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辰目 《传媒》2009,(3):1-1
3月1日晨,打开电脑,得知在前一天即2月28日下午5时,温总理来到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网友对话交流,他在开场白中讲“和网友们进行在线交流,是作为总理的第一次。第一次的事情难免有点紧张,但是我的母亲常告诫我,无论对什幺人,要诚实、要用心讲话。”他说:“我是带着心来的,带着诚意来的,我并不以为每个问题都回答得好,但是我讲的话是诚实的,我希望我许诺的事情能够真正做到”。  相似文献   

2.
要闻     
《网络传播》2010,(3):6-7
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 2月27日下午3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温家宝总理首先向全国网友们拜年,他说:“很高兴同大家进行在线交流。去年是2月28日,我本来也想还取在2月28号,但我考虑到明天是正月十五,是阖家团聚的日子,所以我就改到27号。在这里,我向大家拜年。”  相似文献   

3.
2009年2月28日下午,温家宝总理接受新华网、中国政府网联合专访,共和国总理第一次与众多网友进行在线直接交流,2个小时内便有30万份来帖和数万条手机留言.  相似文献   

4.
黄逸秋 《传媒》2007,(11):78-80
2003年6月的一天,做教师的网友云樵抱着投石问路的念头第一次在新华网发帖."我以为,像新华网这种官方新闻网站,文章要发出时,审查肯定极严,说不定就是泥牛入海没了消息."但事情出乎他的意料,所写第一篇帖文《寻幽揽胜登天柱》不仅很快在新华网论坛上发出,而且还被列为"好帖精选".对于新华网,这只是沧海一粟,但对云樵来说,他从此打开了生活的另一扇窗.4年多来,他在新华网首发的小说、散文、杂文、诗词共有200多篇(首),近50万字,其中有的被各大网站、报刊转载,有的参赛得奖.  相似文献   

5.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1,(8):10+12+14-15
焦点温家宝第3次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做客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海内外网友在线交流,这是温家宝连续第三年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与网友在线交流。温家宝与网友分别就提高个税起征点、民生、遏制物价、人才教育、房价调控、  相似文献   

6.
3月1日.晨报A2版关于温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的新闻报道在市属报纸中独具特色。一是有自己记者撰写的自采报道:二是以“关键词”突出温总理在线谈话的要点.如“在线交流,第一次的事情难免有点紧张”“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和资本市场有信心”“反腐败.正积极准备官员财产收入公开工作”等.既令人一目了然,又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三是在“访谈花絮”中.以记者采写的“网民留言请总理喝水”和“追访主持人的感受”等细节报道,为主报道锦上添花,增强了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这些年,我一直从网上看人民日报,人民日报一直在改变.8月3日下午,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舆论引导新格局中人民日报新追求"为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这次网谈,应该有很多入关注.人民日报"第一大报"的地位使然.张社长仁厚长者,实话实说.我看了并保存了在线交流的文字实录,受益匪浅.最近,又翻出来看,觉得很有必要粘在这里.仔细看看,值得.哪怕您之前看过,再看看也值.以下是摘录的部分文字.  相似文献   

8.
董天策 《新闻界》2015,(4):28-31
<正>2014年12月23日夜半,四川大学教师周鼎在网上发表"自白书",宣称"一个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更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1]其实,他的意思仅仅是说要退出学校的公选课教学。由于"自白书"嬉笑怒骂,措辞激愤,迅速引起网友热议与媒体关注,成为2014年岁末的一个热点事件。不过,事态迅速峰回路转。面对网友的热切挽留,周鼎25日改变想法,表示将继续开设公选课。四川大学26日公布消息说,"为激励我校教师潜心本科教学、致力人才  相似文献   

9.
5月19日上午,广东省佛山市住建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国祥在佛山市政府网“对话民生”网络互动交流栏目中在线接受网友提问。然而.对网友最为关心的、也是近日炒得沸沸扬扬的限价房违规销售一事,他并未作出回应,这让广大网友大失所望。(见2010年5月20日《广州日报》看来,回避网友问题的官员,还是不要参与网络互动的好。否则,就太掉份儿了。  相似文献   

10.
正第一次谈话第一次谈话是1978年12月2日,记录稿大约1600字:这个谈话是邓小平在准备把他写就的"讲话提纲"交给于光远的时候,就"提纲"内容所做的讲解。一开始,邓小平说:"讲过了,与外国人讲过。"这大约是指此前他同日本、美国客人的谈话。据《邓小平思想年谱》记载,邓小平在11月26, 27和29日分别会见了日本民社党访华团、美国专栏作家  相似文献   

11.
新闻新感悟     
我们是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统一论者。但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说,则是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以新闻价值来体现宣传价值、实现宣传价值的传播。这里有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媒体。今年8月3日,人民日报社长张研农在同人民网网友在线交流时曾坦  相似文献   

12.
我搞了近20年的新闻报道,先后在中央和省市新闻单位用稿数百篇。我比较自信,认为自己采访作风比较深入,不会在新闻事实上出差错。可是今年1月份,由于我一时疏忽,还是出了一次不该出的差错。事情是这样的:本乡政府一位干部,有感于当时本地区一些农民建房讲迷信,连续发生两起倒房伤亡的事故,写了一篇杂谈。我看后觉得不够理想,建议他写封读者来信反映这个问题。他要我和他合作,我欣然同意,就改写了一篇题为《建房讲迷信,还会害死人》的读者来信,新华日报》于2月8日刊出。没想到,3月初,我收到新华日报读者来  相似文献   

13.
邹山 《网络传播》2009,(7):31-33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网友在线交流》成为各大媒体头条新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通过人民网与广大网友交流,表明了他对网上民意的关注,网络作为一种媒体,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信息载体。  相似文献   

14.
我第一次听汤沐海的音乐会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他当时担任澳大利亚昆士兰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早已是蜚声国际乐坛的华人音乐家了。他那次带着乐团来深圳演出引起了轰动,也使我第一次领略了这位才华横溢的指挥家在舞台上准确潇洒而又激情四射的独特风采。不过,我与汤沐海的结缘,不是在深圳,也不是在国内,而是在万里之外的芬兰。  相似文献   

15.
2009年2月28日下午,温家宝总理接受新华网、中国政府网联合专访,共和国总理第一次与众多网友进行在线直接交流,2个小时内便有30万份来帖和数万条手机留言。这次访谈不仅激发了广大网友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也显示出是公众对政府的厚望和信心,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互联网发展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这几天,一位女记者打动了众多网友,她就是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23岁的女记者曹爱文。在一次采访落水少女的现场,曹爱文放弃采访,挺身而出为女孩做了8分钟心肺复苏术。女孩最终没能醒来,曹爱文哭了。她流泪的照片引发网上热议,众多网友认为曹爱文是当今中国最美丽的记者。(《河南商报》7月15日)对此,有人认为,从职业角度讲,采访是记者的第一要务,当初曹爱文不应该选择救人,而应该拿起摄影机来采访或拍摄落水少女无人施救,或者等待他  相似文献   

17.
江坪 《新闻实践》2009,(6):73-73
去年9月,浙江在线推出"省委领导系列访谈",10位省委常委作客网站与网友直接对话,这是网上交流的成功实践.当时,我曾向浙江在线负责同志提出,希望这样的交流能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18.
温家宝总理2月28日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  相似文献   

19.
两会即将到来,本届人大代表的提案内容逐渐成为社会焦点。2月11日,一条"向网友征集人大两会议案"的新浪微博引发网友的"围观"和热议,截止记者发稿,共吸引了6万多名网友的积极参与。创新微博征集议案网友亲切称其"微代表"据悉,微博征集议案由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在新浪微博上发起。他在微博中表示:"两会即将召开,我作为人大代表将在人大会议提出改善民生的议案或建议。在此我愿意开放微博平台,听取各位博友的声音。"以微博征集两会议案,李东生成为人大代表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该微博一经发出就得到了网友们极大的  相似文献   

20.
王建 《青年记者》2007,(18):75-76
美国前总统里根说过一句话:"我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交流者,但是我交流最伟大的内容。"外宣应该做个内容为王的交流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