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馨茹 《青年记者》2020,(13):27-29
2月20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带领中国摄影家协会赴湖北一线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以下简称"摄影小分队")奔赴抗疫一线。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支摄影小分队先后为全国驰援湖北各地的医疗队共4.2万余名队员拍摄了个人肖像。目前,"为援鄂‘白衣天使’造像"这项中国摄影史上首创、世界摄影史上罕见的大型摄影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本期茶座,《青年记者》邀请到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记者李舸,为我们讲述这一活动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追求创意     
田非拍摄的《防假之心不能无》,给我们两点启示:一个是创意。新闻摄影是客观事物的纪录,有什么创意可言?看了这幅照片,就会得出肯定的答案。新闻摄影的创意绝不是制造新闻,它依据于生活本身新事物的层出不穷,表现为记者有没有新的发现、新的表现手法。过去人们没少见表  相似文献   

3.
喝啤酒时倘若以很快的速度往杯子里倒啤酒,杯子里总是啤酒少而泡沫多。其实,啤酒的泡沫多少并不关大事,多点泡沫可以少喝点酒。由此我想到了新闻“泡沫”。新闻“泡沫”的多少其实与报纸扩版的速度有关。我所供职的晚报,五六年前的新闻版只有3个。那时记者写稿是很难上版面的,逼得大家写好稿,抓独家新闻。记得当时最优秀的记者写得再多,每个月也只能发20篇稿件,数量虽少,但常常有稿件被《羊城晚报》、《新民晚报》等报纸转载。现在的新闻版面是以前的几倍,吃稿量自然大了。记者写一篇发一篇,几乎很少有被“枪毙”的。有的记者最多一个月能发…  相似文献   

4.
丁开 《新闻导刊》2005,(6):37-38
90年代初期,我国传媒采用组照或图片故事还仅局限于画报类的杂志中,报纸刊登的组照也仅局限于专栏,登个3、4张照片,报纸的摄影专版定位在欣赏性的画刊上,而一般的杂志没有组照的位置,就更别提什么图片故事了。1995年,《中国青年报》开全国报纸之先河,将每周一次的画刊改为了“报道类摄影专版。”《南方周末》、《人民日报华东版》、《大众日报》、《北京青年报》、《粤港信息报》、《羊城晚报》等紧随其后都推出了以成组报道和图片故事为主体的摄影专版。1999年的《北京青年报》已发展到每周数版的专题类摄影专版。  相似文献   

5.
王鑫 《中国记者》2015,(4):125-126
2015年3月9日,摄影大家吕厚民逝世,享年88岁。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看过吕厚民拍摄的毛泽东照片。他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留下了很多珍贵瞬间。吕厚民对中国摄影做出巨大贡献,曾任新华社江西、江苏分社摄影组长。为怀念这位著名的摄影大师,《中国记者》特邀《扬州晚报》记者王鑫采写此文。  相似文献   

6.
储永志 《军事记者》2002,(11):48-48
我是南京军区驻闽某部一名基层摄影干事。屈指算来,我从事军事摄影报道工作已逾6个年头,先后有500多幅摄影作品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法制日报》等全国50多家报刊发表,60多幅作品在国内外各类影赛中获奖。这一切得益于我能充分运用自身相对优势,独辟蹊径抓“活鱼”的招数。作为一名基层军事报道员,同全军、战区记者在“武器装备”、活动范围、新闻源等方面的优势是无法比拟,但我们也拥有专业记者的相对优势。我们身处基层连队,每天面对一线战友,他们的喜怒哀乐都深深地植根在我们脑海,对他们的姓名、爱好、年龄、特长我…  相似文献   

7.
1992年乌鲁木齐边境地区经贸洽谈会闭幕了。这期间出现了新闻大战、广告大战,还有摄影大战,新闻摄影成了宣传乌洽会盛况的主要手段之一。笔者就这次乌洽会的摄影报道作些粗浅评介。全面出击各显其能我作了些粗略统计,自9月1日至11日,乌鲁木齐地区3家对开报出动摄影记者23名(指见报稿的记者),刊发照片332幅(不含广告和专版),整版专版10版,半版专版2版。其中,《新疆日报》137幅,专版6版;《新疆经济报》116幅,专版2版,半版2版;《新疆军垦报》79幅,专版2版。3家报纸人尽其能,物尽其材,倾巢出动,各显其能。会议报道是摄影报道最难发挥的题材。如何把自治区这样开  相似文献   

8.
黄龙 《今传媒》2012,(10):133-134
本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2002至2011年十年内我国新闻摄影教材进行抽样,最终抽取了《新闻摄影教程》第二版和第三版作为样本。然后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内容制定了分类框架,再进行分类编码和统计,分析阐释了两个版本教材内容的结构和变化,使人们对新闻摄影教材的内容有了全面认识,揭示了新闻摄影教材内容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沙飞是我军第一位随军新闻摄影记者。作为中国摄影史上划时代的人物,沙飞以年仅38岁的生命,留下了1221幅照片,《鲁迅与青年版画家在一起》《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生活情态》《古长城的战斗》等,以生动而真实的画面,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最珍贵的历史瞬间。本文对沙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摄影实践和摄影思想做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10.
耿翔 《新闻知识》2006,(3):27-28
读图时代新闻摄影价值的凸显,让我们再一次意识到影象在平面传媒中的真正魅力。新闻摄影人作为一种视角文化在瞬间的创造者,应该懂得“两个提高、一个关键”思想对于中国摄影工作的重要性。在进入读图时代后,我们《陕西日报》的新闻摄影  相似文献   

11.
浙报集团3记者摄影作品亮相5月23日至26日,第九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在湖北十堰市武当山举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图片新闻中心的陈庆港、杨晓轩和李震宇3位记者的摄影作品《面孔》也在此展出,受到参观者的关注。这次摄影艺术节共展出了120多个主题、近万幅摄影作品,有历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全国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2020,(13):F0002-F0002
2月20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带领中国摄影家协会赴湖北一线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奔赴抗疫一线。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支摄影小分队先后为全国驰援湖北各地的医疗队共4.2万余名队员拍摄了个人肖像。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记者李舸以"你是我最牵挂的人"为题,为医护人员拍摄了一组特别的肖像,《青年记者》在此选登。向在疫情一线战斗的医护人员致敬!向逆行前往一线的新闻工作者致敬!  相似文献   

13.
关于工作 我是湖南双峰人,湘潭大学毕业后考入中国传媒大学读硕士,这次很荣幸地入选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当我被通知是分到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通信口时,多少有些吃惊和担心,一个文科生去做技术活多少有些没底。后来知道我们是被安排到文字和摄影工作间配合移动和网通的技术人员,给世界各地的记者提供网络服务,这种担心就少了很多。经过五六次培训后我们就更有信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了。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信息社会的门槛。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诞生只有160多年历史的摄影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变。数字摄影向传统意义上的摄影方式和理念发起了挑战,同时也强烈冲击着每一个从事新闻传播的摄影工作者。通讯卫星、移动电话、电脑、网络和数字技术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文化生活和生存状态,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数字化摄影的新时代。信息时代催生数字化新闻摄影我们所处的社会正从工业时代步入信息时代,以科学技术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生产、加工和传播知识进行财富创造的知识经济,成为这一时代的主流和…  相似文献   

15.
杨欣 《军事记者》2006,(10):53-54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铁人王进喜》、《历史的审判》等新闻经典名作,使穆青这个响亮的名字走进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坎。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穆青还是一位新闻摄影行家。他从八十年代开始拿起相机,走遍了繁华的都市,偏远的乡村,高耸的群山,无垠的草原,广阔的大漠。其摄影作品比文字作品要多得多,至少有好几万张,他拍摄的作品给人以气势磅礴、胸襟开阔之感,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很有动感与生气,且自然朴实,很有琢磨头。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穆青又提出了“图文并茂、两翼齐飞”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不但在我国…  相似文献   

16.
“从这片风景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春风得 意马蹄疾,一日摄尽闽都花’的壮观场面;通过这片风景,使广大读者领略了一幕又一幕‘榕城春风殿,影坛百花开’的盛况。……从这片风景里,我们也看到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美好前景”。这是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张宇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撰写的读福州晚报《摄影大观》百期有感中的一段话。 如同“摄影”不只是写真,更是心灵感应的道理;“大观”也不只是走马观花的浏览,更是细细咀嚼生活的意蕴。七载共出200多期的福州晚报《摄影大观》,让各种镜头向层层叠叠…  相似文献   

17.
记者在采访实践中有时会尝试一种新的新闻摄影的体裁样式。羊城晚报1996年7月6日第二版的一组摄影报道,标题为《怯怯的女孩第一次跳舞》,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就有新的特点。它不同于报纸上常见的几种新闻摄影体裁,而是别具特色,以摄影图片和文字并列的方式进行报道,真实、生动、感人,对读者具有吸引力,使人耳目为之一新。 《怯怯的女孩第一次跳舞》是由五张新闻图片和相关联的五段文字所组成,报道一个名叫吴丽珍的弱智儿童转到一所民办特殊学校后,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性格和爱好就有了明显的变化,她受到了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关怀。记者颜长江和通讯员萧明面对这一新闻题材没有沿用常见的摄影专题  相似文献   

18.
1999年下半年开始,三秦都市报新任老总善用照片,每到晚上发版时仍在寻片子。看到哪个记者在,就说现在就去拍张好片子回来。于是就有了“午夜新闻”这个栏目,也就有了我的这组《夜西安》。  相似文献   

19.
黄胜 《新闻前哨》2000,(1):39-40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王朝闻《美学概论》第106页)情感表现为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态度。在新闻摄影采访活动中,作为主体的摄影记者对广阔的社会生活现实,不可能冷漠地、无动于衷地去对待,必然表现出强烈的爱憎态度,这种强烈的爱憎态度就是主体的情感。每一幅成功的新闻照片都饱含着主体这种强烈的爱憎情感。正确认识主体情感在新闻摄影中的活动规律,对于我们搞好新闻摄影采访,拍摄出富有强烈情感感染力的新闻照片,传播新闻信息和情感信息有着重…  相似文献   

20.
记者部落     
他是三届华赛金奖获得者。他的摄影作品《走出北川》获得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突发新闻类(单幅)一等奖,实现了中国记者50多年来在这一奖项中零的突破。在他的心里,永远有一处地方,那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陌生地带,他孜孜以求,渴望抵达。传媒骄子:《陈庆港:走向陌生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