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颖 《高中数理化》2014,(17):15-16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要求由以前的应试型向实践性和操作性转化,这就要求学生不但学好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把知识教活,规律东西要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总结出来并加以掌握,现就将三角函数图象问题的常考题型的规律性问题的解法技巧总结如下.题型1图象变换问题例1若函数y=f(x)的图象上每一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然后将整个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π2个单位,沿y轴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函数y=12sin x的图象,则函数y=f(x)是().  相似文献   

2.
1.变换要同名,转化须"注意" 例1.要得到函数y=3sin2x的图象,可将函数y=3cos(2x-π/4)的图象() A.沿x轴向左平移π/8个单位 B.沿x轴向有平移π/8个单位 C.沿x轴向左平移π/4个单位 D.沿x轴向右平移π/4个单位  相似文献   

3.
<正>原题呈现:请作出函数y=|log_2 (x+1)|+2的大致图像。解析:我们一般都是采用图像平移、对称翻折的方法来作出相应函数的大致草图。本题先画出函数y=log_2x的图像,向左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函数y=log_2 (x+1)的图像;然后保留函数y=log_2 (x+1)在x轴上方部分的图像,把函数y=log_2 (x+1)在x轴下方的图像关于x轴对称翻折到x轴上方去,得到函数y=  相似文献   

4.
<正>通过对近几年高考物理力学、电学和动量题型的分析整理,发现了在高考中,这三个知识点的、基本题型。现总结如下。一、力学知识点题型高考物理力学试题中,一般考查的是考生对于力学中牛顿三大定律和动能定理知识的运用能力。例1在光滑的水平面内,一质量m=1kg的质点以速度v_0=10m/s沿x轴正方向运动,经过原点后受一沿y轴正方向的恒力F=5N作用,直线OA与x轴成37°角,如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出现问题如何从y=f(x)的图象得到函数y=f(1-x)的图象?错解1把y=f(x)的图象绕y轴翻转180°得y=f(-x)的图象,再把y=f(-x)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便得y=f(-x 1)即y=f(1-x)的图象.错解2把y=f(x)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y=f(x-1)的图象,再把y=f(x-1)的图象绕y轴翻转180°得y=f(-(x-1)),即y=f(1-x)的图象.二、寻找原因函数y=f(x a)的图象,当a>0时将y=f(x)的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a个单位;当a<0时,将图象向右平移|a|个单位,请注意,y=f(x a)是指y=f(x)中的x增加或减少|a|;y=f(-x)的图象,将y=f(x)的图象绕y轴翻转180°,y=f(-x)是指y=f(x)中把x换成…  相似文献   

6.
函数图象对称问题是高中代数和高考的重要内容 ,也是教材的薄弱环节 .它与函数的诸多性质、方程、不等式、参数讨论等知识联系在一起 ,以其基础性、直观性、综合性等特征而成为近年高考命题专家的首选题材 ,同学们解决有关问题时深感熟悉而陌生 ,为此 ,本文结合实例 ,介绍高考函数图象对称问题的题型及其求解策略 .一、函数图象对称证明题型例 1  ( 1998年全国高考题 )设曲线 C的方程y = x3 - x,将 C沿 x轴、y轴正向分别平行移动 t,s单位长度后得曲线 C1.证明曲线 C与 C1关于点 A( t2 ,s2 )对称 .证明 :C1方程为 y =( x - t) 3 - ( x - …  相似文献   

7.
函数图象的变换是学习函数图象中的难点,也是掌握函数有关性质的难点,同时又是难以掌握的基本概念,高考每年都有体现.下面就函数图象的12种变换关系及其应用,进行归纳和解说.一、变换关系1.函数y=f(x)图象与函数y=f(-x)图象之间的关系函数y=f(-x)的图象是由函数y=f(x)图象沿y轴翻转180°得到的.2.函数y=f(x)图象与函数y=f(x±a)(设a>0且为常数)图象之间的关系函数y=f(x+a)的图象是由函数y=f(x)图象向左平移a个单位得到的,函数y=f(x-a)的图象是由函数y=f(x)图象向右平移a个单位得到的.3.函数y=f(x)图象与函数y=f(a-x)(设a>0且为常数)图象之间…  相似文献   

8.
有些高考问题运用函数图像来解决会更方便、快捷 ,特别是选择填空题 ,在图像的辅助下可以使解题过程变得简练、直观而且准确无误 .为了更加熟练地掌握复合函数的图像变化 ,现将其简单的归纳如下 .1 平移类(1 )函数y =f(x a)的图像是由函数y =f(x)的图像向左 (a >0 )或向右 (a  相似文献   

9.
《高中数理化》2005,(2):42-44
~~  7. 设F1、F2 是双曲线x24-y2=1 的 2 个焦点,点 P在双曲线上,且PF1·PF2=0, 则|PF1|·|PF2|的值等于A 2;  B 2 2;  C 4;  D 8 【  】8. 已知点P为椭圆x245+y220=1在第三象限内一点,且它与 2 焦点连线互相垂直,若点 P到直线4x-3y-2m+1=0的距离不大于3,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 [-7,8];  B [-92,212];C [-2,2];  D (-∞,-7)∪[8,+∞) 【  】9. 把函数y=22(cos3x-sin3x)的图像适当变动就可得到函数y=-sin3x的图像,这种变动可以是A 沿x轴向右平移π4;  B 沿x轴向左平移π4;C 沿x轴向右平移π12;  D…  相似文献   

10.
尽管中学数学教材中未明确提出曲线的凹凸性的定义,但近几年的高考已涉及曲线的凹凸性.什么叫曲线的凹凸性呢?我们给予直观解释:如下图是三个函数y=f(x)、y=g(x)、y=φ(x)的图像,它们都是增函数,但上升的形状不同,函数y=f(x)的图像是凹的,函数y=g(x)的图像是凸的,函数y=φ(x)的图像是直线.这与日常生活中对凹凸的理解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1.
纵观近年来高考三角题,笔者认为高考三角题型主要有以下四种,本文就其解法规律简谈如下:一、三角函数的图象问题要掌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化,伸缩变化,重点要掌握函数y=A s in(ωx φ),(A>0,ω>0)的图象与函数y=s inx图象的关系,注意先平移后伸缩与先伸缩后平移是不同的;要会根据三角函数的图象写出三角函数的解析式.例1不必画出图象,试说明由y=s inx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可得到y=-2s in(x2 π6) 2的图象.解法1:(1)把y=s inx的图象向左平移π6个单位,得到y1=s in(x π6)的图象;(2)把y1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y2=s in…  相似文献   

12.
三角函数     
试题1(安徽卷,理科第6题)将函数 y=sin ωx(ω>0)的图象按向量 a=(-π/6,0)平移,平移后的图象如图1所示,则平移后的图象所对应函数的解析式是( ).A.y=sin(x+π/6)B.y=sin(x-π/6)C.y=sin(2x+π/3)D.y=sin(2x-π/3)试题特点:已知三角函数图象求解析式是高考中的常考题,但本题又结合向量知识使得试题更加综合化、更加灵活化,难度进一步加深,当然入口也更宽.  相似文献   

13.
<正>高考试题凝结了众多高考专家智慧的结晶,体现了高考命题理念.对一些高考典型试题深入探究、拓展,有助于发挥高考试题的导向和辐射作用,提高复习效率.题目(2012山东高考题)设函数f(x)=1x,g(x)=-x2+bx.若y=f(x)的图象与y=g(x)的图象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A(x1,y1),B(x2,y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14.
试题已知二次函数y=g(x)的导函数的图像与直线y=2x平行,且y=g(x)在x=-1处取得极小值m-1(m≠0).设f(x)=g(x)/x.  相似文献   

15.
<正>全国新课标试卷把函数导数试题作为压轴题,从近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考查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范围的题型较多,基本每题都设计分类讨论,但是分类讨论对学生来说是弱项,鉴于此情况,本文介绍一种巧妙的解题方法.2013年新课标试卷(1)21题:已知函数f(x)=x2+ax+b,g(x)=ex(cx+d),若曲线y=f(x)和曲线y=g(x)都通过点P(0,2),且在点P处有相同的切线  相似文献   

16.
若函数在定义域的不同子集上的对应法则不同 ,可用几个式子来表示函数 ,这种形式的函数叫分段函数。已知一个分段函数在某一区间上的解析式 ,求此函数在另一区间上的解析式 ,这是分段函数中最常见的问题。由于给出条件的不同 ,常有如下一些题型。1 分段函数关于直线对称的情形例 1 设函数 y =f(x)的图像关于直线x =1对称 ,若x≤ 1时 ,y =x2 +1。求x >1时 f(x)的解析式。解 设x >1 ,则 2 -x <1 ,由已知条件 ,得f( 2 -x) =( 2 -x) 2 +1 =x2 -4x +5。因为函数y =f(x)关于x =1对称 ,故 f(x) =f( 1 -(x -1 ) ) ,即 f(x) =f( 2 -x) ,所以当x >1…  相似文献   

17.
函数图表信息题是通过图像、图形及表格等形式给出信息的一种题型.由于这类题立意新颖、构思精巧、解法灵活,能突出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故成为了近年高考的亮点.一、图像信息题函数图像能反映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特殊点(交点、边界点、最值点)等性质,在解答时应从这些方面入手加以分析,充分挖掘图像信息,并注意与方程、不等式等联合起来正确求解.例1已知函数y=f(x)与y=g(x)的图像如图1中甲、乙所示.甲乙图1则y=f(x)g(x)的大致图像为图2中的解函数y=f(x)的定义域为R,是偶函数,…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M={y|y=x2 1,x∈R},N={x|y="l og2x-1},则M∩N=()A."B.[0, ∞)C.[1, ∞)D.[2, ∞)2.复数(1 i)i(1-i)等于()A.-i B.i C.-2i D.2i3.在一个半径为R的透明球体内,放着一个几何体,它的三视图如图1所示(其中虚线与横实线垂直),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12!R3B.14!R3C.81!R3D.116!R34.要得到函数y=sin(2x-!6)的图像,只需将函数y=cos2x的图像作如下的哪种平移变化即可得到()A.沿x轴向左平移1!2个单位B.沿x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C.…  相似文献   

19.
所谓的对勾函数,是形如y=ax+b/x(a·b〉0)的函数(本文重点研究对勾函数y=x+p/x(p〉0),因为y=ax+b/x=a(x+b/a/x),都能化为y=x+p/x(p〉0形式),函数y=x+p/x(p〉0)的图像形似两个中心对称的对勾“√”,故名“对勾函数”,对勾函数是一种教材上没有,但考试经常考的函数,以它为模型的题型新颖、综合性强,解法灵活多样,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对勾函数部分占有相当大比重,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三角知识的考查,在高考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试卷中常有2个以上小题,1个大题.而三角性质又是三角知识的重中之重.下面以2004年高考数学题为例进行常规分析与点评,因为这些高考题散见于各种网站和报刊,所以这里重点分析,不作详解.一、图像变换例1.(04年全国卷一.文理9)为了得到函数y=sin(2x-仔6)的图像,可以将函数y=cos2x的图像向()平移()个单位长度.点评:利用诱导公式“化同名”,再运用Asin(棕x+渍)变换,理解熟记变换尤其重要.二、最小正周期:例2.(04年全国卷二.文理11)函数y=sin4x+cos2x的最小正周期为().点评:目标是“化一”,手段是三角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