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使鲁迅研究更加直面现实,有必要倡导"为人生"的鲁迅研究,即充分认识鲁迅的文化资源价值,面向中国当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提出的问题,展开鲁迅研究.从思想文化层面来说,我们还处在"五四"时代,还处在鲁迅时代,"民主和科学"依然是我们时代的旗帜,我们更需要鲁迅.具体地说.鲁迅与大学文化精神,鲁迅的"民魂"思想,鲁迅的知识分子观,鲁迅基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和谐文化资源,鲁迅反对文化保守主义的斗争经验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方向.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审美取向可以提挈为四维:"尚新"、"主用","崇力"、"弘真"."崇力",即"以力为美",是鲁迅审美化"社会话语"的主旋律,是鲁迅关于"美本质"问题的深刻体认,也是鲁迅创作风格的显著征象.鲁迅"以力为美"的审美取向迎应了中国近现代救亡、启蒙的历史使命的吁求,有久远的感召力和型范意义.  相似文献   

3.
鲁迅众多小说中出现的"鲁镇"空间意象,由于其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小城镇"的特点,既成为当时封建主义传统思想占绝对统治的中国社会的总体象征与国民劣根性衍生的温床,同时也有效地参与了鲁迅反封建的叙事建构.因此,"鲁镇"为鲁迅的反封建主题提供了一些鲁镇之为"镇"才能提供的东西,从而在推动鲁迅的反封建叙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90年代学界质疑"鲁迅缺乏宗教关怀"的声音,文章阐释了鲁迅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其一,鲁迅并非宗教虚无主义者,鲁迅极力肯定宗教的"本根"意义.其二,鲁迅对基督教文化采取的是"拿来主义"的辨证态度,基督教的救世精神与牺牲精神深深影响了鲁迅.其三,鲁迅的"弱者之爱"与基督教的"博爱"既有重合也有分歧,鲁迅的"不宽容"与"渴血复仇"的对象是针对邪恶腐朽势力而非下层民众.鲁迅对弱者之爱更体现为一种形而下性质的"宗教关怀".其四,无宗教信仰的中国没有基督教文化背景,而形而上的宗教关怀则产生于西方基督教文化背景中,鲁迅与托尔斯泰等西方作家产生于中西不同的文化母体,无法用同一标准进行优劣比较.  相似文献   

5.
林非先生所著的<鲁迅和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在十年后再版,在于该书具有更为恒久的学术生命力.其特点表现为一、以对历史的熟稔、感司的深刻、辨析的精微凸现鲁迅的独到之处,与鲁迅及其所处的历史时代达到深度的契合.二、以鲁迅精神正视鲁迅自身的矛盾,把鲁迅放到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去进行全面的辨证的具体分析.三、从深邃、丰厚的文化内蕴中发出了对"人"的呼唤和对鲁迅"立人"思想的深刻阐发.  相似文献   

6.
阳翰笙一贯崇敬鲁迅,在"左联"成立前后,坚定地执行了党组织要求团结鲁迅的方针;在担任左联党团书记期间能正确处理和鲁迅的关系;在周扬等人与鲁迅笔战不断时,他并未参与;在鲁迅逝世后,他高度评价和弘扬了鲁迅的战斗精神.本文破除了长期以来对"四条汉子"问题扭曲宣传形成的阳翰笙"反鲁迅"的假像.  相似文献   

7.
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视角长期以来就争议不断,总括起来大致有三种倾向.第一种是"主题视角",具体表现为政治图解式教学,把生动的鲁迅作品变成了某种政治观念的图解和符号.第二种是"文体视角",具体表现为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来分析和讲授鲁迅作品.收人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不外三类,即小说、散文和散文诗、杂文.第三种是"文化视角",具体表现为摆脱繁琐的语言学、文章学的技术分析,在教学中突出鲁迅作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课题思想]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学科"辅助式"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环境下任务型学习,"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分析]本课适合八、九年级的学生.学生学习了许多篇鲁迅的文章,但是对鲁迅其人和文章缺乏整体和深刻的认识.网上鲁迅的资料相当丰富,学生对在网络上自主学习的形式很感兴趣. [教学目标]了解鲁迅一生经历和鲁迅精神;感受鲁迅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9.
"黑色家族"成员系指鲁迅作品中颇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他们散见于鲁迅作品中,这些"黑色家族"成员身上注入了鲁迅的主体精神,即彻底的不妥协地反传统,进行革命的复仇的精神,为国民打造了一个彻底反封建、反传统的全新的精神世界.在表现鲁迅主体精神的同时,还对各类反叛者及英雄人物的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开掘,注入了鲁迅的生命体验,表现了鲁迅深沉的精神内涵.本文试从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主体精神和内涵的开掘三个方面探讨其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0.
读鲁迅的小说,常常会接触到作品中的"我".在鲁迅前期创作的二十五篇小说中就有十一篇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所以,正确理解鲁迅小说中的"我",对于学习鲁迅作品,搞好鲁迅作品教学以及当前繁荣文艺创作都是有益处的.正确地把握文艺的典型化的创作规律及典型人物的艺术特性是正确地理解鲁迅小说中的"我"的关键.文艺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是以生活真实为依据的,但又不是生活中真人真事的简单再现和翻版,  相似文献   

11.
从<野草>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在"呐喊"和"彷徨"之后的心灵抉择.<野草>记叙了鲁迅在绝望和希望之中的彷徨和奋进.于绝望中抗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这就是鲁迅得以不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梁红书 《班主任》2006,(7):23-23
一次和学生们聊天谈到鲁迅,没想到他们说十分"痛恨"鲁迅.他们说,鲁迅是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作品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但鲁迅的文章难学、难懂、难读、难背.  相似文献   

13.
鲁迅小说善于从特殊的社会场景,如酒店的柜台和茶馆的桌面上来透视社会及国民心态.本文主要以中学教材中鲁迅小说为例,探究其中"看客"形象的悲剧美意蕴.  相似文献   

14.
上海租界为后期鲁迅提供了生活和战斗的相对理想空间,成为他进行"散兵战"的"堑壕".租界在革命话语中的不名誉性往往导致租界居住者本身要承受一定的舆论压力.在居住租界的"避难"意义与"革命"的"赴难"意义的抵触中,鲁迅完成了对"半租界"的选择,并因此减轻了原本可能遭受的严重迫害.由于鲁迅从不奢望身外的政治组织或政治力量能给予自己任何掩护,鲁迅也从未准备接受带有实际政治色彩的掩护,因而,他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左翼文化运动中一名隐藏于租界的"散兵".中共组织及其成员对租界中的鲁迅的保护能力其实有限,相反,后者却起到了保护前者的一定作用.但鲁迅参与左翼文化运动后的租界生存从未能摆脱人身安全方面的焦虑感,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交往方面的寂寞感.  相似文献   

15.
作为鲁迅研究中的重要一环,鲁迅资料研究仍然大有可为.本年度的鲁迅资料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鲁迅作品资料研究和鲁迅外围资料研究.鲁迅作品资料研究包括:<中国小说史略>材料平议、<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的知识性错误、<文化偏至论>材源考.鲁迅外围资料研究包括:考证例话、三味书屋"新说"质疑、"左联"解散及"国防文学"口号再议、"抄袭"公案资料补遗.本文注重述中有评,评述结合,既想为读者提供了按图索骥的方便,也在评迷中显示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研究从鲁迅《藤野先生》一文的题目入手,以《鲁迅手稿丛编》中的《藤野先生》原稿和前人对手稿的研究为依托,对由"吾师"到"先生"这一称谓语的修改进行了原因分析.又从原稿修改的角度对两种题目修改可能性进行探究,指出原题目为"吾师藤野"而非"吾师藤野先生".最后分析鲁迅先生在修改题目时的思路以及进而探求鲁迅《藤野先生》这...  相似文献   

17.
鲁迅小说教学的"叙述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作为一个勇于借鉴外国小说技法的文学大师,他的小说现代气息浓郁.所以引入西方"叙述学"理论来解读鲁迅小说是适当的.根据中学实际,引入四个概念:叙述者、视角、节奏、理想读者,目的是加深中学生对鲁迅小说的理解,使中学生能更深入的探究鲁迅小说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以"立人"为中心--鲁迅思想与文学的逻辑起点(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前鲁迅的东渡日本是一次意义重大的"空间转移".他在日本的思想发展是以民族主义为起点,并产生如下问题意识,即如何既要批判东方传统促进民族的现代化,又要对西方现代化进行质疑;如何完成"现代民族文化"、"现代民族主体"的重建.鲁迅在日本早期的著述,其中心词的转移,说明他认识到民族危机在于文化危机,文化危机在于"人心"危机,民族"精神"的危机.从此鲁迅处于主流思潮的边缘并显示着鲁迅式的文化品格.鲁迅著作中心词"个"强调个体的精神的自由.其典型的个性主义思想是将"立国"建立在人的个体精神自由的基础之上,"立人"的根本在人的信仰."精神界之战士"是批判、战斗的知识分子,具有很强的实践精神,这也是鲁迅的自我选择.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读——对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红丽  易灿辉 《文教资料》2008,(30):131-132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存在着极大的误区.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讲解鲁迅作品时应注意以下方面:注意鲁迅作品教学的阶段性和动态生成性;联系实际生活:处理好"一课一得"与作品所体现的"国民性"的关系:处理好鲁迅作品的深刻性与真实的鲁迅的关系.期望广大的语文教师能有所受益.  相似文献   

20.
鲁迅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中,先后遭到了政治文化语境的误读和后启蒙文化语境的全面抛弃,成为一个渐被遗忘的文化镜像。在新中国早期的历史中,鲁迅被解读为政治性的文化符号,这不仅使"鲁迅精神"遭到了删减化处理,而且严重地背离了启蒙思想,使鲁迅仅仅成为一个半张脸的神话。而当代的后启蒙文化语境则对"鲁迅精神"进行了全面拒绝,既表现为世俗文化对鲁迅作为"普通人"的还原,为进一步抛弃鲁迅埋下了伏笔;又表现为消费社会"娱乐至死"的文化功能本能地拒绝鲁迅式的精神深度,这使原本半张脸神话的鲁迅变得更加模糊不清。归根结底,鲁迅问题的症结在于"鲁迅精神"与意识形态的根本性对立,即"鲁迅精神"绝不是一般意义的知识或学术观点,而是一种指涉现实的精神力量。因而,尽管"鲁迅精神"面临遗忘的文化命运,它却无疑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长河,以缺席的方式彰显着它的永恒性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