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冯有凯 《家教世界》2013,(4):164-165
本文针对高中阶段一些学生的数学弱势问题。首先,从其表现根据心理因素和学习方法两方面进行分析,找出造成其弱势的主要原因;其次,按照分析的结果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其提高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2.
用"矩阵方法"测查学生的概念知识结构,不但可以得到"概念图方法"的测查结果,还可以对结果进行量化,对其测量结果进行单方差分析,发现与参照测试结果具有显著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Web软件质量分析的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对其质量等级进行研究,通过MATLAB环境下的仿真实验证明其评价结果与期望结果是一致的,从而为准确、科学和客观评价Web软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机械手液压驱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推导出系统传递函数的基础上,首先利用PID控制中的P控制对系统参数进行辨识,然后以PID控制对其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并经MATLAB语言仿真分析,理论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文中给出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方法及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泉州经济适用房评价指标体系"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提升经济适用房品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同伦分析解法求解一类非线性Falkner-skan方程的近似解,并将所得结果与已有的方法进行对比.其结果表明,同伦分析解法不仅计算简单而且结果精确,是求解非线性Falkner-skan方程近似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系统进行结构分析,采用层次化的设计方法,给出了控制器的VHDL程序,利用MAXPLUS II对其程序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廖斌 《教育技术导刊》2015,14(1):136-138
分析目前运动目标检测跟踪中的经典方法,包括帧间差分法、背景差分法和Mean Shift法,探讨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然后对3种算法进行验证,给出实验结果,并分析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用半经验的量子化学方法MNDO对一系列羰基化合物进行了计算 ,由计算结果对其羰基的反应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广州某高层结构三维动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三维动力有限元方法对某高层结构进行了抗震动力分析,在进行分析时,结构楼板的刚度按其实际情况取值,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为结构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唐义静 《海外英语》2012,(10):257-260
Business letter with friendly modality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represent the best advantage of one’s self and firm. The paper in vestigates modality in business letter according to Halliday’s view on modality. The modal devices mainly cover modal operator, modal ad junct, and modal cohesion. By means of binary approach modal logic is tentative divided into: perfective and imperfective; positive and neg ativ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or explicit and implicit; high, median and low value. Modal devices or modal logic has formal and semantic level. Modality is regarded as a potential analyzing method to business text in this paper.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is for understanding modal expression in business letter, meanwhile, this is a way to better understand modal logic, and to better use modal device in business let ter.  相似文献   

12.
现代模态逻辑的多元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态逻辑作为一个新兴的逻辑学科,产生了非常之多的模态系统,这些系统的起源是多元的;模态逻辑的历史发展经历了语形时期、经典时期和现代时期;在模态逻辑的现代时期,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模态逻辑能够用来干什么以及模态逻辑如何付诸运用的期待。  相似文献   

13.
情态语气范畴中语气词的功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讨论情态语气范畴中语气词的功能问题。首先对讨论的对象语气词作出界定。认为语气词功能的含义应该是宽泛的,不仅表现在表义上,还体现在其他方面;语气词的功能不仅可以由句末语气词体现,也可以由句中语气词体现。语气词在情态语气范畴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表义功能、完句功能和篇章功能。  相似文献   

14.
情态动词在现代汉语句子中经常连用,其连用顺序是:认知情态〉道义情态〉动力情态。多个情态动词连用的句法结构的探讨应首先把情态动词与体态词联系起来,找到认知情态动词与根情态动词(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的差异;其次根据根情态动词源于ASPP并与体态词成对比分布,同时选择VP作为其补语;认知情态动词源于COMP并不能发生在不确定语境中;同时选择口作为其补语的特点,分析得出认知类情态动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要高于根情态动词(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从而确定了情态动词连用的顺序。  相似文献   

15.
“情态”概括地说就是指说话人对于句子所表达的内容的主观态度。在语言系统中情态意义的体现方式多种多样。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中情态意义的主要表达方式都是情态动词。文章以情态理论和情态意义为基础,对英语的情态动词“can”和汉语的情态动词“能”所表达的情态意义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探讨英汉情态动词在情态意义上的异同,以及语意对应程度,并考虑其受语言形式的制约程度。  相似文献   

16.
用65%硫酸溶解天丝、木代尔及天丝/木代尔混纺产品,测定所得溶液的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建立了测定天丝/木代尔混纺产品混纺比的分光光度法.采用该方法对天丝/木代尔混纺产品的混纺比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与实际配比的偏差范围为-1.60~1.88%,误差在标准FZ/T01053.2007的允差范围内,为天丝/木代尔混纺产品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模态认识论领域见证了模态怀疑论的复兴和模态经验论的崛起。前者宣称我们的模态辩护仅限于关于日常生活的陈述;后者宣称我们的模态辩护来自关于现实世界的经验研究。霍克(Peter Hawke)以两者为共同工作前提,提供了一套基于经验论的模态认知理论。进而,他构造了一个反休谟怀疑论的模态论证,并用该经验论的模态认知理论为其提供辩护。文章指出霍克的模态论证面临两难,该两难导致他对休谟怀疑论的攻击是失败的。进一步,文章解释了植根于这个两难背后的根源:霍克的基于经验论的模态认知理论辩护范围过窄。存在一些形而上学可能但非物理可能的命题,霍克的模态认知理论无法解释它们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语料库文本分析法系统考察了中国专业英语学习者作文中情态动词类联接的使用偏好。研究发现,我国专业英语学习者作文中情态动词类联接存在严重的过多使用和过少使用并存现象,即责任、义务情态类联接过多使用而认知情态类联接过少使用,且在"有灵主语+VM"这一责任情态类联接中过多使用人称代词作为情态动词的主语。究其原因,可能与语法教学中一贯强调语法形式的准确性而不是语用意义上的恰当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与其他语篇相同,政治新闻话语也暗含着不同程度的情态责任。基于此,从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语料的情态取向和量值,总结了说话者在不同情况下所承担的不同程度情态责任的实现方式及产生动机。研究发现,政治新闻中情态责任的动机有六种,分别是礼貌策略、自我保护、声明立场、社会地位、新闻的客观性与可信度以及讽刺宣传。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主观量进行了重新定义,指出“主观量”是指说话人在话语中留下的自我印记的量。为了能更好地揭示语气副词与句末语气助词的共现规律,本文以主观量为标准,我们把语气副词可分为主观疑惑量类、主观估价量类、接近主观大量类、主观大量类四类。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本文指出促使语气副词与句末语气助词共现的内在动因是它们表达的主观量的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