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半月要闻     
四川出版集团14家出版社完成转企改制2009年12月30日,四川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转企改制子公司授牌仪式在四川出版大厦举行,四川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等14家转企改制子公司的法人代表一一登台,从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  相似文献   

2.
传媒链接     
中国外文局8家出版发行单位转企改制12月8日,中国外文局在京举行改制出版社企业揭牌仪式。截至11月下旬,中国外文局所属8家出版、发行单位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工作,由原事业单位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3.
马莉 《传媒》2011,(6):30-32
2010年,148家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转企改制工作全部按期完成,之后全国启动了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改革,到目前已有1251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和注册为企业法人。  相似文献   

4.
林利红 《编辑之友》2011,(Z2):54-55
2010年底,148家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多数为专业出版社)的转企改制工作已经落下帷幕。转企改制后,出版社投入到出版市场的大环境中。转企改制、数字出版、集团组建等一系列出版界大的变革,促使编辑必须适应一系列的转变:从质量守门人变为品牌代言人,从"沙里淘金者"变为"金饰设计师",从生产者变为经营者,从只做嫁衣者到品牌带动者,从  相似文献   

5.
大学出版社的转企改制不是像以前“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改革那样仅限于机制,而是以企业制度为基础的体制改革。转企改制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转企改制为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可选择的两种基本模式。由于大学出版社的行业特殊  相似文献   

6.
2010年是出版业转企改制的决胜年,各出版社都加大了转企改制的推进力度.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除保留人民出版社为事业单位以外,全国各省、市其余500多家出版社要全部改制为企业.根据改制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中央各部委所属出版社体制改革将在年底前完成,而高校出版社和地方出版社的转企改制已基本完成.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印刷复制基地,新闻出版产业年总产值已逼近万亿元大关.每年出版各类产品数十万种,其中图书有27万种、70亿册,连续5年保持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7.
《出版视野》2010,(3):29-29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文化蓝皮书。蓝皮书指出,到2009年底,全国已有268家地方出版社、100多家高校出版社、101家中央部委社完成了转企改制。  相似文献   

8.
一截至2009年5月,全国512家经营性图书出版社中,已有263家完成改制。此外,我国先后组建了26家省级出版集团公司、24家发行集团公司。随着转企改制战略部署的逐步完  相似文献   

9.
按照中央的要求,全国除4家公益性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民族出版社、中国盲文出版社和中国藏学出版社)以外,其他出版社均于2010年底转企改制为企业,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是整个出版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曾经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部委出版社由中央部委主管或主办,其主要使命和功能是...  相似文献   

10.
转企改制,对单个出版社来说,可能意味着改组、“改嫁”、改名甚至消亡;但对我国整个专业出版界来说,可能意味着甩掉束缚后的腾飞、脱胎换骨式的新生。因此,转企改制可谓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专业出版面貌的天赐良机。转企改制前,近200家中央级专业出版社分属各个部委。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部委主管主办的体制下,几乎没有什么机构能通过兼并重组或其他方式把这些出版社集中起来,以提高产业集中度。转企改制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让我们有机会借鉴国际成功经验,遵循专业出版的内在规律,对各种专业出版力量和资源进行大规模整合。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已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的基本问题入手,对转企改制过程中校社之间关系处理、改制后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健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及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建立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以发展促改制,以改制谋发展2010年,我们将迈入转企改制的实施阶段;出版社的转企改制不仅对当前的工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出版社的长远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促进  相似文献   

13.
第一,重点完成经营性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合格市场主体。2010年年底前,完成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具有独立法人的经营性音像电子出版社的转企改制任务。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4.
出版社转企改制过程中,对是否设立总编辑岗位以及总编辑该如何工作的议论颇多。中国编辑学会举办高峰论坛,对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后的总编辑工作进行深度交流。大家认为,出版社转企改制后面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设总编辑岗位,而是总编辑该如何与时俱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出版业的转企改制工作按照既定的步骤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地方出版社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转制工作,大部分的大学出版社也接近尾声,中央部委出版社的改制工作已经启动,进展应该说比较顺利。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出版业转制改革即将大功告成呢?这是出版人所关心的问题。转企改制不是目的,改革是为了发展,这个道理在理论上几乎人人都懂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成为今天转企改制顺利进行的动力却主要是因为有退税的优惠政策。因此,在许多已经完成转企改制的出版社,出现了一种令人尴尬的局面,除出版社的牌子和印章上多了有限(责任)公司几个字外,  相似文献   

16.
转企改制后大学出版社凸显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文化再构建及其实施路径,通过比较分析转企改制前后大学出版社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论证作为企业的大学出版社再构建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及其实施路径;二是产权结构缺陷及深化改革探讨,从法理层面阐述转企改制后大学出版社作为独资出版企业的缺陷和由此导致的难以全面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大学出版社产权多元化及对外股权投资的产权深化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7.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谈出版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之一般企业,出版企业更加应该注重自身的社会责任.出版社履行社会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谋求自身发展的内在的需求.在出版社转企改制的收官阶段,强调出版社的社会责任是引导中国出版业实现健康转企改制的需要.转企改制后,强调出版社的社会责任,是实现出版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的保障.目前,就出版企业的社会责任而言,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试图从利益相关者理论阐述出版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人员安置是高校出版社转企改制最重要、最关键、最敏感的问题.试点高校出版社在劳动人事关系处理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改制后的出版社壮大了实力.按照转企改制中劳动人事关系的处理原则,结合新时期高校出版社的现状.就高校出版社转制后如何正确处理劳动人事关系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成为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的19家首批转企改制试点单位之一,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漫漫改革路。2008年,华师大出版社在管理体制、组织架构、绩效考核、薪酬体系等方面大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学出版社面临的资本壁垒、治理结构和技术与理念等问题,可以从转企改制的视角进行反思调整。转企改制对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是手段,不是目的。让大学出版社回归大学二级学院,是大学出版进行调整的一个可供参考的选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