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针对学生不易理解的三倍体联会紊乱问题,介绍了同源多倍体。详细说明同源三倍体减数分裂中染色体配对发生紊乱的原因,其产生可育配子极少,高度不育。剖析了同源四倍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联会和分离,指出其产生的配子大部分是可育的。分析了同源四倍体的基因分离:基因有染色体随机分离和染色单体随机分离,这两种情况下基因型AAAa自交产生的子代表现型和基因型不同。  相似文献   

2.
1987年、1992年全国高考生物学试题分别有这样两道试题: 例1、(1987年)萝卜和甘蓝杂交得到的种子,一般是不育的,但偶然发现个别种子种下去后可产生能育的后代。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 A、基因自由组合 B、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加倍 例2、(1992年)用花药离体培养出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是: A、二倍体B、三倍体C、四倍体D、六倍体 要正确解答上面两题,必须对多倍体的类型有所了解,现将多倍体的类型简述如下: 一、同源多倍体 同源多倍体是指加倍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也就是原来的染色体组加倍,这就形成了  相似文献   

3.
以16个枇杷品种的二倍体和自然多倍体为试材,研究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和气孔密度与倍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气孔密度与倍性相关性不显著;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气孔叶绿体数平均值分别为14.22、17.98和17.46,多倍体气孔叶绿体数比二倍体有明显增多,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而多倍体之间差异不显著;品种间叶绿体数有明显差异,但各品种叶绿体数分布有近似规律;以16为界来判定倍性,叶绿体数少于16的为二倍体,大于或等于16的为多倍体,对二倍体和多倍体判定的准确率分别达92.8%和94.2%。因此,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可作为判定枇杷倍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生物的变异一节中提到了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学生在学习后产生浓厚的兴趣,经常问:由二倍体诱导四倍体时,会出现八培体吗?诱导出的一定是纯合体吗?针对学生的提问,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多倍体育种技术。一、概念及特点1.多倍体育种是指利用多倍体植物进行选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2.多倍体植物的特点:(1)巨大性。随着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加倍,使相应的细胞核、细胞以及组织器官等明显加大。一般茎粗、叶宽厚、色深、花大、色艳、果实大、种子大而少。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物》课本在讲到生物的变异———多倍体时 ,指出 :“几乎全部的动物都是二倍体”。这就是说 ,自然界中 ,动物多倍体的现象很少 ,但也的确存在多倍体的动物。最先发现动物多倍体现象的是比利时生物学家凡·纳登先生 ,他在观察马蛔虫的构造时发现 ,马蛔虫有二倍体和四倍体的不同亚种 ;中国的学者也研究发现了马蛔虫的三倍体亚种。与马蛔虫相近的人的蛔虫 ,它的正常体细胞有 2 4条染色体 ,但也有四倍体变种 ,体细胞有 4 8条染色体。通过对其他生物的研究也发现 ,扁形动物的涡虫、软体动物的蜗牛也有四倍体。昆虫中有一种蝴蝶 ,其二倍体…  相似文献   

6.
兰忠 《生物学教学》2002,27(12):41-41
高中《生物》教材 (1999年人教版 )第 2 0 3页“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图解”简明的展示了多倍体的培育过程 ,但其中有两处图解模棱两可 :一是“二倍体西瓜幼苗 秋水仙素四倍体西瓜。”那么“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植物究竟指全株是四倍体 ,还是仅指部分组织器官 ;二是“四倍体”(母本 )ד二倍体”) (父本 )所结种子为“三倍体”。那么该“三倍体”种子究竟是指整个种子结构呢还是仅指种子中的“胚”。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有关生物学概念 :①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产生 ,从而使复制的染色体共存于一个细胞中 ,进而经有丝分…  相似文献   

7.
指出很多教师在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多倍体育种存在的困惑,分析了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中不能反交的原因,探讨了三倍体西瓜有没有种子及其与二倍体西瓜为什么要杂交,最后讨论了八倍体小黑麦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1三倍体无子西瓜是怎样培育出来的,为何无种子?普通西瓜是二倍体(2N=22),无子西瓜是三倍体(3N=33),三倍体无子西瓜是利用二倍体西瓜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出来的。第一年:制备三倍体种子。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四倍体(4N=44)西瓜植株;然后让四倍体西瓜作母本(开花时去雄),二倍体西瓜作父本(取其花粉授于四倍体雌蕊上)进行杂交,含两个染色体组的卵细胞与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含3个染色体组,由其发  相似文献   

9.
在多年的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发现 ,“单倍体”知识点的教学 ,可以说是难点中之难点。显然 ,二倍体自交后代是二倍体 ;四倍体自交后代是四倍体 ;由于三倍体是高度不育的 ,所以三倍体不能自交产生后代 ;而单倍体自交后是单倍体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想关键必须弄清单倍体是否可育 ?能否自交 ?“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也就是说 ,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成的生物个体都是单倍体。因而从来源上看 ,单倍体的产生有二 :①在自然条件下 ,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 ;②在人为条件下 ,采用花药离体培养也能得到。从单倍…  相似文献   

10.
三倍体无籽西瓜因其具有含糖量高、口感好、易贮藏等特点而倍受人们的青睐,但其培育过程未必人皆知之。笔者现从遗传学的角度对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谈一浅见:1原理 采用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如用秋水仙素(一种植物碱)处理二倍体西瓜的种子或幼苗,使其在细胞分裂的中期,阻碍纺锤丝和初生壁的生成,使已经复制的染色体组不能分向两极,并在中间形成次生壁。结果就形成了染色体组加倍的细胞,使普通二倍体西瓜染色体组加倍而得到四倍体西瓜植株。然后与二倍体西瓜植株(作为父本)杂交,从而得到三倍体种子。三倍体的种子发育成的三…  相似文献   

11.
1三倍体无籽西瓜绝不可能结出种子吗无籽西瓜为同源三倍体(3n=33),是由四倍体母本(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而获得的),接受二倍体父本花粉而培育出来的三倍体种子长成三倍体植株所结的果实。同源三倍体植株的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同源的三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或组成一个三价体,或组成一个双价体和单价体。在后期时,三价体一般是两条进入一极,一条进入另一极;二价体中两条同源染色体分离正常,移向细胞的两极,单价体一般随机进入两极中的一极。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一般食用的普通西瓜是二倍体(2n=22),用秋水仙素处理普通西瓜的幼苗,染色体加倍,就可以得到四倍体(4n=44)。再用四倍体植株作为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就能在四倍体植株上结出三倍体的种子(3n=33)。三倍体的种子长成的三倍体植株,由于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组合和分离很不平衡,也很不完备,因而不能形成正常可育性的生殖细胞。所以胚珠不能发育成为种子。但其子房在受到普通西瓜成熟花粉的刺激后,能正常发育成果实。无籽西瓜就是这样产生的。 无籽西瓜真的不结籽吗?吃过无籽西瓜的人都知道:无籽西瓜的果实里面有大量未发育不带硬壳白色的瘪子,但偶尔也有少量带硬壳的真正的种子。也就是说,无籽西瓜并非绝对无籽!这是为什么呢? 无籽西瓜属同源三倍体植株(3n=33),其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同源的每三个染色体在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时或组成三价体(三个染色体连在一起)或组成二价体(两个染色体连和单价体(一个染色体单独存在)。在后期时,二价体分离正常,单价体一般随机进入细胞两极的一极,而三价体一般是两条进入细胞的一极,另一条则进入细胞的另一极。据观察,对于同源  相似文献   

13.
多倍体育种     
本文简要介绍多倍体的来源、优势、多倍体育种的繁育措施和多倍体的可育性。  相似文献   

14.
作者拟通过三个常见问题:第一,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的细胞内是否含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不是区分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必要条件;第二,单倍体是不是一定不育的问题,需考虑题目中特殊的情境;第三,多倍体生物在什么条件下才符合可育的探讨,以期学生走出知识误区。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物教学》2019,(14):62-63
阐述了可育性的含义,结合实例分析对比了三倍体和三体的可育性,说明三倍体高度不育的原因以及三倍体和三体都有其典型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与方法:利用人工诱导获的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进行杂交获得三倍体甜叶菊植株,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气孔、染色体等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甜叶菊三倍体气孔大小介于二倍体与四倍体之间,染色体数为33(2n=33),甜叶菊三倍体培育获得成功。田间农艺性状考察及糖苷测定结果显示,植株高度及叶产量与二倍体相近但高于四倍体;三倍体甜叶菊植株在叶片厚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均大于二倍体而与四倍体接近;糖苷含量及糖苷成分与二倍体及四倍体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三倍体甜叶菊在农艺性状及糖苷含量上具有自身特点,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物课本第202页人工诱导多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经常会问下列问题: 1.由二倍体西瓜到四倍体西瓜过程中,秋水仙素起什么作用?其如何处理。 2.三倍体西瓜为什么无籽? 3.无籽蕃茄是人工诱导多倍体得来的吗? 4.由二倍体西瓜到三倍体西瓜是怎样培育的? 上述问题看起简单,但从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说还是不易理解,有较大难度。为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下述方法,使得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一、讲清原理 采用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种子或幼苗,使其在细胞分裂…  相似文献   

18.
l!1 1.入和泪诬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3分,共120分) 1.植物细胞壁可分为三层,其胞间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凡纤维素B.半纤维索 C.果胶质D.木质素‘ 2细胞内与呼吸代谢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 A.细胞核B.线粒体 C.叶绿体D.液泡 3.植物体细胞通常存在两套染色体组,即二倍体,但可自发和诱发形成多倍体。通常市售的人工培育的无籽西瓜为 A.二倍体B.三倍体 C.四倍体D.六倍体 4.不同种子萌发对温度要求不同。下列种子中,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7一闷4℃的是 A.玉米B.小麦 C.水藕D.棉花 5…  相似文献   

19.
人工创造多倍体是现代育种的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目的是为了克服远缘杂交不孕、远缘杂种不育;创造远缘杂交育种的中间亲本和育成作物新类型.某些新创造的多倍体已经或正在农业生产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下面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一、克服远缘杂交的不孕性在育种工作中,常需要使一些亲缘关系较远的植物种杂交,以便得到兼具两个种的特性和特征的杂种后代.在进行此项工作时,很容易遇到杂交不孕的障碍.例如,曾以白菜(2X=20=10Ⅱ)为母本,与甘蓝(2X=18=9Ⅱ)杂交,122朵杂交花没有得到一粒种子;以甘蓝为母本与白菜进行反交,70朵杂交花也没得到一粒种子.后使甘蓝的染色体数加倍成为同源四倍体(4X=36=9Ⅳ),然后用四倍体甘蓝与白菜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阐述了植物多倍体的特征;总结了大量文献中的诱导途径和方法,包括物理、生物、化学等方法;概述了多种多倍体的筛选鉴定方法。阐明了目前多倍体在生产与育种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指出了植物多倍体诱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讨论了出现问题的原因。根据植物多倍体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其诱导及应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