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瑞英  谢清喜 《红领巾》2004,(2):124-128
管理层收购(MBO)被认为是可以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和解决内部人控制的一种长期激励制度.中国的MBO刚刚起步,但已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解决国有企业产权问题.目前社会各界对我国要不要发展MBO和如何发展MBO存在很大争议.明确中国MBO的实施目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应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对MBO有一个科学理解和正确认识,同时对MBO的定价原则、融资问题、实施效果和实施环境等应进行理性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2.
MBO自从上世纪末引入我国,就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国资委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进一步蔓延,叫停大型国有企业MBO,更是让这一话题再度升温。文章通过介绍MBO的概念、特点以及我国MBO的发展现状,从盈利能力、持股比例和股利政策等财务角度分析其带来的影响,并在肯定MBO的积极作用的同时,针对MBO在我国现实执行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初步介绍了MBO的起源,阐述了MBO的经济学涵义。通过对中国MBO的发展及现状分析,指出MBO对我国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与企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及在筹资、法律政策、政府角色等方面所应有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4.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对企业的有效整合、降低代理成本、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等有着重大的意义。我国企业MBO现有的融资模式尚不成熟,必须根据国情和实行MBO的企业实践,探索适合我国企业的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研究国有企业MBO在现实经济环境中的可行性。基本结论是 :在企业国有的背景下 ,MBO的实施会出现实施前提与实施目标同一的悖论。本文通过对MBO方案主体的行为限制、行为可能等进行分析 ,推导出国有条件下 ,MBO后经营者行为并不一定会符合标准企业理论的规定条件 ,从而产生悖论。而该悖论存在表明 ,在目前状态 ,国有企业的MBO不宜过分提倡。国有企业的民营化应主要放在引进外部投资人身上。  相似文献   

6.
范瑞滨 《中国教师》2009,(Z1):10-11
MBO是近年来流行的话题,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国企的产权是不明晰的,对经营者的激励不够,应通过MBO等方式激励管理者提高工作效率。本文指出MBO不但没有解决国企的产权清晰和激励管理者,反而产生了更多的问题,并且MBO将导致私有化,侵吞国家财产,鼓励腐败,而私有化的结果只能加剧剥削,造成更大的贫富差距,根本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所以,MBO是条错误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引进管理层收购MBO的方式来解决我国国企改制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认识不足、法律依据缺乏、市场体系滞后等问题。要顺利实施MBO,需完善相关法规、扩大市场调节、加强监管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制度缺陷背景下的中国MBO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去年开始到现在,MBO在中国的发展如同一场运动,迅速的兴起又迅速的沉寂.本文通过对欧美国家的MBO实践与国内MBO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国内MBO的特性,进而寻找中国MBO的缺陷所在,最后尝试指出MBO在国内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MBO(管理层收购)是一种较新型的企业并购方式,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实施管理层收购过程中产生诸如收购价格不合理、融资渠道少、信息不对称、整合和法律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确立合理的收购价格评定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其次要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为MBO拓宽资金渠道;还要完善MBO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MBO的过程监督。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改革成败的关键是产权制度改革。MBO为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是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具有现实的意义。但MBO在我国刚刚起步,还处于探索的阶段。MBO的多个环节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本文从收购主体、收购定价、资金来源、社会风险、企业后续发展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MBO实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MBO浮出水面的大背景是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退出。本文紧密结合中国MBO的大环境,以MBO的焦点——“定价”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MBO定价之所以引发争议的深层次原因。作者认为以每股净资产为标准评价国有股定价是否公允是有待商榷的,提出把定价的争议归因于国有企业的收购主体是管理层,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有误导性的。有理由相信,随着政策环境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MBO作为一种调整产权关系和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新手段,必将对我国的企业改革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管理层收购是因其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有效解决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问题而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视。由于市场基础和法律规范方面的不同,MBO在我国的开展招致了较多的争议,本文将就MBO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东财富效应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作为杠杆融资的一种形式,MBO对商业银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商业银行不仅可以通过杠杆融资业务为MBO提供资金,而且还能在MBO过程中以投资银行的角色发挥作用。这样做不仅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做好融资顾问和财务顾问,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企业改制的全过程,了解企业管理、财务变化情况和发展前景,保全银行信贷资产,培育新的优质客户,建立起新型的银企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的MBO中,多是以协议转让非流通股的方式完成的,因此转让股权的定价问题是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制定科学的转让价格,保证上市公司MBO的公平合理,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MBO进程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以8家上市公司的MBO定价为例,分析了定价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科学的定价及在定价中应完善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已被许多高校接受并创造性地运用,产生了具有高校特点的目标管理模式.长江大学2004年开始实施院(系)目标管理.实践证明,高校推行院(系)目标管理是促进学校内部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对院(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监督和激励作用,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MB0被叫停的情况下,各种曲线MB0层出不穷。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我国上市公司曲线MBO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讨论并提出了解决的建议,以加强对上市公司曲线MBO的监管。  相似文献   

17.
管理层收购兴起于80年代西方的杠杆收购浪潮。随着“国退民进”改革趋势的挺进,管理层收购对我国企业改革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经营者长期激励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环节,而管理层收购为建立经营者长期激励制度开拓了新的途径。从理论方面分析,管理层收购是属于人力资本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和企业并购理论的交叉学科课题,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而在实践中,管理层收购在我国一定范围内已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8.
管理层收购(MBO)是企业并购的一种收购方式,它对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有积极作用。《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大大推动着MBO移植中国的进程。但对照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和实务,可以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运用MBO如过程中存在着宏观、微观两个层面上的问题,亟需采取恰当策略、措施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