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禺的《雷雨》等悲剧艺术精品 ,其永恒的生命力来源于文本本身固有的审美张力所产生的艺术魅惑。构成曹禺作品的欣赏魅惑的美学因素固然十分复杂 ,其中当然包含着曹禺对矛盾复杂、深刻微妙的人性的审美观照与天才的戏剧艺术表现方面 ,不过也许正是因为这一方面突出的原因 ,才促成了那令人魅惑的关于人的悲剧的命运感  相似文献   

2.
特定阶层的人物命运.为众多的文本所关注,如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探索.对“农民”命运的追问……社会阶层的经济定位及其身份认同.使每一个阶层都有其异常鲜明的命运特征。《台阶》一文中的“父亲”,正是“农民”——中国最大群体的命运缩影。作者选取那些生活最为艰苦的山区农民作为自己文学形象的载体.这一形象还有一个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传统研究者一般认为马致远的《汉宫秋)是一部忠君爱国剧.但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遭际、作者创作的思想倾向、以及《汉宫秋》的艺术手法及各色人物殊途同归的命运着眼则会发现.《汉宫秋》迫切要传达的是历史的虚无感与人生的悲幻意识。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红楼梦》杰出的艺术价值自不可低估,但与世界级文学经典相比,《红楼梦》对人的生存困境的开掘以及人性的纵深企及相对略逊一筹——这并不是说文学必得以西方的"悲剧"观为正宗,更不是说今天的文学创作须要向西方文学经典看齐,而是说中国作家想要创造旷世经典的伟大文学作品,必须指向人生存的深度困境,在文本中融进人类的共通经验,表现人的尊严与价值,将人的命运通过对"命运"的抗争描摹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X[英译]Inancienttimes,onehadtofindateach-erwhenhebegantolearn.Ateacherisonebywhomthecoursesaretaught,andtheknowledgeishandeddowntothestudents.Underthisteacher’sguidance,theperplexitiesothestudentsareremoved.Manisnotendowedwithknowledgewhenheisborn.Whothencanavoidperplexities?Whilemanisconfusedburefusestoconsultateacher,hisperplexitieswillneverberemoved.2、人若志…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之写人虽然存在取自文本外部的所谓社会"原型"甚至"自叙传"迹象,但更不可忽视的是它还广泛地来源于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借鉴吸收,即以历代不断累积的"互文性"见胜。作为一部经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集大成"性质除了体现为对以往形形色色的文化元素的兼收并蓄,还突出体现为其写人文本多由各个不同的"集众为一"而成。就拿颇具代表性的林黛玉形象塑造来说,她既是历代无数富有画感的名媛娇娃意象的积聚,又是众多以伤心为主调的诗性符号的集结,蕴含着而今人们所谓的"互文性"写人之道。这种"互文性"既有宏观层面的,又有微观层面的。即使那些通过文本内部贾宝玉、薛宝钗以及晴雯等人物与林黛玉之间的对照、映照写法所传达的各种影像,也常常除了与前人文本有诸多关联,还具有文本互生性质,同样可视为一种富有特色的"互文性"写人之道。总之,从林黛玉这一"独一无二"形象塑造看,《红楼梦》之文本创构中含蕴着多元化的"集众美为一体""合诸情于一身"的写人之道。  相似文献   

7.
关注小人物的生活及命运,是中外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母题之一。白先勇的《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和屠格涅夫的《木木》就是这一类作品。文章试图通过对这两个文本的对比阅读,揭示作品中两个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同时也试图探析隐藏在作品背后的不同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8.
《狂人日记)作为一个小说文本,虽呈现为一种心理小说形态,可这井不意味着没有故事。相反,《狂人日记》中涉及的故事恰恰不止一个.它实际上讲述了众多真实的和虚幻的吃人故事。《狂人日记》就是由这些故事汇编而成的“吃人”话语.而且.不断地重复这一“吃人”话语成了狂人患迫害狂的主要病态心理特征;同时,“吃人”话语也在狂人的不断重复中变“幻”成真.从而引发了堂·吉河德式的反抗斗志。和堂·吉河德面对风车、酒桶时的勇猛一样.狂人也立志要劝转那些他随想中要吃人的人.其言行是可笑的、滑稽的,但同时也是令人深思的。虽其…  相似文献   

9.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较好地处理了传道与受业解 惑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教学与教育的统一。 一、以教材内容为切入口,融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 中 1.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情操教育 学习解说词《历史的抉择》,让同学们在深挚激昂感情 的反复朗读中体会邓小平伟大的历史抉择对我们国家的 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学习《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冯督军怒斥洋人》,让学 生在领会谈话技巧的同时,深切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自尊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结合《求职信》、《推荐信》,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10.
力排佛老、复兴儒学、大倡师道的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对“师”之阐释可谓空前绝后。关于其结构艺术及斐然文采,前辈的分析已近完善,实已无话可说。但在个别字句上,仍觉有可商榷之处。如“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一句中之“书”字,许多通行的译注文本均将其释为“书本”之意。阙勋吾等先生译注的《古文观止》(岳麓书社出版)将该句译为“那些孩子们的老师,只是拿书本教孩子,学会其中的句读,并不是我所讲的传授儒家之道、解答疑难的老师”;《教师教学用书》则如此解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  相似文献   

11.
张艺谋的最新力作《归来》改编自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由于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从小说文本到电影文本,二者在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命运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在这些差异的背后,传达出了作家和导演不同的艺术诉求。文章通过比较《陆犯焉识》与《归来》,来深入挖掘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电影对小说改编的得失。  相似文献   

12.
沈嘉达 《黄冈师专学报》1996,16(1):39-43,62
刘醒龙继《村支书》、《凤凰琴》之后创作的中篇小说,是这位著名青年作家在获得轰动效应之后所作的种种艺术努力和思想观念发生嬗变的现实见证。本文从“时代的‘书记员’与‘找回自己的是魂’”。“典型的缺失与激情的消醉”和“故事的痴迷与平和从容的叙事风度”三个方面,敏惑而辩证地剖析了刘醒龙走红后的中篇小说的创作主旨、艺术情感、典型观及文本特色,从而较好地把握住了刘醒龙的创作个性。这对观照、审视20世纪末叶的中国文坛或许有所稗益。  相似文献   

13.
一、警惕鲁迅教育“杀死”鲁迅 1.鲁迅作品面临“下课”危机《青年周末》登载的《北京高中语文课本换血〈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后经几家门户网站转载,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强烈反应。媒体的反应虽然表现了部分人对鲁迅的激赏与崇拜,但这并不能挽救鲁迅作品的现实命运。那些教材的编者并非读不懂鲁迅,而是读懂之后的“扬弃”。我不敢肯定,  相似文献   

14.
香菱:从女性符号到结构符号--论《红楼梦》的叙事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红楼梦》中赋予香菱的独特命运。她的名字和遭遇,构成了对存在于文本之内与文本之外的女性的集体命运的象征。香菱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个女性符号的同时,随着命运的迁延转化为小说结构的符号。“香菱“这一角色几乎贯穿于红楼始终,成为文本叙事结构的或隐或现的构建者、连缀者。  相似文献   

15.
《济南的冬天》作为一篇经典散文,在很多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在优美的文字面前,很多执教者在教授此文时,常有"爱你在心口难开"之惑,苦于不知如何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体会文字之美、情感之美、艺术魅力。笔者在执教此文时,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文本进行赏析品味:首先要立足文本,研读到位。面对这样一篇佳妙之处不胜枚举的经典美文,教师备课的过程也是一次"美  相似文献   

16.
《灭惑论》是除《文心雕龙》、《剡石城寺弥勒石像碑铭》外刘勰现存的重要文章。有关其撰年,学术界有不少不同的说法,论证的思路及依据也多有差异。笔者认为,从《出三藏记集》中十卷本《弘明集》目录,释僧顺《释〈三破论〉》题注中谓《三破论》为道士冒张融名作,齐梁佛、道二教的传布及《三破论》、《灭惑论》的主旨来看,《灭惑论》必定撰成于芬代。笔者不同意先此齐代说的论证,认为从《出三藏记集》、顾欢作《三破论》考订《灭惑论》的撰年是不对的。笔者也不同意梁代说的论证,梁代说在对《灭惑论》、《三破论》主旨的把握上.在联系时风理解《灭惑论》的产生年代上都没能切合实际。学术界关于此问题的争论是必要的,但不细致利用现存史料的缺陷也是明显的。笔者认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对深化龙学的研究是有所帮助的。本文对上述诸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证。  相似文献   

17.
教读《荷塘月色》,我们的分析点评总得要让学生认同才行.而按教参里说的“指导学生深入探究”.“理解朱自清的命运感、历史感、宇宙感、忧患感”(苏教版教参二第138页),结果却是大部分学生显得很茫然。我自己也颇感怀疑:这篇散有那么厚重吗?写这篇章时朱先生的年龄未届而立,下笔之初有过如此深广的思考吗?其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历史事实和艺术创造的问题 在分析《长恨歌》中李杨形象时,让历史人物李隆基和杨贵妃,来代替文学作品《长恨歌》中的李杨艺术形象,确属不妥。把历史与艺术完全等同起来,等于抹杀了艺术本身的特性。分析艺术人物形象时,应该完全从作品本身提供的艺术人物形象和故事出发,实事求是地作细致具体的分析。作为文学艺术中所描绘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往往渗透着作家的思想情感,是作家所创造的独立的全新的艺术形象,他们的性格、思想、命运是作家赋予的,逻辑上符合现实,但绝不一定等同于现实。  相似文献   

19.
《小学青年教师》2006年第4期刊登了国家级骨干教师、河南省语文学科带头人武凤霞老师《检阅》一课的课堂实录和教后感,分别题为《每个人都是高贵的存在》和《艰难的突围(》以下简称《每》文、《艰》文)。在佩服武老师解读文本之深和引导艺术之高之余,一个强烈的疑惑油然而生,久久不能释怀,道来与武老师商榷:面对作为阅读教学第一资源和主要凭借的文本,我们到底应该选择怎样的解读姿态?“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了跪在文本面前去学习。”武老师在教后感《艰》文中感叹。言下之意除“跪读”外,我们应有另一种姿态:跳出文本“俯读”。《艰》文还告…  相似文献   

20.
《天湖边的麦子》这篇小说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麦子”来进行铺叙.因而“麦子”就在文中被赋予多重意义.作品通过几个片段的描写和流动的视角,将“麦子”在文本中隐合的文化意义逐渐凸显出来,并且随着主人公命运的转折,“麦子”情结也逐渐浮现于文本之上.文中不但有对人们在自然面前努力奋争的描写,也有对于未来和希望的思考.这种叙述增强了小说的叙事效果,小说的艺术审美价值也大致被勾勒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