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2003年中国进行文化产业体制改革以来,我国报刊经营管理水平大幅提高,经营模式不断创新.我国报刊业的改革经历了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从事业单位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再到"转企改制",从单一媒体到媒体集团,从以传者为中心的定位向以受者为中心,从重视采编忽视经营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与需求对接     
采编合一还是采编分离? 部门设置与版面对接是不是最佳选择? 专业分工与分层制如何向扁平化管理过渡? 矩阵管理模式对中国报业而言仅仅是概念吗? 聚焦我国现代化新闻生产线上的组织结构变迁,哪怕只截取采编流程中主要组织框架的变化,如果能找到恰当的角度梳理其历史脉络,所有的过程都会以自身的逻辑方式显现出来——变革与调整、冲突与妥协、颠覆与回归……以报业发达的广东地区的媒体作为样本,可以看到,报业生存环境的变化与报业自身的变革诉求,共同催生了报社组织结构的变革。而每一次组织变革、每一次资源的重新调整与配置都将对改革的深化产生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报业集团资源整合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为民  薛洪 《新闻界》2003,(3):26-30
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报业集团化,其实质可以理解为报业新闻资源和报业经营资源的一次战略性资源整合,其目的要达到提升报业集团整体形象,促进报业由过去的事业单位向现代传媒企业转变,由现在的报业较为单一的经营模式,向国际传媒业那种集约化经营模式转变。转变的结果就是对现行的报业采编和报业经营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报业经营机制,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报纸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可以大大节约报纸的采编、发行和广告成本,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人均创造的利润,最大限度的发挥报业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作用,报业的经营者也可以从传统…  相似文献   

4.
2009年,作为山西省文化体制改革重点单位,太原日报社一年内成功实施并完成了以组建太原日报报业集团、太报传媒有限公司实质性运营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机制改革和以新闻采编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为标志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并实现了报业集团的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州日报从2000年开始实行市场化战略,所以能够成为做得最好的一份党报。随着传媒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从中央到省都倡导报业上市的采编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模式,在这之前广州日报确实有些地方还没划清界限,但从今年开始完全进入了采编经营分开模式,采编人员和广告、发行经营人员不再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6.
汤乔 《声屏世界》2012,(11):48-49
从2009年开始,天津日报传媒集团陆续派出采编和经营人员,到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学习培训和报业考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也看到欧美报业在数字化转型时期的努力,这些努力和探索对中国报业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徐萌 《传媒》2013,(2):40-41
2001年-2012年,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迅速发展的11年.面对严峻的挑战,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以"创新变革,谋求新优势再造"为战略转型主题,在这场改革大潮中走在了中国报业改革的前列.目前,集团旗下有5报3刊2网、十余个经营实体,拥有固定资产25亿元,员工2000余人,年经营收入近10亿元.集团已从成立之初的传统报业集团成功地向传媒集团并最终向现代文化产业集团进行战略转型. 近年来,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全面推行文化体制改革,在内容升级、产业转型、资本扩张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布局和思考,着力实现从广告经营商向全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商,从传统报业集团向传媒集团最终向现代文化产业集团的转型,逐渐摸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传统报业转型之路,其特点可以总结为"湘报范式".在文化、新闻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针对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探索实践分析其现状,以探究我国报业集团未来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值得借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传统报业要想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就必须改变现有的以纸媒为中心的布局,从报纸产业向内容产业转变,从传统报业独立作战向全媒体整合运营转变,进入到以互联网为中心进行整合传播、整合营销的全媒体时代。  相似文献   

9.
传统报业要想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就必须改变现有的以纸媒为中心的布局,从报纸产业向内容产业转变,从传统报业独立作战向全媒体整合运营转变,进入到以互联网为中心进行整合传播、整合营销的全媒体时代.  相似文献   

10.
在媒介融合驱动下,传统报业已逐步演变为数字报业,报业集团也成为多媒体传媒集团,其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亟需进行创新,以整合不同媒体类型的资源、提升竞争力。本文探讨报业集团组织结构变革的几种范式,以及采编业务流程创新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1.
一、经营网络版:实现我国报业从纸媒向数字报业平滑过渡的基本路径 当数字技术以眼花缭乱的方式改变着我们这个世界的边界、规则和图景的时候,惟有深刻把握其力量作用的价值底蕴的人,才能在这场伟大变革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提出,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报纸出版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发展数字报业.我们认为,从网络版的经营做起,是实现我国报业从纸媒向数字报业平滑过渡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国内报业近年来的改革,最早是采编与经营分开,也就是所谓的“两分开”,再到后来的组建传媒集团,后集团时代的经营尚处在摸索阶段。现在,已经有一些集团积累了一些较好的有效的做法,这就是整合经营,将整个集团的经营整合起来做。可以说,整合经营是采编与经营两分开机制的深化和发展,是传媒集团做大之后进一步做强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3.
曹迪民 《青年记者》2006,(11):16-17
国内报业近年来的改革,最早是采编与经营分开,也就是所谓的“两分开”,再到后来的组建传媒集团,后集团时代的经营尚处在摸索阶段。现在,已经有一些集团积累了一些较好的有效的做法,这就是整合经营,将整个集团的经营整合起来做。可以说,整合经营是采编与经营两分开机制的深化和发展,是传媒集团做大之后进一步做强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4.
《青年记者》2006,(11):13-13
国内报业近年来的改革,最早是采编与经营分开,也就是所谓的“两分开”,再到后来的组建传媒集团,后集团时代的经营尚处在摸索阶段。现在,已经有一些集团积累了一些较好的有效的做法,这就是整合经营,将整个集团的经营整合起来做。可以说,整合经营是采编与经营两分开机制的深化和发展,是传媒集团做大之后进一步做强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5.
《青年记者》2006,(11):14-16
国内报业近年来的改革,最早是采编与经营分开,也就是所谓的“两分开”,再到后来的组建传媒集团,后集团时代的经营尚处在摸索阶段。现在,已经有一些集团积累了一些较好的有效的做法,这就是整合经营,将整个集团的经营整合起来做。可以说,整合经营是采编与经营两分开机制的深化和发展,是传媒集团做大之后进一步做强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6.
张勤耘 《青年记者》2006,(11):10-13
国内报业近年来的改革,最早是采编与经营分开,也就是所谓的“两分开”,再到后来的组建传媒集团,后集团时代的经营尚处在摸索阶段。现在,已经有一些集团积累了一些较好的有效的做法,这就是整合经营,将整个集团的经营整合起来做。可以说,整合经营是采编与经营两分开机制的深化和发展,是传媒集团做大之后进一步做强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张初江 《新闻世界》2014,(10):32-33
随着地市报业改革不断深化,合理的人才流动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使报业保持活力,但当采编人才流动处于一种不正常的无序状态,就会影响报业的健康发展,甚至损害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本文针对地市报业采编人才流失的成因和特点,以及带来的影响,结合地市报业生存发展的实际,着重从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的角度,探讨应对采编人才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报业融合发展既是一个传播内容上的话语体系变革过程,又是传播渠道、平台、手段,乃至经营、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的再造过程。这其中,采编流程再造具有根本意义,它既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报业内容生产的效率,也内设了这些内容的传播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因而采编流程再造应当视为报业融合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此带有根本意义的过程中,对"中央信息厨房"和"全媒体记者"的概念理解和操作设计都应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19.
作为报社与读者双向互动的运营模式,呼叫中心对内服务于采编、经营和管理,对外服务于读者、客户和市场.逐渐在报业发展中彰显价值的呼叫中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管理技术,更是一种以服务为中心的,区别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报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一个转型期,从传统媒体到现代市场化媒体这样一个转型。在转型过程中,网络、数字、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和突起,可以说给传统报业广告运营带来了一场新的变革,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垄断的报业市场环境、办报模式和经营理念,报业正向适应市场需求的内容多元化和经营产业化集团化转变。报业广告经营面临新的竞争环境新兴媒体的迅速崛起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