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后撤步推铅球技术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日本人发明创造,该技术是继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和背向旋转推铅球技术之后的新型助跑技术。该项技术与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同属直线性助跑技术类型,两者比较起来后撤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结构相对简单、实用,助跑效果明显。以个别投掷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后撤步推铅球技术教学和训练为实验对象,并在2006—2007年两轮体育专业铅球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两个年级四个班的滑步推铅球和撤步推铅球两种不同助跑技术类型的教学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同一类型的助跑形式,后撤步的助跑技术比较简单、容易掌握,比较能够充分发挥人体的移动速度,同时形成最后用力前的预备姿势也比较到位,助跑效果显著。动作技能的形成较快,运动成绩的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2.
正原地推铅球是高考体育专业素质考试项目之一,同时也是课堂教学中侧向或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的基础动作。由于背向推铅球技术难度较大,一般在中学教学与训练中以侧向推铅球为主。虽然高中体育教学背负着"低层次重复"技术劝作教学的嫌疑,实践中还是不难发现许多同学甚至高考学生的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仍普遍存在缺陷和不足。原地侧向推铅球分为握球与持球、准备姿势、最后用力、铅球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等部分。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原地侧向推铅球的要领"口诀",与其他现有的推铅球"口诀"相比,简约、明了、且压韵。原地侧向推铅球的要领:  相似文献   

3.
旋转推铅球技术对力量的要求相对小于背向滑步推铅球,采用旋转推铅球技术可弥补我国运动员身高、体重、力量等方面的不足,我们应全面地认识旋转推铅球技术。  相似文献   

4.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做为一种实效性较高的推铅球技术,不仅为世界各国的铅球运动员所广泛采用,同时也是做为普通高校田径课程中铅球教学的主要教材。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法的研究,特别是通过整体性教学实验对该项技术的研究为数并不多,通过对北京市部分高等院校的调查、访问及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看,当前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在教学中多采用以下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5.
口令法在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河南大学杨军,易春燕,夏健松,李建刚一、前言滑步推铅球技术是体育院系田径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本文根据推铅球技术传统教学的优点,结合运用推铅球系统、程序和优化教学法,探讨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中采用口令教学法的基本...  相似文献   

6.
新析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中摆动腿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中摆动腿动作的分析,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摆动腿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中的作用。因此一不论在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中,都应高度重视摆动腿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推铅球的技术,到目前为止普遍还是采用侧滑步推和背向滑步投掷。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改革,也有许多人以旋转式和退步式来代替滑步的研究和实践,不论采用那一种技术投掷都是为了在2.135米内的投掷圈获得铅球的初速度,最终目的是提高铅球在空中运行的距离。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初一和初二学习原地推铅球,初三和高一学习侧向滑步推铅球,高二高三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由此可见滑步推铅球要经过四年的教学过程。而多年实践的体会,大多数  相似文献   

8.
樊新  刘景裕 《体育科研》2002,23(2):27-28
通过简易背向推铅球技术教法 (以下简称新教法 )和传统的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法 (以下简称惯用法 )在大学普修课进行教学的对比实验和分析 ,确定新教法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前言 推铅球是一项古老的田径投掷项目。从古至今,铅球技术在不断地进行演变并趋于完善,由原地演变到滑步(侧向、半背向、背向)旋转推铅球。目前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被多数运动员所采用,其技术环节是器材的握持方法、预备姿势、滑步、最后用力与维持身体平衡。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和文献,对旋转式推铅球技术和背向滑步技术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阐明旋转式推铅球技术明显优于滑步推铅球技术。旋转式推铅球技术仍然有待于人们继续挖掘他的潜力和价值,而我国投掷界对该技术仍然应用不广泛,重视不够。应该从科学和现实的角度重新认识旋转式推铅球技术,让铅球技术来一次大规模的技术革命,在我国迅速推广和普及起来。  相似文献   

11.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对于少年投掷运动员来说,是一项技术较复杂而又难以掌握的投掷技术。传统的推铅球技术教学,动作过程较长,不利于少年选手的重心稳定和集中注意力。为此,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和对铅球有关技术资料的研究,设计了适合少年运动员特点的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其结果取得较好的教学与训练效果。这种教法有利于运动员加快掌握动作并为进一步向先进投掷技术过渡奠定了牢固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斜板练习提高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滑步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建安 《体育科技》2002,23(3):29-30
为解决滑步推铅球提高右脚收拉速度以及滑步和最后用力的衔接 ,运用斜板辅助训练手段 ,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迅速提高铅球成绩 ,对于纠正滑步推铅球易产生的“脱节”错误动作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用表面肌电技术对背向滑步式推铅球动作不同重量铅球时的肌肉测试,总结肌肉动员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论为,背向滑步式推铅球动作中,主要参与肌肉为右肱二头肌,右三角肌,右股四头肌等等;使用8千克铅球进行训练时,多数体表肌肉肌电信号值比背向滑步式推铅球有明显的增加,部分肌肉的肌电信号衰减。右股四头肌和左背阔肌在使用8千克铅球训练时利于背向滑步式推铅球动作。  相似文献   

14.
应用三维摄影和三维运动录像分析系统,从人体对外输出机械能角度对掷铅球技术进行了研究。发现滑步阶段对外输出的能量以平动动能为主,过渡阶段输出的机械能量少。最后用力准备阶段输出的动能,机械能达到最大值,最手用力加速阶段输出的机械能总量下降。对主要环节输出能量和运动成绩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躯干输出能量与铅球成绩有密切关系,躯干运动在铅球技术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国际健将级女子铅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摄影及解析、生物力学分析等方法,对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相关运动环节的速度节奏与铅球出手初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数学方法建立了模型,以探讨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正确运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的规律及特征,从而为提高我国女子铅球运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九运会女子铅球的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影像分 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在滑步阶段,左腿有效摆动不足, 右腿蹬伸力量、速度不佳。脱离身体重心运动速度而片面要求滑步阶段的运动速度越快越好是 不合理的。在过渡阶段,右髋向投掷方向的前移不够,不利于身体重心速度的回升。最后用力阶 段,技术还不稳定,出手角度与出手速度之间的组合应该因人而宜,而不宜采用固定的理论模 式。  相似文献   

17.
从运动学、动力学和肌肉生物力学等方面对比分析,旋转式铅球投掷技术相比背向滑步铅球投掷技术具备延长铅球预先加速工作距离,提高铅球加速动力,获得较高的出手速度等优势。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旋转投掷技术动作对运动员身高、体重要求较低,可以弥补亚洲运动员身高、体重、力量方面不足,值得在教学和科研中研究,并在运动训练中加以实践。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针对学生的铅球技术学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不同成绩的学生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最后用力阶段的速度节奏的影响因素及外在表现,提出合适的提高铅球最后用力阶段速度节奏的教学训练方法,为教练员在铅球速度节奏教学和学生在铅球技术中速度节奏的学习提供理论支撑,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速度节奏,提高铅球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