不一致,荷载和先期固结压力的大小均对固结速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整治潜力与迫切度的村级农村居民点整治时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整治潜力测算和迫切度评价是安排农村居民点整治时序的基础与依据。本文运用实地调查与访谈、GIS空间分析等手段与方法,深入分析山西省武乡县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并根据用地类型与整治性质的差异将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划分为浅层潜力和深层潜力,测算结果表明武乡县农村居民点的浅层潜力占总潜力的71.88%,说明武乡县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较为粗放,具有较高整治潜力。通过分析村庄属性与发展前景,从自然、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和农村发展等4个层面选取16个指标评价抽样村整治迫切度,并根据迫切度评价结果将抽样村分为迫切、较迫切、一般迫切和不迫切4个整治等级。从抽样村迫切度评价等级、抽样村浅层潜力占总潜力比重和总潜力占居民点面积比重等三方面入手分析,选取8种组合类型纳入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范畴并安排整治时序,确定近期整治抽样村18个,中期整治抽样村17个,远期整治抽样村19个。  相似文献   

16.
基于贝叶斯概率模型的鄂西北山地区耕地整治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耕地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在山地区开展耕地整治项目布局,提高耕地整治效率,是当前开展山地区土地整治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而耕地整治适宜性评价则是耕地整治项目布局的前提。本文以鄂西北山地区房县为研究区域,选取灌溉保证率、地形坡度、土壤质地、有效土层厚度、耕地系数、与道路距离、与城镇中心距离和田块规模指数8个评价指标,运用贝叶斯概率模型计算影响因素权重和耕地整治的后验概率,并得到研究区耕地整治的适宜性分布图,最后进行预测结果检验。结果表明:①在影响山地区耕地整治的因素中,耕地系数、灌溉保证率、地形坡度、与道路距离四个因素对耕地整治影响程度比田块规模指数、有效土层厚度、与城镇中心距离和土壤质地4个因素对耕地整治的影响程度大;②对2013年耕地整治项目布局与适宜性分布图进行对比分析,有88.81%处于适宜性整治区,说明该模型具有可行性。该文可为耕地整治适宜性评价提供方法借鉴,并为鄂西北山地区更合理科学地开展土地整治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具有时间效应。基坑的各项参数,比如墙体水平位移和支撑轴力等,其数值不会因开挖的停止而不再发生变化。其原因一般地是土体固结和流变等效应所引起的。本文采用MERCHANT模型来模拟土体的流变性,依据Biot固结有限元法编制了有限元分析程序。程序分别以渗透系数和粘滞系数来反映固结的快慢和流变性的强弱。通过计算温州地区饱和软粘土地基深基坑开挖工程实例,验证了程序的可信性。程序通过对参考算例的分析,分别得到了纯固结作用和流变与固结耦合作用对基坑性状影响的规律:固结有利,流变不利,耦合作用使得具体的各项参数表现复杂化。  相似文献   

18.
有限元法在临水边坡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孔曙  胡敏云 《科技通报》2012,28(9):142-146
近年来临水边坡工程越来越多,比如河岸、水库库岸、湖岸等,且这些工程往往结合坡顶房建项目,因此在这些临水边坡设计中不仅要保证边坡安全系数达到规范要求,还要对边坡的沉降、位移值有一个预估,以保证坡顶建筑物的安全。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临水边坡在不利工况下加固前后的安全系数及位移值,并与极限平衡稳定算法的结果进行对比,较好地满足了该类实际工程对沉降及位移需要提前预判的要求,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成层地基固结性状中不同定义平均固结度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勇  龚晓南  连峰 《科技通报》2006,22(6):813-816
一维地基固结理论从传统的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到成层地基一维固结理论中。由于实际地基大多由性质不一的成状土组成,成层地基固结度计算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固结度有按沉降(压缩量)定义的地基总平均固结度和按作用的平均有效应力(或所消散的平均孔压)定义(简称按平均孔压定义)的地基总平均固结度。但对实际工程对它们的大小比较讨论甚少,对实际的选取应用没有理论上的支持。本文从一般均质地基的固结度定义入手,在相对比较理想的土体条件假设下,系统的比较了它们的大小区别,并在单面排水条件下结论Us>Up是一定成立的,并且根据以有的半理论解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来说明本文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谢臻  沈梓睿  范胜龙 《资源科学》2022,44(11):2276-2289
需求侧改革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补充与完善,在腾退“一户多宅”的进程中,为农民基本生产生活需求提供保障。本文以传统农区福建省建瓯市为例,从农业需求侧视角出发,诊断“一户多宅”类型,利用人-地-业系统分析耦合协调关系,提出理论、现实与规划3种整治测算方法,并比较包括空间整治潜力和农业需求侧耦合协调度在内的整治效应差异,为“一户多宅”分类退出工作提供借鉴。结果表明:①地方管理对“宅”“户”认定方式模糊,形成继承型、附属型、村内型、跨村型4类“一户多宅”。②耦合度上,“一户一宅”与“一户多宅”均呈现出高水平;耦合协调度上,“一户一宅”、跨村型与附属型为中级或初级协调,继承型和村内型为失调状态。③退出耦合协调度失调的村内型和继承型“一户多宅”,疏解非合理性需求;保留跨村型、附属型为有偿使用,确保农业需求侧稳定发展。④宅基地空间整治潜力方面,理论整治方式最优,规划整治方式最差;但农业需求侧耦合协调度方面,规划整治方式最优,理论整治方式最差。研究认为,挖掘农村存量用地固然是“一户多宅”退出的目标,但农户的生产生计以及农业发展是农区宅基地退出需考虑的首要前提,应当优先依据农业需求侧诉求,分类、分序选择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