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不久前听了一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课文 内容大致如此:小青蛙不知道做什么事情最快乐。他问啄木鸟,啄木鸟说;“给大树捉虫最快乐。”问水牛,水牛说:“耕地最快乐。”问蜜蜂,蜜蜂说;“采蜜最快乐。”小青蛙回家问妈妈:“妈妈,做什么事情最快乐,为什么啄木鸟、水牛、蜜蜂说的不一样呢?”妈妈说:“为别人做自己能做的事你就会觉得最快乐。”教师在上课时主要展开了三个环节:一是先让学生说说做什么事情最快乐。孩子们说:“看动画片最快乐”、“过年最快乐”、“逛公园最快乐”、“得到压岁钱最快乐”等等。接着让学生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生字,并帮助学生总结出课文的主题思  相似文献   

2.
教材简介: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青蛙想弄清楚做什么事最快乐,便去问啄木鸟、水牛、蜜蜂和妈妈。全文共分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小青蛙产生了做什么事最快乐的疑问;第2、3、4自然段结构相同.分别写了小青蛙问啄木鸟、水牛、蜜蜂做什么事最快乐及得到的回答:第5、6自然段写小青蛙问妈妈做什么事最快乐和妈妈的回答。这篇童话以对话的形式叙述,文章生动有趣,浅显易懂。  相似文献   

3.
小青蛙想,做什么事情最快乐呢?他跳到大树下问啄木鸟:“叔叔,做什么事最快乐呢?”啄木鸟说:“捉虫子最快乐。”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一年级语实验教材第18课《做什么事最快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青蛙想弄清楚做什么事最快乐,便去问啄木鸟、水牛、蜜蜂、妈妈,最后明白了做什么事最快乐。这篇课第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5.
说说写写     
练习二读一读,填一填练习一看图说话画面上,妈妈和孩子正在说什么呢?请你想一想,说一说。快乐小青蛙想,做什么事最快乐呢?它去请教啄木鸟。啄木鸟说:“给树木捉虫子最快乐。”它去请教水牛。水牛说:“耕地最快乐。”它去请教小蜜蜂。小蜜蜂说:“采蜜最快乐。”咦?怎么3人说得都  相似文献   

6.
一、故事引路,兴趣盎然童话故事《七色花》浅显易懂,学生对这个故事的印象很深,感受也很深。于是,我抓住《做什么事最快乐》和《七色花》之间的契机,用一朵七色花来作板书,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引导学生把新的认知,新的体验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使新旧知识融为一体。二、合作板书,主动探究《做什么事最快乐》一文中小青蛙和啄木鸟、水牛、蜜蜂的对话结构差不多,我抓住这个特点,采用看图说话,板书提示,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等多种形式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小青蛙和啄木鸟的对话,然后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小青蛙和水牛的…  相似文献   

7.
学生有良好的再现语言表象的能力,才能在朗读中有较好的语感。想像法就是将文中语句具体情境化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能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如在指导朗读《做什么事最快乐》一文中“啄木鸟、水牛、蜜蜂”的语言时,让学生想像一下“啄木鸟在大树上捉虫子,水牛在田野里耕地,蜜蜂在花丛中采蜜”的繁忙景象,  相似文献   

8.
唐田 《家教指南》2006,(10):27-29
一个妈妈说,孩子上幼儿园已经好几个月了,平时都是保姆接送,下班回家很想跟孩子聊聊幼儿园的事情。每当他问:“你在幼儿园学什么了?”他总是说:“没学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吃的什么?”“没吃什么。”“跟妈妈说说幼儿园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不好玩。”他的回答让妈妈很失望,如果不问他,他从来不主动说幼儿园的事情,他为什么不喜欢说幼儿园的事情?怎样才能让他乐意跟家长交流幼儿园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按事先备好的教案向学生提问:“小蝌蚪是用什么办法找妈妈的?”有学生说:“它一个一个问着找。”这正是我需要的答案,当我肯定他的回答时,另有一个学生答道:“小蝌蚪这样一个一个问别人来找妈妈,是最不聪明的办法!”这是我预料之外的答案。我想到学生的说法不能轻易否定,就问:“那你说小蝌蚪该用什么好办法找妈妈呢?”“现在条件先进了,小蝌蚪只要写一则《寻妈妈启事》,在电视上播放一下,不就简单了。”这时,又有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青蛙妈妈也可以写一个《寻儿启事》,写上蝌蚪的样子和…  相似文献   

10.
早上起床,我走到客厅,看见地上有一只小虫在跳,我大声地叫:“妈妈,有小虫!”我提起脚正要踩下去,妈妈忙拉住我说:“别踩啊,这是小青蛙。”我奇怪地问妈妈:“小青蛙怎么会跳到家里来呢?”妈妈笑着说:“可能是家里养的小蝌蚪变的。”我跑到玻璃缸前数了数,缸里的小蝌蚪果然少了一只。原来,那只活蹦乱跳的小青蛙正是我家养的小蝌蚪变成的呢,它正鼓着大眼睛在客厅里跳来跳去,真逗人喜欢。妈妈告诉我:“小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它专捉害虫,我们要爱护它。”听了妈妈的话,我问小青蛙:“小青蛙呀,你想回家吗?我送你回去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