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特许经营权:一项独立的财产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特许经营权已日益成为无形财产权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类型,明确特许经营的概念,进而明确了特许经营权的概念,特许经营权的客体可界定为一种“资格或能力”。特许经营权作为现实中的具体无形财产权,必须由民法予以确认,这在理论上应该不存在障碍。  相似文献   

2.
特许连锁是连锁经营的重要形式之一,特许连锁合同是特许人和受许人之间的纽带。特许合同是一种典型的无名合同,它的内容复杂,特征鲜明,是一种以特许知识产权的授权为基础,具有买卖、租赁等性质的复合性合同。  相似文献   

3.
正为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吉安市吉州区积极探索"政府投资建设、社会融资运营、保本微利运行、群众普惠受益"的"公建民营"办园模式改革,于2014年5月将全区四所基本建成的乡镇中心幼儿园经营权公开拍卖,走出了一条借助社会力量发展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新路子。主要做法是:根据效益预期测算,吉州区将兴桥镇、樟山镇中心幼儿园特许经营权定为18年,曲濑镇、长塘镇中心幼儿园特许经营权定为16年。吉州区要求参加竞拍方必须有相  相似文献   

4.
本对特许协议的两个法律问题进行研计,在全面审视了国际国内学是对特许协议的不同观点,提出特许协议法律性质是一种国内行政合同。接着阐述了特许协议的法律适宜和的观点,认为特许协议应首先排他地适用东道国的国内法,在国内法缺位的情况下,可以适用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BOT是一种新型投融资模式,在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中已得以有效运作.BOT项目其法律关系众多,主体多元,权利义务关系复杂,所涉及的当事方包括政府、项目筹建集团、项目公司、银行金融机构、承建商、经营管理公司等,它们之间通过签订特许协议和一系列合同来确立、保证和调整各当事方之间的法律关系.作为一种新型投融资模式,现行立法与BOT投资模式所需要的法律保障尚有一定差距,其相关法律问题尚待澄清.  相似文献   

6.
特许经营已逐渐成为政府利用户外广告资源的主要方式。户外广告资源产权和户外广告特许经营权的法律性质问题事关户外广告特许经营的合法性及其存续和发展,事关私有阵地户外广告资源产权人、户外广告经营者等相关权利主体的合法权益,是户外广告特许经营必须首先予以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BOT反映以政府特许协议为基础的项目融资关系,其中诸如特许权协议的法律性质等几个问题,需要东道国完善的法律政策来解决。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EOD项目的实施主体选择、用地方式、自然资源使用权、土地指标交易、特许经营权取得和水资源利用权取得等方面的合规性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对相关法律规范及政策的优化建议,以确保EOD项目在法律框架下合法合规运作,并避免新增隐性债务风险的攀升。  相似文献   

9.
BOT反映以政府特许协议为基础的项目融资关系,专项立法以规范BOT法律关系,使其成为一种可操作的规范投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0.
特许经营是当前世界最流行的一种商业经营模式, 也是全球公认的分销商品和服务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目前在我国飞速发展, 但与之相关的会计问题还没得到相应的重视。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应将特许经营权进行会计确认, 对特许经营权涉及的加盟费、后继费作出帐务处理。  相似文献   

11.
现今社会中,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商号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个组成部分急需法律的调整和规范。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商号权法律保护制度,只能在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框架下切实保护商号权。因此,不但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商号权的概念、性质、法律特征及内容,而且还要了解我国商号权法律保护的现状,掌握解决商号权与商标权及其他权利冲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特许经营是一种适应市场经济规模化、全球化、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商业和贸易经营方式。特许经营涉及的法律问题诸多,竞争法(主要是反垄断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拟针对特许经营中的纵向非价格限制竞争行为——搭售行为进行分析,探讨我国特许经营中搭售行为反垄断法律规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从TRIPS协议第15条第1款"可保护的客体"之规定起,国际社会对于知识产权法律体系逐步细化,声音商标跃入人们的视野。声音商标的出现,不仅为声音商标权人带来了新的利润,也带来了新的利益纠纷。对于声音商标权与音乐作品著作权的冲突,虽有充分保护在先权利模式与多种知识产权的兼容模式珠玉在前,但在我国新出台的《商标法》将声音商标列入保护客体后,我国仍应积极思考如何应对二者冲突,并为日后定纷止争作好未雨绸缪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论商业秘密权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秘密不是传统知识产权的客体 ,在我国财产法中 ,缺少对商业秘密法律属性的确认。商业秘密权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产权 ,商业秘密权的范围、取得、内容、行使及法律保护都有自身的特点。应当加强对商业秘密权的法律保护 ,打击侵权行为 ,完善立法规定和司法程序。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新《公司法》中明确规定知识产权可以作为合法的出资方式,但却对作为知识产权中的商誉出资在2006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的《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中予以否定。我国有关公司的法律规定在商誉出资这一问题上是存在矛盾的。商誉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具有出资的适格性,但要对商誉与一般无形财产和有形财产采取不同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6.
加强基因保护的国际合作已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重大问题之一。对基因的法律保护应从基因资 源和基因技术两方面入手,对于基因技术的法律保护问题,我们认为不应拘泥于现有的专利法保护,而应刨设一 种新的知识产权——基因专有权,保护基因资源,以避免西方保护模式对我们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的目的是激励科技创新,但是过度保护知识产权又可能会抑制科技创新发展。知识产权表现为一种法定垄断状态。在知识产权许可协议的谈判过程中,掌握技术标准中知识产权的权利人从事限制竞争的行为,可能导致合法的垄断转化成反垄断法所关注的经济垄断。通过分析技术标准中知识产权人拒绝许可行为及典型案例,说明了采取一定的反垄断法规制,可以减少因知识产权过度保护导致的科技创新垄断效应,改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域名权利属性问题的争论仍在继续,由于思路与方法不同,争执数年未能取得一致意见.从域名的民事权利属性、域名的知识产权属性和域名的法律独立性视角对域名的权利属性进行界定,域名应为受民法保护的权利,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为知识产权新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