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艺术职业教育如何与企业合作还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课题。目前艺术类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三类,这三类合作模式各有优势,在合作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如何解决合作双方在利益方面的寻求与平衡是目前校企合作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校企合作的模式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合作办学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人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在目前校企合作办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新形势下校企合作模式,剖析目前校企合作现状和问题,并对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提出构想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着力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唐山市的职业院校为范本,在目前校企合作办学实践的基础上,剖析现状和问题,对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提出构想与对策,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如何做好企校合作,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促进企业与学校共同发展,达到学校与企业双方共赢,是目前高职学院与企业共同探讨和关心的热点问题。实施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是今后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之一。丈章结合学院多年的高职办学实践,对全方位多模式开展校企合作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产教融合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点,而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如何加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当前职业院校和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偏离产业人才需求、脱离企业岗位要求等问题较为突出.比较分析职业教育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不足,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从校企合作共建产业...  相似文献   

6.
浅谈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目前校企合作的几种模式——“订单教育”、职校与企业联合办学、职业教育集团化进行论述,提出目前中国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新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企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已在各地得到广泛推广,因此,必须对传统教材进行改革以适应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笔者结合所在学校与济南重汽的校企合作过程,对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校本教材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但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模式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文本试图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校企结合方面的做法进行分析并借鉴有益经验,以期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办学活力与实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就业问题以及企业用工荒问题的加剧,职业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模式,"校企合作"和"教学工厂"被应用于各种职业教育中。在对"校企合作"模式与"教学工厂"模式进行分别论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教学工厂"的运行模式,以期对目前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的教育发展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也面临全新的改革和创新,全面开展校企合作策略,对于发挥人力和人才资源优势、提升实体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还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何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创办全新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职业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升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论主权与国际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本质上说,主权国家与国际合作是国际社会形成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就两者的关系而言:尊重主权是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的前提;主权的干预是国际合作中自身利益的可靠保障;同时,国际合作必然对主权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但这也是主权自身作用的结果;国际合作既是主权国家的法律权利,也是其法律义务。然而,在国际合作中,我们既要反对个别国家借此干预别国内政,又要注重维护本国的主权安全。国际社会应坚持开展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2.
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剩余两个关于人类合作的概念,通过实证检验和博弈论分析发现,大学教师合作累积社会资本,具有促进大学学术发展的效能,教师合作行为也是可能实现并得到发展的。大学可从构建一定的组织以增加合作剩余、培育社会资本并促其升值等方面来发展教师的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13.
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校企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校企合作的四种模式,分析了存在的三个典型问题,即企业与高校合作双方观念存在较大差异、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不健全、校企合作所必需的完善的利益和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成;提出了对策:整合校企合作观念,共建校企科研机构;完善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校企合作的利益分享与风险投资机制;设立研究基金,加大经费的投入与筹措;加大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管理和支持的力度;规范校企合作,创新利益分配;加强校企双方的沟通,形成良性的交流机制。  相似文献   

14.
加强泛珠三角区域航空港合作是一个比较紧迫的问题。目前泛珠三角区地区空港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只有通过合作才能产生共赢。合作的形式应由浅入深,可以考虑3种合作形式,并代表3个合作阶段:组建泛珠三角航空业同业公会,在客流、货流方面进行业务协调,使客流、货流达到合理、高效,减少内耗,降低运营成本;机场之间相互参股,把大家利益捆到一起,加强机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机场之间相互投资,促进泛珠三角地区航空业经营的一体化。随着泛珠三角区内的空港业合作深入,必须有配套改革措施,简化出入境手续,深港的2个机场之间尽快建立快速海上和陆上通道,香港国际机场要进一步发展与泛珠三角城市的人流、物流业务。  相似文献   

15.
将合作教学定位在教学思想层面上进行,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合作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合作、学生与学生合作、教师与教师合作。合作双方都要积极努力,才能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6.
Cooperation among organisations is a common practice in the area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t is facilitated by education policy guidelines, initiatives and funding programs. However, it is still mostly unresolved, which specific advantages are realised by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The following article examines the effect of cooperation among adult education centres in increasing attendance in their continuing education courses. The examination is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adult education centres.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panel data, which help to identify causal connections between courses of cooperation and attend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operation results in addition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nd thus increases the attendance numbers. In addition, cooperation among adult education centres holds the potential to attract previously unreached participants.  相似文献   

17.
知识型员工和组织心理契约的缔结过程是双方对于自己承诺责任履行的博弈过程。在一次博弈情形下,双方追求的是短期的利益而非长期的合作,难以形成稳定的心理契约关系。在重复博弈下,知识型员工和组织双方追求的是长期合作利益和双方利益的均衡,从而促成双方共同的策略选择必然是高度履行自己的责任,即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结果的形成,也即积极的心理契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作为音乐活动的一种形式,以其强调节奏感、音色感、整体音响形象等艺术特点,使得幼儿在充满童趣、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中,既能够通过感受音乐美,培养其积极乐观、活泼开朗的个性性格,又能够通过感受团队学习与合作的快乐,有效唤起与强化幼儿的合作意识,不断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是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职业教育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没有真正形成合理、高效、互惠、共赢的深度融合运行机制。必须深入了解各方的需求,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探索出符合农业职业教育特色的校企合作之路,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