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闫斐 《记者摇篮》2007,(7):55-55
新闻传播过程从其形式上看,是一个借助新闻语言或图像进行的符号传播活动。不同媒介借助不同的符号作用于受众,产生传播效果。受众在接受不同媒体的传播时,不  相似文献   

2.
《百家讲坛》传播效果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传播效果,是指受众的心理在传播前后发生的变化。它通常有双重含义。狭义上是指传播者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众身上所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上的变化。广义上是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的活动对受众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作用,包括直接的、间接的、显形的、潜在的。大众传播活动都具有目的性,但能否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与媒介传播内容和方式是否能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受众的特征、媒介的素养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近两年来,央视10套《百家讲坛》栏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传播效果,引起了学者和广大观众的关注。这…  相似文献   

3.
陈芊芊 《新闻界》2006,(6):95-95,105
国际传播在广义上包括各种形式、各种信息的跨国、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狭义上只指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支柱,以国际范围内的受众为对象的国际间的信息交流与传播。本文所提到的国际传播主要指狭义上的国际传播。在我国,新闻传播按使用的语言和针对的受众对象这一标准分为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对内传播是指用中文并针对国内受众而展开的新闻传播活动,对外传播就是用外语(主要是英语)开展的新闻传播活动,针对的受众是国际受众。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受众参与大众媒介传播活动有着优良传统。但是,随着时代更迭和社会发展,这种受众参与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观众参与电视传播要晚于报纸和广播,实践上还处在不断探索之中,理论上又匮乏研究,尤其是在电视传播活动中观众参与电视节目愈来愈丰富的今天,从理论上加以探讨则很有必要了。本文拟从观众参与电视节目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必然性、观众参与电视节目的主要特征及其形式两方面作一粗浅探讨,借以抛“砖”引“玉”。 一、现众参与电视节目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从传媒学专业角度讲,受众指的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如今网民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受众群体。显而易见,受众从宏观上来看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而从微观上看则更多地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和多元化的人群。  相似文献   

6.
网络媒体的勃兴,网络的交互功能给了电子媒体和纸质媒体一个深刻的启示:受众对信息传播活动的参与度,是与受众对媒体的关注度、与媒体在人民群众中所产生的影响成正比的。所以,报刊、广播、电视自觉地、有意识地吸引受众参与自身信息传播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各种观点和才艺的平台,努力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百  相似文献   

7.
参与性是指观众以各种形式参加了电视节目传播的过程,并对节目的完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果说早期的受众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是传播主体试图拉近与受众距离的一种姿态的话,那么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参与性已成为电视节目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元素。它是在传播者明确受众作用的基础上,开始尊重受众自主选择、接受的心理习惯,将受众对媒介及  相似文献   

8.
“新闻报料“产生的背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媒体的传播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从过去的“传播者主导“变为当今的“受众主导“,受众成为传播活动的中心。在以新闻媒体作为传播主体的前提下,如何满足受众的兴趣与需要,让受众对新闻传播感到信任和满意,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必须时时刻刻、事  相似文献   

9.
"网络传播受众",一个在互联网时代的新产物,一群能在互联网呼风唤雨的人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个专门的信息传播空间,相对于传统读书看报的受众相比,这部分人群是比较独立的,他们不仅能给互联网带来新的血液,更会注入很多鲜明的特点。网络媒体的受众与传统媒体的受众在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想要获取及时的信息,但是细分开来,使用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并不能完全地适用于新时代的网络受众。本文通过对网络传播受众与传统媒体的受众双方面的研究,根据传播受众的特点,提高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一般来说,媒体与受众之间是一种传播与接受的关系,媒体在这里处于主动一方,受众处于被动一方。纵观国内过去数十年的情况,大致都是这种模式。然而,近几年来,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媒体面对广大受众,再也不是简单地履行传播功能,而是要关心受众的感受和需求,主动邀请受众到媒体来,直接参与各种节目和活动,使受众成为媒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受众也不再是简单地接受媒体的传播,他们要对媒体说三道四,评头论足,并且对媒体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1.
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系统的基础,新闻节目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整个节目系统能否健康运行.受众是传播主体之一,是传播活动两极中的重要一极,对于受众来说,听看新闻并不只是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看还是不看的主动权都掌握在受众手里.其积极主动性不仅表现在他们对新闻内容的选择上,还表现在接受新闻报道后的议论或评价过程中.这一过程本质上体现了受众心理及其心理规律和电视新闻节目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研究受众的心理,对受众心理进行分析,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应瑶林 《声屏世界》2003,(11):52-52
新闻播音员是以有声语言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新闻工作者,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新闻传播的实现者。因此,在播音创作时,把握着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样式,就显得极其重要。立足主持人语言通俗化,播报语言口语化、平民化,象人们平时说话一样自然,拉近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视听轻松,可以说这种“说新闻”也是主持人语言通俗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颇具特色。但一些地市级电视台主持人不到位的模仿,造成新闻传播中人际传播的混乱,影响了传播效果。首先,语言的抽象性和线性传播的瞬息易逝,给受众造成信息接收障碍,而在播音语言表达上,“说”的样式造成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石翼 《军事记者》2010,(3):59-59
先说“受众”。它来自传播学,是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处于“受”的一端的所有人。受众包括文字传播对象的读者.音响传播对象的听众,画面传播对象的观众等。也就是说,大凡书籍的读者、音乐的听众、  相似文献   

14.
受众是整个红色文化传播过程的归宿,他们决定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性.本文在研究红色文化传播中受众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分析受众心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树立科学的“受众意识”和构建多元化受众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没有一定数量的受众,所有的电视传播活动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因此,能否尽可能多地吸引和稳固受众,能否尽可能深地与受众发生关系,将决定电视媒体的发展前景。笔者认为,按照传播新规律、受众行为心理新特点,着力打造基于电视传播的一条场内传播线、分别基于新渠道新技术新方式和一般性活动的两条场外传播线三线互补互促、立体互动的传播格局,将是电视媒体吸引和稳固受众的有效手段,将是电视媒体与受众发生深层次关系的有效渠道,将是电视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新闻价值是依据具有一定特质的客观事实信息,通过传播活动满足受众需要,并产生相应传播效果的社会关系框架。从本质上讲,新闻价值是处于发展之中的人类社会关系的一种动态反映。  相似文献   

17.
王燕 《河北广播》2009,(5):70-72
新闻受众心理是泛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在接收新闻信息时的心理活动。新闻信息传播出去能否使受众接受,得到受众的认同和赞赏,可以说是检验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传播学上讲,新闻是一种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它除了要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全面、迅速的原则之外,还必须遵循客观的新闻传播心理规律。作为新闻从业者,认真研究受众的接受心理对采写优秀的稿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选择、接纳与排斥行为是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掌握这几方面的活动规律,可以使我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更有效地关注受众、了解受众、分析受众,从而最大程度满足受众的需求,增强新闻传播的效果。本文联系传播效果研究史及新闻实践,指出受众在现代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19.
新闻受众接触媒介时的心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是否能被受众接受,除了要求新闻自身具备价值因素外,还必须从受众的角度进行考察。因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是非常活跃的一个环节。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观与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他们有自己的道德观念与化修养,有个人的追求与兴趣爱好。总之,他  相似文献   

20.
许加奎 《青年记者》2012,(14):48-49
电视观众行为特征 在社会中,观众是作为大众传媒受众(读者、听众和观众)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具有大众传媒受众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多、散、杂、匿和自由接触,以及时空上与传播者相分离等.除了具有社会群体及一般大众传媒受众的基本特征外,作为电视传播的对象,观众还有属于自己的、具体而独特的电视接收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