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一本好的图画书,其文字与画面是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不仅仅是用轻松幽默的文字讲述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以构思巧录、想象奇特、富有童趣的画面来讲述故事.  相似文献   

2.
绘本,也称图画书,是孩子们十分喜爱的一种儿童读物。加拿大学者佩里·诺德曼认为:“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着三个故事:一个是文字讲述的故事,一个是图画暗示的故事,还有一个是文字与图画相结合而产生的故事。”显然,诺德曼所说的“第三个故事”,  相似文献   

3.
图画书是一种图文合奏的艺术形式,图画与文字共同承担着叙事的责任,建构图画书的文本意义。由于图画书的叙述主体是画面,文字一般比较简洁,因而要求画面本身具有很强的表述能力。而图画书的细节设计和隐藏是增强其表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图画书趣味性和隐喻的叙事功能的途径。通过细节的刻画,图画往往可以提供比文字更为丰富或者文字不能提供的信息,同时也能充分地调动幼儿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4.
绘本,也叫图画书,它是由图画和文字共同来讲述故事的。它的画面精美,文字精练,情节生动有趣,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图画是绘本的生命,每张图画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表达绘本的整体意境,  相似文献   

5.
白净 《学前教育》2008,(4):49-49
设计意图 《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外国经典图画书,它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对比:文字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图画则还讲述了狐狸追逐猎物却屡屡受挫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基于图画书特质的幼儿园图画书阅读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图画书是一种把语言与图画两种艺术表现手段很好融合在一起进行故事叙述的艺术形式.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图画书的这一特质,就会很容易在有关图画书的阅读教学中把文字与图画分割开来,或者把图画书当作传统看图讲述的对象,或者把图画书当作开展综合活动的引子,而忽略图画书自身独特而丰富的价值.为激发幼儿阅读图画书的兴趣,促进其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深化其阅读体验,教师在利用图画书开展阅读教学时,应善于利用其经过艺术处理的"图像文字",进行声音和空间的再现,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应善于抓住其中隐形的关键人物,再造有关人物形象;应能灵活运用多种翻页技巧,把握文本节奏;应关注画面细节,深度挖掘故事内涵.  相似文献   

7.
图画书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它利用文字和画面讲述故事,通过图画书阅读可以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阅读中幼儿可以掌握更多的词汇,掌握更多的句式,体会到更丰富的情感。利用图画书进行幼儿口语表达训练,成人要注意营造宽松的语言表达环境,注意方法的运用和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图画故事书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的书。在图画书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有很多图画书是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不需要文字,图画本身就可以讲故事。一本好的图画书,是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幼儿读出个大致意思的。  相似文献   

9.
绘本是绘本作家、画家专为孩子创作的图画书。它通过文字艺术和画面艺术的共鸣、结合,讲述着各种各样的故事,让阅读特别轻松,特别愉快,非常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绘本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绘本作为素材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服务的教与学的全过程,使师生共同进步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画面细节构成了图画书的艺术肌理,其最重要的艺术面貌正是通过画面细节的呈现而得以完成。图画书构思之巧,在于它要充分运用画面的可视性特征来进行充满奇想和机趣的艺术构思,同时文学灵感与文学语言运用上的创意,也可为图画书带来天然的妙趣。图画书的主题表现是作品价值实现的必然体现。在图画书中,图画和文字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而是彼此呼应、交错,形成一种张力:更简洁、更丰富的叙事可能和空间。  相似文献   

11.
绘本,也叫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构成的书。绘本,是图文合奏,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作为一种儿童读物,近年来,绘本被广泛运用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课堂中,用来教授学生说话、阅读、讲故事等语言技能。在了解、阅读、尝试运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绘本在辅读学校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 绘本,也叫图画书,它是由图画和文字共同来叙述故事的.一幅幅图画就像一颗颗珍珠,文字就像一根细细长长的线.没有线,穿不成项链;没有珍珠,项链也就不存在.因此,和文字书不一样的是,图画是绘本的生命.绘本的画面是可以读的,那美丽的画面和简单的文字背后透着作者丰富的想象,故事也显得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13.
图画书已经成为儿童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且基础的一类,是儿童早期阅读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师范生在大量阅读图画书的前提下,应该逐步进入图画书的创编。在进行图画书创编时可以从续编或仿编开始,逐渐进入创造性创编。从传统故事、成长经验、阅读体验中提取故事因子,注意文字的简洁、童趣和节奏感,用图画的造型、色彩、布局和图画的细节展现故事,重视讲述故事时的图文结合点,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性创编。  相似文献   

14.
瑞典作家波·R·汉伯格的图画书《我的爸爸叫焦尼》,讲述的是父母离异后跟随妈妈生活的狄姆和爸爸焦尼单独在一起的一天的生活。这是一本经典图画书。窦老师用亲和的语言、智慧的思想、细腻的情感引领着孩子们细致地解读着。通过对图画书语言、画面、细节等方面的学习,从语文的表达与训练上升到人文情怀,尤其是引领他们关注  相似文献   

15.
设计意图《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外国经典图画书,它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对比,文字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另一主人公狐狸,却在母鸡的背后上演了一出滑稽可笑的"捉鸡"屡屡受挫的闹剧。绘本展开之前,有针对性地学习动词,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看懂故事,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绘本中狐狸一  相似文献   

16.
图画书是一种文字和图画共同传达信息的复合文本,图画书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细节。这些细节中,有些是画家发挥想象对纯文字故事的提升,通过图画扩展文字的空间,充分运用图画的表现力展示文字无法描述的光与影、时间与空间、人物动作与表情等多方面的细节;有些是图画作者在原有故事基础上有意增添很多小角色、小故事,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给孩子发现的快乐和阅读的自信。  相似文献   

17.
<正>案例背景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说过:“对于读图画书而言,读书就是读故事,通过图画读懂故事。那么对孩子来说,就是把故事这个眼睛看不见的世界变成在自己心中看得见的画(形象)的能力,也就是一般被称为想象力的能力。如果想象力丰富,人就能看到看不见的东西。图画书与想象力有很大的关系。”通过绘本阅读活动教育实践,我发现每一个孩子对于绘本画面的理解、对于情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正曹革非(芙蓉区育才小学)一、要讲出文字的丰富。讲述者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和思想,讲出文字的丰富性与感染力,这份力量传递到儿童的心目中将是永恒的。二、不只是讲文字。讲述图画书故事时,一定不能只讲述文字的部分,还要练习用语言  相似文献   

19.
许洁洁 《作文》2023,(45):39-41
<正>很多同学喜欢看绘本,但大多数同学只把绘本当成故事,快速读完就搁一边,太可惜了。绘本,也叫图画书。经典的绘本风格多样,题材丰富,画面精美,细节丰富,语言精练。除了读故事,同学们还可以借助绘本学写作。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能学哪些写作本领吧!  相似文献   

20.
目标:1.从图画书中寻找故事线索,感受鸭子挑战自我、坚持到底的精神。2.关注画面细节,尝试用连贯、清晰的语言进行表述。准备:1.图画书《鸭子骑车记》人手一本。2.图画书局部画面及其相应小图片:(1)鸭子骑车时遇到的朋友;(2)鸭子骑车的各种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