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如果不是从<小说月报>2009年第4期发现铁凝还有另一篇小说近作<咳嗽天鹅>(原载<北京文学>2009年第3期),是不想再说铁凝什么的了.前不久,我在读了铁凝发于2009年第3期<人民文学>上的<伊琳娜的礼帽>,有感于凝重新开始小说创作之后,最先的选择不是国内题材,由此生发开近于苛求的一些评论(见拙作<人性的勘破与修复>).  相似文献   

2.
第一时间(袭用已成俗语的术语)读铁凝发在<人民文学>2009年第3期上的短篇小说新作<伊琳娜的礼帽>.  相似文献   

3.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一直被人们视为铁凝早期创作的代表作;然而若从铁凝的整个创作过程来思考,从纯洁女性的刻画,女性自我意识的描述,以及对女性世界中男性的批判等角度来分析,把《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定位在铁凝创作过程中的过渡阶段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4.
铁凝长篇小说<大浴女>反思主题的揭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复调性对话体的成功运用.这一文体在小说中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人物自身内心的对话,人物之间的对话,人物自语式的长篇对话.对话体不仅是作品思想得以传达的有效方式,更有作家的自审意识为依托.文体、作家意识、作品思想三者实现完美契合,使对话体不再仅仅是一个艺术形式,而成为一个文化事件.这也是铁凝在文体文化上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小说家铁凝通过<笨花>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散发着古朴气忠的民俗画卷.它所蕴合的农业民俗、商业民俗、饮食民俗、社会民俗及语言民俗等都展现着以铁凝祖籍赵县为代表的石家庄地域文化的风情与灵透,融入了铁凝对这片热土的挚爱.  相似文献   

6.
<笨花>是铁凝潜心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她通过对笨花村人日常的生活细节、生存状态及人生命运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从清朝末年到抗日战争胜利近半个世纪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小说语言质朴,风格独特,人物鲜明,有浓郁的地方色彩.通过这个小村庄,铁凝为我们展现了中国的乡土社会、乡土文化,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铁凝的小说从叙事情节的"可读性"出发,设置了"偶然"性逆转情节的叙事特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对异化的母亲形象的塑造、变态的集体无意识窥视欲的描写以及忏悔意识的展现中,表现了铁凝对健康人性的呼唤与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8.
铁凝以理性变幻的笔调在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的母亲形象,表达了对理想自然母性的强烈呼唤,给当代女性文学增添了许多深刻独特的内涵.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概括了铁凝小说的母性意识,即对传统"良"母形象的赞美与审视、对现实"恶"母形象的批判,以及对理想自然母性形象的呼唤与追寻.  相似文献   

9.
阿来的<尘埃落定>与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有诸多相似之处.笔者选取超越"影响的焦虑"的角度,探讨<我弥留之际>对阿来的影响以及阿来超越"影响的焦虑"的路径.文中从三方面人手:从"疯子"到"傻子"的"非常态"叙事过渡;寓言主题呈现方式的转变;"盲人在命运与责任间"的不同抉择等.阿来超越"影响的焦虑"后,同化并生成了具有东方民族史诗意义的<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小说第一人称叙事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学自觉地发展,又受到近代翻译小说的影响.<浮生六记>、<断鸿零雁记>以及<沉沦>三部带有自叙传性质的作品反映了中国小说叙事角度从传统单一的第三人称全知叙事向现代第一人称叙事转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对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进行了解读.苏眉在艰难的成长过程中产生了自我分裂,企图凭借自我对话与自我审视弥合裂痕,完成心灵的成长.借助苏眉的自我分裂与自我对话,小说对时代社会以及性别秩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渴望为在痛楚中挣扎的女性寻找出路.小说试图以自然与母性作为女性重获力量的源泉.然而,小说中女性欲望与生殖的紧张对立与双重否定,却也让这种对母性的顺服表现出诸多裂隙.  相似文献   

12.
现代小说史上的乡土叙事主要有偏于主观和偏于客观的两种类型,它们都建基于现代性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之上.铁凝的<笨花>力图走出这种主客二分模式,以主体间性的视野展示乡村生活,从而实现了对乡村叙事的丰富和拓展.对日常生活及其意义的发现和关注是<笨花>不同于既往的乡村叙事的重要特征,日常生活描写在小说中不只是点缀和装饰,而是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莹莹 《文教资料》2012,(33):72-74
铁凝是当代作家中很有特色的一位,她的日常生活叙事是由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构成的生活之流,这些生活细节具体体现在衣食住行上,铁凝尤其会选择在“食”中感受人间的烟火与暖意,体悟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在心理,彰显日常生活的本真意义。“吃”乃人生存之本,我们从铁凝的小说中捕捉到一种美食情结,即作家在小说中对美食的一种反复书写。本文将阐述铁凝小说美食情结的具体表现,同时简析铁凝小说美食情结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作家创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明清小说批评史上,张竹坡上承金圣叹,下启脂砚斋,通过对八股文理论的借鉴与引用,对<金瓶梅>思想与艺术进行了评点.对<金瓶梅>的评点,使其成为明清小说批评艺术的集大成者,为<金瓶梅>的广泛传播,以及中国古典小说批评与鉴赏理论的最终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小说与戏曲传奇同源共流,互相影响和交融,而且,它们都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各自的特点,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现象,因而对于中国小说发展与戏曲传奇发展来说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因此.研究小说、戏曲传奇之间的关系,是切合我国小说戏曲传奇现象之实际而又必要的研究.本文试以<娇红记>为例,通过对小说版和戏曲传奇版<娇红记>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情感两方面的分析,以此来探明小说与戏曲传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铁凝的中篇小说<对面>主要讲述了"我"的爱情故事与"我"窥视到的"对面"的故事.论文一方面试图以弗洛伊德关于男性爱情心理学的观点分析男主人公"我"面对一系列所接触过的女性的爱情心理,另一方面用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学中的意识与潜意识对抗,本能与压抑的关系来分析男主人公"我"的窥视心理,最后展现男主人公的灵魂救赎.  相似文献   

17.
铁凝小说<大浴女>是一部探究心灵深度与人性魅力的佳作.女主人公尹小跳因为尹小荃的死一直处于沉重的罪恶感中不能自拔,于是,在友情、亲情、爱情等方面,她对自己进行了倍尝艰辛的忏悔和自我审视,最终实现了灵魂的净化和解脱.铁凝所塑造的真实坦荡的女性群像,展示了女性的复杂生存状态,显示了作者对于人性美的追求和对现实女性命运的思考与关怀.  相似文献   

18.
卢新华是一个前后创作风格变化较大的新移民作家,从早期的"伤痕文学"开山之作<伤痕>始,经历了一个写实到写意的过程.本文想结合卢新华影响较大的<伤痕>、<细节>和<紫荆女>,对他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演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铁凝小说中的道德伦理叙事表现为对罪与赎的开掘与阐释,体现出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接受.文章试图以罪之比较、罪之赎为突破口,探究铁凝小说中关注人性罪恶与心灵救赎部分,为研究铁凝作品提供新视野.  相似文献   

20.
干宝的<搜神记>是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对于后世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后世小说与戏曲的影响更大.文章主要从<搜神记>对晋代以后志怪小说的影响,对唐宋传奇、宋元话本及明代拟话本的影响,对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对清代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的影响,对后世戏曲的影响等方面,略做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