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熊来了     
目的:练习一个跟着一个整齐地走,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准备:小熊头饰一个。玩法:全班幼儿围成一个圆圈,选一名幼儿扮小熊,戴上头饰,蹲在圆圈中间。老师说:“我们去散步,请小朋友一个跟着一个走。”全体幼儿按圆圈一个跟着一个整齐地走,边走边拍手。当老师说“小熊来了”时,幼儿马上站立不动,扮小熊的幼儿站起来检查是否都站好不动了,谁没有站好还在动(包括(?)),(?)“吃”的幼儿站到圈外,老师又说:“把这吃人的小熊赶走。”扮小能  相似文献   

2.
小音名找家     
目的:巩固幼儿对七个音名的认识,训练动作的敏捷性。准备: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或坐在小椅子上围成圆圈。中间空地上画七个圆圈.标有C、D、E、F、G、A、B七个音名,请七位小朋友扮演小音名,戴上标有音名的头饰,站在中间。玩法:教师先点一名幼儿为提问者。前奏后,圈上的小朋友边唱歌边拍手,“小音名”边唱歌边做动作(见动作提示),提问者问到哪个音名时,就由那个音名回答。歌曲唱完后,教师将曲尾的音乐反复弹奏,音乐一停,“小音名”就去找自己的家,即找到标有相同音名的圆圈。如谁找错了,就与圈上的小朋友交换角色。如全找对了,则游戏重新开始,两遍后更换角色。  相似文献   

3.
拍皮球     
教育目的:向小朋友们进行安全、文明教育,培养和提高小朋友的安全意识。游戏材料:小椅子每人一张,皮球一个,铃鼓一个。游戏过程:小朋友们坐在小椅子上围成大圆圈,边唱边做“击鼓传球”。请一位小朋友站在圆圈中间按节拍敲击铃鼓,众小朋友听铃鼓声,沿逆时针方向传球。当唱到“注意安全守纪律”时,铃鼓越摇越快,传球速度也随之加快。音乐结束时,球传到谁的手中,谁就要站起来背诵这首歌词。然后重选一位小朋友敲击铃鼓,游戏继续进行。拍皮球1=C2/4朱晋杰词李嘉评曲13506650653043203135-6563-665535544231235665235-6653123665320301-10‖小皮…  相似文献   

4.
数雪花瓣     
声、 目的: 1.练习手口一致地点数6o 2.知道雪花有6个瓣。 玩法:一名幼儿站在中央,其余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全体幼儿齐念儿歌《数雪花瓣》。当念到“请你让我数一数”时,中央的幼儿任意从一个同伴起,依次点数6名幼儿。被点到的6名幼儿立即拉成一个小圆圈,表示变成了‘.小水点”,并进人大圆圈中央走一圈。念完儿歌,第6名幼儿替换中央的幼儿继续游戏。 规则:全体幼儿念儿歌“一、二、三、四、五、六”时,站在中央的幼儿必须手口一致地点数。附儿歌:数雪花瓣 小雪花, 小雪花, 你有几个小花瓣? 我用手心接住你, 请你让我数一数。 四、五、…  相似文献   

5.
玩法: 一半幼儿围成一个圆圈,另一半幼儿做小猪站圈内。①~②小节:在圆圈上的幼儿边唱边拍手(一拍一下)。扮演小猪的幼儿身体向前倾,两臂屈肘,两手按在耳朵上作大耳朵状,一拍走一步。  相似文献   

6.
小鸡吃米     
目的: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及迅速、灵敏的动作。玩法: 在地上画一个圆圈当鸡舍,扮演小鸡的小朋友站在圈内。另选一个小朋友当饲养员,手拿一些写着“米”字的小硬纸片(小石子、小木块也可),站在圈外。前奏时作好准备,歌声中饲养员随节奏边走边撒“米”,小鸡们纷纷出窝争拾“米”,看谁拾的“米”多,并用手势报数,优胜者换当饲养员。  相似文献   

7.
幼儿集体舞     
动作说明: 幼儿单行圆圈站立。前奏响,准备跳里圈的幼儿双手叉腰,小跑步到圆圈里,围成双行圆圈,最后一拍时,用蹦跳步向右侧蹦转身。外圈幼儿动作同里圈,原地跳。第一遍音乐: ①~④小节:用跑跳步,双手在胸前拍手后抬到肩上,腕提起,掌心向外,两臂上举后向下背到腰间。里圈向前行进四人,外  相似文献   

8.
小房子     
玩法: 幼儿手拉手围成一圈,作为“小房子”,选5个幼儿分别扮演鸭子、青蛙、公鸡、兔子、狗熊。唱第一段时,“鸭子”站在圈外。音乐起,①~⑥全体幼儿边唱歌,边拍手,原地踏踮步。⑦~(13)“鸭子”在圈外跑,其余幼儿边唱边学鸭子摇摇摆摆走路,唱到“呷呷”叫时站住。(唱第二、三、四段时,“鸭子”改为“青蛙”、“公鸡”、“小兔”,根据这些动物特点,分别设计不同动作,如青蛙跳跃,公鸡头一伸一伸……)(14)~(19)“鸭  相似文献   

9.
音乐游戏     
玩法:在活动场地上画一个直径3米左右的圆圈。将小朋友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分散在圈内,原地蹲下,作“小草”。乙组在圈外准备。音乐起;甲组小朋友边拍手边唱,乙组小朋友走进圈内在甲组小明友的空隙间穿来走去(走的速度要快),彼此不能相撞,否则要被罚下场停止游戏。当唱到最后一句“咳”  相似文献   

10.
游戏说明:全体幼儿围成一个圆圈。请一位小朋友扮演开碰碰船者,在圈内小跑步,手做握方向盘动作。全体小朋友边唱边拍手,唱到“碰碰碰,碰碰碰”  相似文献   

11.
动作说明:全班幼儿或一组幼儿手拿一个小木偶,左手叉腰,边唱边踵趾小跑步出场。唱到“要问我是哪一个”时,把小木偶藏在身后。“嗨!”两脚相并跳一下。唱到“我是快乐的小木偶”时,把小木偶举起,同时小跑步下场,表示欢快的心情。  相似文献   

12.
游戏准备:青蛙头饰两个,害虫头饰六个,禾苗头饰六个。游戏前老师分配好角色,并帮助戴好头饰。幼儿站成圆圈,担任角色的幼儿,站在圈上等待音乐开始。游戏进行: 1—6小节:圈上幼儿边唱边拍手,“禾苗”站到圈内两手叉腰,“害虫”蹲到“禾苗”旁做咬禾苗状,“青蛙”跳到圈内作东找西望捕虫状。7—13小节:圈上幼儿边唱边拍手。“禾苗”合着节拍身体左右摆动作被风吹动状。“青蛙”双脚跳追捉“害虫”,“害虫”双脚跳四处逃避。“青蛙”拍到“害虫”的身体,这个“害虫”就算被吃掉了,要蹲下不动,不能  相似文献   

13.
音乐游戏     
目的:通过“看电视”游戏,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愉悦身心。准备:①幼儿已准备好节目,教师把各个节目名称分别写在小纸条上,并折好。②准备一只较大的纸板包装箱(以能套进一幼儿为宜),去底和顶,套在一幼儿身上,当作电视机。在电视屏幕的一面,粘上一只小口袋,把折好的纸条放在袋里。玩法:全体幼儿坐成一个圆圈。音乐前奏起时,全体幼儿起立,手拉手走成一个大圈,扮电视机的幼儿站在圆圈中央。①-⑧幼儿手拉手边唱歌曲边按节奏朝顺时针方向走。  相似文献   

14.
两人一组,面对面,双拉手似摇篮形,边唱边舞。1~2小节:双拉手,“正步半蹲”两次,相互“点头”两下。3~4小节:双拉手,右“踏步”,向两旁轻轻摇四次。5小节:双拉手,“正步半蹲”,相互“点头”一下。6~7小节:双拉手,左“踏步”,向前后来回摇四次。8~9小节:仍双拉手,慢右“踏步蹲”,向左“倾头”。10~11小节:同3~4小节。12~13小节:同6~7小节。14~15小节:同8~9小节。舞蹈动作说明@李美安  相似文献   

15.
课间10分钟休息的时候 ,带领小朋友们走出教室 ,师生凑在一起做小游戏 ,既可消除大脑疲劳 ,增进身心健康 ,又能提高交往能力 ,加深友谊和情感。1 小猴捞月这个游戏非常有趣。大家先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当“水井” ,选一个小朋友站在圈内当“小月亮” ,另外再选两个小朋友站在圈外当“小猴子”。游戏开始 ,大家按逆时针方向一边转圈走一边唱儿歌 :“小月亮 ,晃悠悠 ,乐得小猴翻跟头 ;小月亮 ,快快跑 ,小猴捉住不得了 !”唱完儿歌 ,两个“小猴”钻进“水井” ,手拉着手去捉“小月亮”。“小月亮”只能在圈内逃跑躲闪 ,一旦被捉住就要说出一…  相似文献   

16.
幼儿集体舞     
动作说明: 幼儿单行圆圈站立。前奏响,准备跳里圈的幼儿双手叉腰,小跑步到圆圈里,围成双行圆圈,最后一拍时,用蹦跳步向右侧蹦转身。外圈幼儿动作同里圈,原地跳。  相似文献   

17.
游戏说明:幼儿围坐成大圆圈,请两位幼儿(一男一女)在圈中间扮演孔雀和小猴。①~⑧小节:圈上的幼儿边唱边传递小手帕,“孔雀”和“小猴”自由地在圈中舞蹈(动作可由幼儿自由发挥)。⑨~(12)节:幼儿加快传递速度,最后一拍,小手帕传到谁的手中,谁就当小熊。(13)小节:小熊拍照,在喊“咔嚓”的同时,  相似文献   

18.
握握手     
1~C导互鱼55!f渔宜引5-一{旦了;:{小鹅小鸭一起游,z」、猫小狗百遏主鱼{2一一…丝5旦_{3一i{一块走,载和(XX)是好朋6一}鱼5,}3一2{)百.可~,。。}友,见面先来握握手。(姐妆子心 方法:幼儿排成双圆圈,面对面站着的为两个好肋反,相互认清,看准自己的朋友是谁,记住名字。游戏开始里圈的幼儿边唱边自由地舞蹈,可按词意即兴表演自编的动作,当唱到“我和只又是好朋友”时,迅速找到自己的朋友,并要唱出自己朋友的名字,并点头微笑。唱最后一句时,双方两手相握,互换位置,并相互问候“您好!”游戏继续进行。握握手@寒枫 @嘉评 @美安~~…  相似文献   

19.
捞月亮     
目的:锻炼追逐、躲闪的能力和身体的灵活性。玩法:全班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当小河。选一个幼儿站到圈中当月亮.另选两个幼儿站在圈外当小猴子。前奏时,游戏开始,大家作好准备。第[1]小节起孩子们唱着歌按逆时针方向,伴以舞蹈动作转圈跳(动作可自编)。一遍唱完,幼儿停下面对圆心,第二遍前奏时,两只“小猴子”钻进圈内手拉手去捞“月亮”(捉扮月亮的幼儿),圈上幼儿继续唱歌。“月亮”在圈内灵巧地躲闪,若被“猴子”捞到,要说一句带“月亮”两字的话或表演一个节目;如果歌曲连唱三遍而“猴子”还未捞到“月亮”,可由两只“猴子”表演节目。然后“月亮”和“猴子”退到圈上,另请幼  相似文献   

20.
钻圈     
目的:训练钻的技能及灵活性;提高区别颜色的能力;培养组织纪律性。准备:直径为65厘米的红、黄、蓝、绿色竹圈各一个。在场地上画一个直径为10米的大圆圈,在圈上间隔相等定四个点,每点上立放一个竹圈。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各队用一种颜色为标记,分别站在同颜色的竹圈旁。游戏开始,教师发出信号,每队的第一个幼儿开始钻圈,沿着大圆圈的边线依次钻完四个圈,回到自己的圈旁拍第二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