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再次参加献血的情况,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稳定献血者队伍。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间参加献血的61067例无偿献血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2011年参加献血的61067人次献血者有272人次发生了程度不同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5%。在1~4年间,未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60795人次献血者中重复献血的有18379人次,占30.23%,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272人次中仅有39人次重复参加了无偿献血,再次献血率为14.34%。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39人次献血者中,轻度献血不良反应发生者再次献血的比率为76.92%,中、重度献血不良反应发生者再次献血的比率为23.08%。结论:血站必须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推行人性化护理,通过对献血者开展个体化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营造安全、舒适的献血环境,及时处理献血不良反应,避免中、重度献血反应的发生,加强献血后回访等措施,确保献血者安全,建立和巩固志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P(Plan)D(Do)C(Cheek)A(Action)的C(Connect)I(Introduce)C(Communicate)A(Ask)R(Response)E(Exit)沟通模式对献血成功率及献血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血站献血者208例,将开展基于PDCA的CICARE沟通模式前的104例献血者设为对照组、之后的104例献血者设为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PDCA的CICARE沟通模式。统计两组医护人员沟通能力、献血成功率、献血服务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沟通能力评分、献血成功率、献血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基于PDCA的CICARE沟通模式对献血者实施干预,可提升工作人员沟通能力,利于提升献血成功率,且献血者对献血服务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初次献血者与重复献血者输血相关传染病指标的情况,为建立一支低危、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淮北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血液检测的不合格率,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加而逐步下降,初次献血者、2次献血者和3次及以上献血者分别为11.69%、6.24%和5.36%(χ2=184.58,P&lt;0.01);除 ALT外,HBsAg 、抗-HCV、抗-HIV和抗-TP 4项检测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复献血的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率低于初次献血者,是低危献血人群,应加大重复献血者队伍的组建力度,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查、现场采访、会议座谈等形式,了解献血者的状态,并针对影响献血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献血有益于健康.  相似文献   

5.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1.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一个健康成人血液的总量约4~5(),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献血一般不会损害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输血后病毒性肝炎,已引起普遍重视。我们对1231名献血员进行了丙型肝炎血清血检测,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定州市人民医院血库献血员。初次献血者85名。重复献血者365名。重复多次献血加单采血浆者790名。以上受检者皆无肝炎史。 2 方法 采用北京军科院四环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抗-HCV检测试剂盒,按说明书进行操作,并对阳性标本进行复查。  相似文献   

7.
拔针是献血过程的最后一项操作,如果方法不当会使献血者感到疼痛,增加献血者的心理负担,因此,对无痛拔针方法的探索已在全国护理学界越来越受关注。多年实践发现,传统的按压下拔针会给献血者带来疼痛,为减轻其疼痛,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又摸索出另一种拔针方法,并对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分析,现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与献血者之间的沟通对开展无偿献血的影响。方法:在无偿献血服务工作中,通过全面分析医务人员在言语、形体、心灵的沟通形式,从而指出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献血前、采血中、献血后)的一系列沟通技巧对无偿献血工作的积极影响。结论:沟通作为一种文化,反映了血站的文化和医务人员整体素质,我们应大力推广和应用沟通技巧,吸引更多的健康公民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之中。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义务献血者越来越多,说明我国的人道主义精神意识增强。义务献血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但在具体采血时,人们常常疑虑重重,担心献血后“伤元气”和亏身体,这实为一种误解。人体的血细胞更新极快,血液具有旺盛的新陈代谢能力。红细胞的寿命平均为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膨胀止血海绵在治疗鼻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科2005-03—2009-04月治疗的121例急诊活动性鼻出血患者应用膨胀止血海绵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121例患者经过膨胀止血海绵局部一次填塞止血后,110例未再出现鼻出血而达到治愈,治愈率90.91%。结论:膨胀止血海绵填塞法治疗活动性鼻出血,具有操作简便、止血迅速、患者痛苦小等优点,适于处理急诊活动性鼻出血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小记者报     
活动通讯■本报讯:由中国青少年素质发展论坛工委浙江工作部、温州市献血领导小组、市创建办、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总工会等10家主办单位共同举办的向献血者献爱心活动已正式启动。主办单位号召全社会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现已有30家知名企业的负责人发布本单位的爱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泰州市区无偿献血现状,探讨解决无偿献血存在的问题及免费用血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泰州市区的无偿献血量及无偿献血者本人及直系亲属免费用血进行统计,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返还费用居高不下;子女献血父母用血的几率大以及献血者返还报销有困难等。结论无偿献血者及亲属用血返还人次及金额的持续增长将对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建议政府加大对无偿献血宣传方面的经济投入。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认为,木耳有凉血、止血、活血等功效,确实有病人在胝用木耳后,血脂异常的情况得到列善。不过部分人对木耳亦有不良反应,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的病人,连续食用一个月后出现头晕。  相似文献   

14.
新型快速止血材料的止血评价与止血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常生活中突发性事故的急救治疗、医院对病人的手术过程中的创伤止血、特别是战争中受伤战士的救护中,患者局部有效的快速止血非常重要。尽早的控制出血成为降低患者死亡的最佳策略。该文针对常用止血材料在使用中的局限性,详细分析了快速止血材料的止血效果和止血机制,并展望了止血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广西民族地区两所高校学生的调查,分析广西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无偿献血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提升广西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无偿献血认知水平的策略:采用有效的宣传策略,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共建无偿献血服务平台,壮大无偿献血队伍;坚持“一切以献血者为中心”服务理念,提升无偿献血工作队伍服务水平;完善无偿献血激励机制,促进献血活动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 消化道粘膜保护剂——思密达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除治疗急慢性腹泻、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食管炎之外,对消化道发现有局部止血作用。我们给消化性溃疡伴活动出血的5例病人,在出血灶上喷洒思密达,观察到出血灶缩小,溃疡底覆盖上一层白膜并很快凝成血痂而止血。为了证实思密达的局部止血机制,我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11,(29)
9月21日,正值军训的淮北师范大学大一新生走上采血车献血。连日来,安徽淮北市中心血站血源储备告急,这些90后大学生纷纷踊跃献血。  相似文献   

18.
声音     
《中学生电脑》2014,(11):4-4
“放心中考吧,爸已经帮你拿到加分了.”近日,浙江浦江县公布了《浦江县无偿献血优惠政策实施意见》,《意见》最大的亮点是,荣获国家级无偿献血奉献金奖、银奖、铜奖的献血者(金、银、铜奖获奖者献血总量分别达到8000、6000、4000毫升)的个人,其直系子女参加中考的,分别给予3分(金奖者)、2分(银奖者)、1分(铜奖者)的中考加分.  相似文献   

19.
止血纤维是一种局部止血药,适用于各种外伤及手术创面的小血管及毛细血管的止血。1992年以来,我们将止血纤维用于扁桃体手术后止血45例,取得满意效果。一、病历情况45例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10~42岁。二、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流言:献血会造成血液功能的弱化甚至丧失。红细胞的减少会使身体各部分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使机体各项生命功能无法正常发挥。献血后感到头晕就是因为脑部没有得到足够的氧气。白细胞减少会使身体抵抗病毒的能力下降,容易生病。献血后身体虚弱就是这个原因,免疫能力的下降致使本来无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