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4 毫秒
1.
地方新闻网站做好新闻,突出地方特色,必须充分运用网络媒体的特征,在内容上凸现本地化。根据浙江在线的实践.地方新闻网站要做好本地新闻.需坚持“四化”——外地新闻本地化;单一新闻互动化;普通新闻网络化;新闻时效分秒化。这是符合地方网络媒体实际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2.
张琴 《视听纵横》2005,(6):64-66
在日渐走红的省级民生电视新闻栏目中.地方台新闻如同一簇鲜活娇艳、多姿多彩的“山花”.尽管她大多扮演的是“替补”角色——在自采新闻量少时挺身而出.量多时隐身而退,却始终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不但能避免自采新闻在报道远距离突发新闻上时效滞后的弱点.还可弥补自采新闻报道区域相对集中的缺憾,更重要的是在民生新闻日益杂志化的今天.地方台新闻在数量上为节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像ZTV-6的民生新闻栏目《1818黄金眼》每天时长达60分钟.如果单靠自采新闻而没有地方台新闻,节目在数量上必将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先做些蹩脚的比喻:在生活面前.新闻是摄像机.文学是五彩笔;新闻是事物的原生态,文学是事物的深加工;新闻是嘹亮的清唱,文学是浑厚的和弦……它们有着各自的状态和舞台。然而,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在相互独立的同时,又兼容你我,难以分割。诸如.优秀的文学作品,无论作家怎样超拔浪漫、想象丰富,其本质都与生活的影像叠印在一起——这与新闻相类:新闻中的美文,也绝不会简单粗糙地传递一个事件本身.而要尽力使文章圆润鲜亮——这与文学共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两种体裁的特征.相当程度上在“真实”与“艺术”的链条中携起手来。而所谓“新闻文学”正是主张在新闻创作中要充分利用文学手段,使之达到“真实”与“艺术”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4.
新闻是什么?梁衡说.新闻是正在发生的、为受众所关心的事实的信息传播。在精确定义“新闻”的基础上.梁衡又将新闻分为三类:瞬间新闻、稳态新闻和预见性新闻——  相似文献   

5.
知识性是科技新闻价值体系的重要构成因素。“知识就是力量”——17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培根的这句至理名言,曾经给予人们以深刻的启示和巨大的力量。人们之所以乐意接受科技新闻,首先是为了使自己学知识、长见识,提高认识能力。我们在采写科技新闻时,应该注意突出科技新闻的知识性,提高科技新闻的知识含量.  相似文献   

6.
何天云 《新闻界》2006,(6):115-116
一、外语院校创办新闻学专业——新闻教育专业化的产物 孔祥军先生认为.20多年来.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已经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兴起于80年代初。此前,新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经过建国初期的调整充实和“文化大革命”后的拨乱反正.规模变化不大.“文革”前全国有新闻专业点14个.到1982年,数量基本持平。1983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新闻教育上作座谈会.会上作出了大力发展新闻教育工作的决定。  相似文献   

7.
季萌 《军事记者》2004,(9):19-20
问答式新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新闻写作形式。近几年来,这种形式在我国报刊界迅速崛起.蓬勃发展,大有方兴未艾之势。问答式新闻这种写作形式主要服务于专访这种新闻体——采访对象专人,采访内容专题.采访角度独家,也经常用于报道多人对一个问题的探讨,问答式新闻一般分为明显问答式、隐蔽问答式以及多人问答式3种。  相似文献   

8.
新的新闻实践正在大规模地充实、改变着旧的新闻理论: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实际上.世界上大量虽未发生的事、物,却也拥有巨大的新闻价值,并且成为争相报道的新闻题材。  相似文献   

9.
郭玉敏 《记者摇篮》2004,(7):13-13,1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理论基础。无论是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还是新兴的第四媒体——网络。要正确行使各项宣传职能,确保完成党和国家交付的宣传任务,真正成为党的喉舌和舆论阵地.就必须牢牢树立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本文就如何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办好电台新闻节目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0.
陈林康 《视听界》2007,(6):59-61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公共频道《江苏大地》栏目,从主流意识——喉舌意识、主流定位——民生定位.主流渠道——联播渠道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流新闻平台的构建,做了有益的探索,对解决主流新闻的一般问题也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闻类节目是各级广播电视台站的骨干节目,也是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因此,作为新闻节目的重要环节——播音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把新闻播好,更好地为受众服务,本试就新闻播音避免“一种格调”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苏轼有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可见“眼”的重要性。消息也有它的眼,这就是新闻眼.即新闻标题。新闻眼是一条新闻中必不可少的、最关键的要素。它是最能体现新闻主题与思想的标题。梁衡在夜班看稿,常发现已上了大样的稿子还没有眼睛——  相似文献   

13.
“本报讯”或“某通讯社某地某时电”分别称为“讯头”、“电头”,统称“消息头”,是任何新闻消息的起头第一笔,是消息这种新闻文体的标识,是新闻消息的外在特征。本文探讨新闻大课题中一个具牵动效应但极易被忽略的课题——新闻文本写作中.消息头的处理艺术及革新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电子媒体的兴起,传播方式方法的提速及“第五种媒体”——手机短信的普遍使用.尤其是广播、电视现场直播的同步反映.极大地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时间概念,有人便提出“新闻是能引起人们关注的真实事件的及时报道”。  相似文献   

15.
报纸是一张新闻纸,而新闻的内容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的——其实这就是经典新闻理论对新闻本质的基本认识.即新闻源于变动;但实际上.不仅新闻的内容时刻都在变化.其形式也应该是常变常新的。新闻的表现形式之所以需要不断革新.其根本在于新闻竞争的需要和新闻发展的要求,对新闻内容的拼抢是报纸以及所有新闻媒体的天职,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新闻传媒责无旁贷。而现实社会中,不和谐因素普遍存在。如何对待社会不和谐因素.是新闻传媒必须认真探索、很好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认为,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应当用深邃的眼光.解析社会不和谐因素的主要生成原因(如权力的滥用和失控,分配的不公和悬殊.观念的碰撞和冲突,关系的失调和失衡.等等),并决定如何正确应对——这有着无可否认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有必要从理性的高度解析某些地区存在的、新闻传媒在对待社会不和谐因素问题上的三个误区: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与写作》2005,(6):31-31
新闻不能搞客观主义,不能有闻必录——徐铸成,今日之报纸.惟搜求不近人情之新奇事物.以博无知读者之一笑.其幼稚诚不堪言矣——戈公振  相似文献   

18.
翟健 《新闻与写作》2005,(11):28-28
《新闻与写作》作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全国中文优秀期刊”日益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近日.正式被收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和“万方数据——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相似文献   

19.
9月5日,浙江卫视新闻中心三档全新栏目——《新闻早点》、《新闻快报》.《新闻超视》先后登场.以崭新的面貌亮相荧屏.接受观众手中遥控器的检验。节目开播以来.观众普遍反映,改版后的节目.无论是节目内容、表现手法、主持人状态.还是与观众的互动,都让人“耳目一新”.新节目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新闻超视》短信互动量每天都有大幅增长.短短几天已是“数以千计”。  相似文献   

20.
澎潮 《新闻前哨》2009,(7):16-17
在媒介信息传播渠道发达、受众分众化趋势发展、新闻线人报料意识增强、独家新闻非常罕见的新闻竞争新形势下,新闻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两共”现象:新闻媒体基本共融——大家都在同一个新闻市场里面拼抢:新闻资源基本共享——大家几乎同时掌握着大致相同的新闻信息和新闻内容。近年来.经过不断的着意打造和创新形式与内容.在媒体共融和新闻资源共享中涌现的新型联盟化生态环境,已经渐成大气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