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是人民普遍具有现代法治精神。我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最大障碍是缺乏民族法治精神,原因在于我国传统文化和国家建设中的错误对法治精神的消解,以及我国司法体系与法治宣传教育体系的不完善造成的。必须通过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民族法治精神的塑造和培育,我们的法治目标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当前,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井冈山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探析井冈山精神在培育民族精神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大学生如何发扬井冈山精神与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两课”的民族精神培育应关注和着力协调好如下四重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对接;民族精神的共性与个性的圆融贯通;民族精神的知性摄入和情感内化的双向互补;民族精神培育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同体建构。为此,在理论上应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契合点,在实践中构建以显性教育为基础、以隐性教育为主导的培育模式,积极营造民族精神培育的校园文化环境,将常规培育与事件教育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民族精神培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民族精神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考察和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的现状分析,对民族精神及其培育问题进行分析和概括。提出应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实施民族精神培育工程、相关科研成果推广工程、课程改革补充工程、民族精神家庭培育工程、民族精神社区教育工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许金蓉 《学周刊C版》2023,(17):136-138
为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国家明确指出要在学校教育各个阶段融入法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通过培育学生的法治精神,能够增强学生的守法、用法意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要充分明确培养学生法治精神的必要性,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及发展规律,深入分析法治教育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有效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6.
陆海燕 《文教资料》2012,(14):110-112
高校国防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核心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教育目标一致、教育内容相近、教育载体互补。因此,加强高校国防教育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文章从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教学、日常国防教育活动三方面探讨高校国防教育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7.
韩国非常重视青少年民族精神的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独具特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研究韩国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在青少年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视阈出发,通过对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内在关联的深层次思考,探寻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文化基源问题,提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四个对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根本;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9.
法治精神是现代文明社会对民众的基本要求,是体现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我国民族法治精神的缺失却是不争的事实。笔者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浅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对民族法治精神的培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大连大学学报》2017,(4):106-109
中国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与传承的精神脊梁,大学生是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当前的民族精神教育因其内容与时代精神脱节、教育模式单调枯燥无法解答学生的现实困惑,难以实现民族精神的内化,因此文化认同成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着力点。优化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拓展实践教育平台、加强自我管理教育是实现大学生民族精神文化认同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法治精神是法治的内在引擎、思想精髓和价值体现,法治精神的培育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大学生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力军,其法治精神的培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拓展实践教学路径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有力措施,引导大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和道路自信,自觉践行与弘扬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2.
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抓住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来培育90后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实效性,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以及培育和弘扬90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剖析了新媒体时代下在90后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在90后大学生中提升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胥望 《考试周刊》2008,(15):12-13
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学校的神圣职责.民族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民族精神的培育涉及到方方面面.高校应当紧紧抓住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核心,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发挥课外活动的辅助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实践、创新和发展民族精神培育的形式与途径,在当代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大教育环境为背景,提出了“民族精神教育”这一新理念。并从四个视角论述了民族精神教育,即民族精神教育是凝聚力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是震撼力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是意志力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是创造力教育。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呈多样性,服务和奉献意识淡化.因此,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刻不容缓.本文围绕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的培育展开阐述,指出高校应当紧紧抓住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核心,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发挥课外实践活动的辅助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及以重大事件为契机进行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等途径,充分调动和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创新民族精神培育的形式与途径,在当代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校本课程体系中,法律校本课程是培育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的载体,以拓展法律思维和培育法治意识,孕育出民主法治的稳定根基。中学法律校本课程不应该只是静态描述那些法律规则,而应在法治精神的培育上,提供更臻于完备的法律常识教育模式,发挥公民法治教育的功能。面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教育要求,中学法律校本课程以"人性尊严"为优先任务承担了培养自我判断的角色。在我国中学法律校本课程的编制与实践过程中,该课程面临"法治精神"与"法律常识"的问题,在"书本中的法律"与"生活中的法律"的问题上有着纠葛。  相似文献   

17.
法治精神培育关乎个人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网络时代,媒体传播的多样性、多元化、多变性都给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带来了极大挑战。仔细分析议程设置理论的内容和功用,不难发现该理论与法治教育在网络内容优化、秩序规范、环境营造等多层面存在高度的价值契合性;运用议程设置理论,通过议程导向的现实化、议程设置的多样化、议程的传播互动化等,从更新法治精神培育理念、优化培育内容、改进培育模式入手,优化网络时代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国防教育是根据国防的需要对全体大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国防观念的教育教学活动;高校民族精神培育是激发大学生获得实现本民族理想、目标和前途的自我认同及巨大精神力量的教育教学活动。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同构性、教育载体的互补性、教育成果的转化性的内在逻辑,从而发挥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应以民族精神教育作为重要突破口。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应坚持育人为本、重在实践的原则,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在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以提高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20.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学生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将承担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任,结合中国梦的相关要求对其进行民族精神培育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出现了民族精神培育内容与中国梦结合不足、民族精神培育的方法较为单一、民族精神培育缺乏相应的保障、民族精神培育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针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