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陈朝晖 《新闻窗》2007,(3):55-56
新闻策划是新闻媒体努力出新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报纸而言,现在的新闻策划已经突破了原来那种针对重大会议、重大纪念活动、重大典型等进行报道的范畴,进入到日常的报道活动中。因为从读者的阅读需求看,单篇稿件不能满足读者的新闻欲;从宣  相似文献   

2.
骆赤明 《新闻知识》2002,(12):39-39
奇闻,可说是新闻中最能吸引读者的文体之一,但很多奇闻离奇古怪,并没有什么新闻价值。要对奇闻做报道,以丰富版面内容,吸引读者,很重要的一着是要透视奇闻本质,提升报道价值,以达到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意义的目的。 有的新闻现象与新闻本质是一致的,但有的新闻现象却把新闻本质掩盖起来,尤其是奇闻、趣闻更是这样,其本质或意义都被其离奇、趣闻所掩埋了,要深挖才能露峥嵘。下面,就以几则奇闻做例子,谈谈如何透视其本质,做好奇闻的采、编处理。 “天价荔枝”是商业炒作,揭露本质,毁弃寄闻 7月1日,深圳、广州各大报都报道了《1颗荔枝竞拍到55.5万元》的奇闻。该文说,增城挂绿荔枝今年拍价竞卖,1号的1颗荔枝,拍卖到55.5万元。1颗荔枝怎能卖这么多钱,真是从没有的新闻,令人目瞪  相似文献   

3.
报纸的时事新闻版上,来自国内和世界的新闻资讯,内容林林总总,形式无非两类,一是文字,一是图片,除了醒目的标题,最吸引读者眼球的就是版面上的一张张新闻图片。新闻图片,是平面媒体——报纸的主要信息构件之一,报纸的时事编辑欲求高效率、高质量地向读者传递时事新闻信息,对选好用好时  相似文献   

4.
吴超 《新闻知识》2001,(12):28-28
时事编辑每天面对大量的国际国内新闻,要编排出一个版面并不难;但要抓住读者眼球、使人眼前一亮、不能不读,则非要下一番功夫不可。撇开当今的网络新闻挑战、报业竞争压力不谈,就是在同一份报纸厚厚一叠数十块版面的信息量中,要一下子吸引读者的视线,版面没有相当的冲击力也是不行的。要用有限的版面抓住读者,不仅新闻内容要有吸引力,而且编排形式上要尽可能形成强势配搭,达到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抓热点,把新闻串起来众所周知,一个版面好不好,直接取决于新闻稿件的质量。新闻有没有"猛料"、能不能抓到"大鱼"活鱼",都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5.
陈边 《新闻前哨》2000,(10):10-11
因特网的快速发展及其传播信息快速、实时、全面及大容量等特点,已经让每一位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压力。对于地方媒体来讲,地方报道的地域独特性和新闻的接近性或许还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时事报道的传统优势则丧失殆尽。 因特同时代的到来,使国际传播出现了新的特点和情况,“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得到了空前发展,国家对信息的控制能力大为降低”,“阻碍获取信息的障碍正在迅速地减少”。而仅仅在几年前,国内读者获取时事新闻的主要渠道还局限在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体上。显然不能简单地认为新形势下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方丽波 《新闻窗》2005,(5):52-52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方针。要把正面报道做精彩,就必须尊重新闻规律,让鲜活的新闻来吸引人,让深划的思想来说服人,让群众喜间乐见的语言感动人。  相似文献   

7.
说到经济新闻,人们都会认为是和"钱"有关的新闻报道,不外乎金融、货币、股市、期货等,读者对经济类新闻报道的评价往往是枯燥、千篇一律、毫无生气,不如社会新闻、娱乐新闻那样鲜亮、生动、有吸引力。经济类新闻因而一度被读者视为"硬新闻"。那么,怎样才能把经济类新闻做得有活力、有趣味,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呢?近年来,《南阳晚报》从民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人手报道经济类新闻,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潘英 《新闻窗》2007,(5):126-126
这些年来,全国地方党报的时事报道,为了能更吸引读者,大多在版面上和内容上进行了改革,注重打造亮点。其突出的表现就在于减少一般新闻、增加言论,减少长稿、增加短稿,突出时事新闻的重要性、可读性、实用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纸媒的新闻报道中,背景材料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广大读者也越来越喜欢阅读背景新闻。这些年,《荆门日报》在报道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时,尤其注重时事背景新闻的采用。这种形式和内容上的改革创新,为荆门日报时事报道注入了活力,提升了时事报道的品位和深度,赢得了读者的眼球和赞誉。时事背景新闻的类型时事背景新闻即"时事新闻背后的新闻",按照一些权威新闻学者的说法,就是指具有一定新闻要素和价值的背景材料,它是与刚发生的时事新闻(或称主体新闻)的事件和人物有关联的、能让受众全而深刻认识了解新闻的背景材料。这些背景材料已成为当今时事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所谓“题好一半文”.说的就是标题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无论是采写新闻或者是做新闻编辑.都应当注意制作好标题。把新闻的“眼睛”擦亮些.以吸引读者,扩大宣传效益。在这里,笔者结合新闻工作实践,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一下标题制作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1.
王哲 《传媒观察》2004,(8):57-58
什么样的社会新闻最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共鸣呢?面对媒体竞争日益加剧的现实,社会新闻自身发展的动力何在呢?在长期从事社会新闻稿件的采编与社会新闻部日常工作管理的过程中,笔者深刻地认识到,党报的社会新闻要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与挑战,不断与时俱进,最关键之处是必须始终坚持提高社会新闻的报道质量。  相似文献   

12.
选择最佳报道角度,可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中去选择最佳报道角度。 新闻报道最终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新闻事件,为了群众能够更有效地理解新闻事实,记者在报道时就需要选择新闻角度,新闻角度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群众对新闻的关注程度。因此,新闻记者在选择新闻角度时,应本着群众需要什么、企盼什么、关心什么,新闻就要反映什么,就要从哪个角度去报道。  相似文献   

13.
安泰 《新闻知识》2001,(8):39-40
新闻导语,是指消息的开头,通常是消息的第一个自然段。它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提炼、概括和展示在开端部分,吸引读者的注意。   导语的“导”字,含有“开始、启发、吸引”三个涵义。美国新闻学者威廉·梅茨说:“抓住或失去读者,取决于新闻稿的第一段、第一句,甚至第一行。”   新闻学者洪天国在《现代新闻写作技巧》一书中说:“一条优秀导语的标准有两条即可,一是抓住新闻事件的本质,使读者读导语以后而略知全篇新闻,二是能吸引读者的目光,迫使他不得不接着读导语下面的新闻主体。”   根据…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事业成功的动力,对新闻事业来说,亦是如此,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需要不断创新,走出新路子,时事编辑每天接触大量的新华社电讯稿,即时事新闻,要将这些新闻及时准确地通过报纸报道出去,时事编辑只有努力创造时事报道的新格局,以崭新的视角和快捷的节奏令人耳目一新,才能把最好的时事新闻作品奉献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5.
突发性新闻事件是新闻媒体吸引读者眼球、提高收视率、收听率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妥善掌握好突发性新闻事件报道的"度"是衡量一个记者道德准则、行为规范、职业操守的重要依据。突发性新闻事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大,客观、公正地处理好突发性新闻事件,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从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特点、社会影响、媒体对于突发性新闻事件的尺度把控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报纸在手,读者第一眼肯定先看标题,标题吸引了“眼球”,才会继续往下读。标题抓不住人,即使文章很好,也难以引起读者的关注。俗话说,强按牛头不喝水。标题如文章的眼睛,眼睛明亮才讨人喜欢。只有让读者自觉接受,才能吸引读者阅读。因此,我们无论是采写新闻或者是做新闻编辑,都应当注意制作好标题,把新闻的“眼睛”擦亮些,以吸引读者,扩大宣传效应。  相似文献   

17.
因受地域狭小、经济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局限,地市报普遍存在稿源紧张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报纸的品位和质量。面对现实,地市报采编人员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变被动为主动,突破困局、尽最大努力将新闻的广度、深度、厚度做足做透,全方位、多层面地把新闻事件的真相告诉读者?我们在多年的新闻采编实践中认识到,通过策划从  相似文献   

18.
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方针。要把正面报道做精彩,就必须尊重新闻规律,让鲜活的新闻来吸引人,让深刻的思想来说服人,让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感动人。  相似文献   

19.
服务性是媒体自身的功能之一,也是受众选择媒体的需求之一。当前的新闻竞争中,服务性新闻已成为各媒体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新闻报道的"服务性"做得到不到位,细不细致,贴不贴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你的新闻能否吸引读者一个决定性尺码。  相似文献   

20.
穆青同志早在1986年就提出“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思想。他说,新闻图片让读者既能了解到新闻内容,又能享受视觉上的美。更重要的是.它最真实、最直接、最形象、最具体,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进入读图时代,新闻摄影在中国越来越引起关注和重视,大照片和图片故事成为军内外各家报社吸引读者的“抢手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