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黄丹华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撰文指出,西方企业管理对人性的认识从“经济人”到“复杂人”,从“手段人”到“目的人”的发展趋势说明了人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因而人本管理的思想也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主流。由于人所具有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阶段及政治体制等的差异,现代人本管理又呈现出多种模式的格  相似文献   

2.
浅论现代企业的人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西方管理理论与管理学派的形成过程中,从梅奥把人当作“社会人”,巴德把人当作“独立的个体”开始,有了人本管理理论的研究,研究人的需要和行为、尊人、重视人的发展成为管理研究中的一个主题。而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就蕴涵着丰富的人本管理思想,可以肯定地说,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发展趋势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所以现代企业必须突出人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充分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人本思想及其现代企业管理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思想是先秦儒家学说最鲜明的特色,它以“仁”为核心,主张以人为目的,强调对人的尊严的重视和主体的自由创造力量,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现代企业管理已进入“企业文化”的创新阶段,以人为本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主流,虽然儒家人本思想与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理论多有出入,但其精华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管理价值。  相似文献   

4.
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学校发展中的运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现代管理的新思想,许多企业由于实施人本管理,取得了显著绩效,近年来人本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学校作为一个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特殊社会组织更需要确立以人本为的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随着人学成为时代的主题,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等思想逐渐为人们所认同,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德育“无人”的传统弊端受到了反思和批判,德育的理论和实践逐渐趋向人本化。具体表现在:德育概念的人本化,德育理论研究的人本化,德育实践模式的人本化。从“无人”到“人本”,体现了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的转向。  相似文献   

6.
《道德经》蕴涵了丰富的管理思想“,道”可以作为企业管理的指导原则;“无为而无不为”可以理解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人本管理、柔性管理是老子管理的具体措施;老子“人尽其用”的人才观对我们实施企业人才战略很有帮助。挖掘老子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有助于我们加强和深化现代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7.
人本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这一理论被运用到企业管理中。人本管理思想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主张尊重个性发展。从人本管理思想出发,全面分析和考察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其中成人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现在教育体系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鉴于此,从人本管理的角度,分析现在成人教育管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方法的探究,以期找到推动成人教育发展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人本管理是建立在对社会人的“自我实现”人性假设之上的管理思想,是现代西方企业所倡导的一种先进管理理念,这种理念与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非常相似,都倡导自我管理。但人本主义理论更重视人的需要,管理者通过引导人的需要去实现对人的管理,以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2002年学校人本管理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当今学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问题。2002年,全国发表有关人本管理思想的章就有30余篇。从人本管理思想形成的思想基础、背景以及人本管理的含义、实质、目标、特征、内容和实践等几个方面,对2002年发表的有关人本管理的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随着人学成为时代的主题,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等思想逐渐为人们认同,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关注。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德育“无人”的传统弊端受到反思和批判,德育的理论和实践逐渐趋向人本化,表现在:德育概念的人本化;德育理论研究的人本化,德育实践模式的人本化。德育的人本化体现了时代的精神,反映了德育的本质要求,成为现代德育的应然取向。  相似文献   

11.
陈晶瑞 《高教研究》2004,20(3):17-21
“以人为本”的管理即人本管理乃当今企业最有效、最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人力资源又称为劳动力资源.是企业全体员工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在我们眼中,人力资源就是企业中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对人的开发、利用,以及实施有效的管理.使其与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更好地相互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效益。随着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人本管理以员工满意度为核心.强调人作为企业活动的源泉,应该成为企业的中心.管理者要从人的需求出发.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人本管理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它强调‘“以人为根本”进行管理,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人的潜能,充分发挥人的睿智和才干,创造出最佳的工作绩效。纵观国内外成功的管理实践,都证明了人本管理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演变和发展的重要趋势。这种趋势集中反映为人本管理的融合化、激励化、软科学化等。本文试图结合企业管理作阐述。一、人本管理融合化管理科学是人类社会和管理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和管理实践对管理理论的需要日益迫切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般认为,在…  相似文献   

13.
试论人本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卢勃 《高教探索》2000,(2):36-39
人本理论是现代管理科学经常用到的主要理论之一,它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现在,我们从教育管理这一角度探讨人本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应用,这对于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效度、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目标会有一定的帮助。 一、人本理论的主要思想内容 管理学理念中人本理论主要是来源于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人本主义是从人本身出发来研究人的本质,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理论。①它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强调人的感受,早在古希腊哲学中就有萌芽思想。而人本理论萌芽于本世纪初伴随着管理哲学的产…  相似文献   

14.
人本管理就是按照现代科学理论,把人作为管理诸要素中的主体,尊重人,关心人并运用各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内在潜力,实现整体优化,本文追溯了人本管理的历史渊源,指出了人本管理的基点,手段,目的,并认为人本管理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5.
《道德经》蕴涵了丰富的管理思想,“道”可以作为企业管理的指导原则;“无为而无不为”可以理解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人本管理、柔性管理是老子管理的具体措施.挖掘老子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有助于我们加强和深化现代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6.
学校人本管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的精髓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并发挥一切资源的价值。政府职能的实施离不开行政手段的调控,企业运作有赖于严谨而科学的操作程序,教育的主体是人,当以人为本,以人的志趣情感、思想入手切入管理的内核,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挖掘其潜在效能。笔者在此就人本思想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等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旨在抛砖引玉。一、学校人本管理的内涵人是学校管理最重要的对象,“人本”顾名思义,即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人本思想源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它主张以人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把人放在第一位。近现代许多企业引入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17.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教师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教师是教育人的人,教师所从事的是培养人的事业,因此,人本思想应该成为学校管理的主导思想,人本管理应该是教师管理的主要模式。分析现在中小学教师管理的现状,可以说方式各异、模式众多,但更多的仍然是停留在以经验为主、以制度为主的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18.
人本管理作为一种现代重要的管理理念,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学校管理也不例外。而“学校革新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态度”,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地位使得教师管理在学校教育管理中显得至关重要。人本管理理念是中外管理思想的精华,在现代管理实践的优劣取舍中愈发显示出明显的理论优势,而教师职业特征和教师自身的独特需求使人本教师管理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一、人本管理理念是中外管理思想的精华人本管理理念是中国儒家思想所一直倡导的,是中国传统管理智慧的闪光之处。即便是在主张法治的时代也不例外。秦国在施行法治的同时,结合人本思…  相似文献   

19.
浅谈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和发展方向。本文着重从端正认识、强化民主管理、增强激励手段、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素质方面探讨在企业中如何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20.
人本管理已成为管理界一种非常流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文化 ,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和致思趋向的不同 ,因而在对人本管理理论的理解和侧重上就呈现出种种差异。文章从人本管理思想的内涵、中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差异以及中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理论的综合创新三个方面对中西方人本管理思想进行了初步比较 ,指出中国在强调人本管理的同时应警惕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