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五四时期的报纸副刊在现代文学史和副刊史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以四大副刊为代表的新文化副刊突破了民国初年鸳鸯蝴蝶派文艺副刊一统天下的局面,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成为新文学的主力军和新旧思潮论战的阵地;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大众化副刊受到新文化副刊的影响,采取了潜进式的改革,逐渐走上资本主义企业化报刊的发展道路,为现代都市商业文化传媒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灿 《新闻知识》2001,(4):33-34
(一)仿如一夜之间,传统副刊的周围已衍生出一簇簇陌生的副刊种类来,呈现出摇曳多姿、生机勃发的态势。仔细阅读最近的一些报纸,便会发现有的报纸不仅新闻版办得十分出色,而且,副刊园地也万木峥嵘,蓬蓬勃勃。另有一些报纸则明显弱化了多少还有些掣肘的新闻版面的改革,而用尽全力于副刊上,针对这种做法笔者虽不敢苟同,但他们把副刊办得温温馨馨、多姿多彩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新闻版是“记者在说什么”的话,那么,副刊更多关注的是“读者在想什么,想要什么,想说什么”。因此,作为对变革时期读者需求的一种迎合或关怀,报纸…  相似文献   

3.
王炜 《今传媒》2016,(10):68-69
文学副刊作为副刊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了重大的影响力,但是从二十世纪末以来,随着社会变迁和读者群体的变化,副刊的影响力日益衰微,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面临巨大的变化,副刊应该积极应对,应拥抱网络时代,拓展全新空间,立足本地文化,同时承担副刊所应有的社会责任,这些都是副刊重新赢得影响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现代报纸副刊的演进速度可以说是飞快的,这在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特别是以都市生活类报纸为代表的现代大众化报纸的出现,使报纸副刊理念与传统报纸副刊理念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大众化报纸副刊是一种“大副刊”,除了传统的综合性文艺副刊以外,它还包括大特写、讲述、各种专刊、周刊等,其内容无所不包,通俗易懂,其受众层面也逐渐扩大。大众化报纸副刊的出现,丰富了报纸副刊的内涵,给报纸副刊注入了新的血液。然而,现代大众化报纸副刊在发展、创新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有几个辩证关系是副刊编辑不得不面临和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时代的发展,对报纸副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要求报纸的副刊版面必须适应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要求副刊编辑开拓新的视野,反映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行业读者的阅读需要.当今,本土化--已成为报纸副刊的发展趋势之一,有专家讲办报真谛,说越是地方的就越是全国的,也正如那句小品所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可以这样说,报纸的本土化是其生存的基础.报纸副刊是地方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如何办好副刊,体现副刊的本土化特色,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作为川北地区的主流媒体--《南充日报》,在传承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和巴蜀文明,体现报纸副刊的本土化特色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6.
张素春 《青年记者》2007,2(12):29-30
纵观我国报纸副刊的发展史,“五四”时期以四大副刊为代表的综合副刊的出现,开创了我国副刊富有思想性和战斗性的光荣传统,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来看,它都是我国副刊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一段时期。而四大副刊之一的《京报副刊》作为综合性的文艺副刊,在当时大大地强化了新闻传播的文化深度和思想力度,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文化启蒙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浅议报纸副刊的新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性与文艺性的有机结合,便是今日报纸副刊的最基本的属性。为什么这样说?这不仅仅是被整个报纸副刊发展史所证明了的,而且也是现代副刊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副刊,与新闻争“主角”是不现实的。没有新闻作为报纸的主体,副刊存在的希望何在?那样的副刊报纸岂不又成了文学刊物。所以,副刊只能在新闻的载体上求得生存与发展,只能与主体共存亡,同发展。正因为如此,副刊的新闻性尤其不可小觑!反映时代的呼吸,反映改革的脚步是当今报纸副刊不可忽视的责任。与文学期刊相比,报纸副刊周期短、覆盖面广,文学期刊几个月之后才能反映的…  相似文献   

8.
浅论大众化报纸副刊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报纸副刊的演进变化速度可以说是飞快的,这在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特别是以都市生活类报纸为代表的现代大众化报纸的出现,使报纸副刊理念与传统报纸副刊理念相比,发生很大变化。大众化报纸副刊的出现,丰富了报纸副刊的内涵,给报纸副刊注入了新的血液。然而,现代大众化报纸副刊在发展、创新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副刊三题     
一、关于报纸副刊的地位 中国报纸副刊最早是以“附张”的形式出现的,第一张副刊则是1897年11月24日英商字林洋行创办的《字林沪报》附张“消闲报”。从报纸问世的那一天起,副刊就如影随形。不过那时的设置主要是为了版面协调和对读者欣赏品味的调剂。当时,它确是正报的次要部分,称“副刊”则是名副其实的“副”。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报纸事业的发展,副刊的作用、地位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不过长期以来,人们已习惯地把副刊看成是正报的延伸和补充,副刊也一直甘当配角,居于从属的地位,甚至在历年来开展的我…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上,报纸副刊一直是刊登散、杂志、学评论等纯艺作品的领地。近些年,随着副刊读数量的减少,这种副刊在各种报纸上出现得越来越少,许多报纸压缩甚至取消了副刊版面.也有的报纸在不断探索副刊如何办的问题。根据一些报纸的探索实践和笔的思考,认为报纸副刊可以进行三个方面的突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侯力明 《传媒观察》2004,(12):44-45
报纸文学副刊在经历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繁荣和九十年代前半期平稳发展后,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逐渐显现出萎缩的迹象,一方面,报纸文学副刊整体版面数量大幅减少,有些地方缩减了版面,更有甚者,取消了文学副刊;另一方面,文学爱好者的热情和投稿量也明显下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报纸文学副刊的“营养”不足。  相似文献   

12.
报纸副刊,是常见于各种报纸区别于新闻的版面和栏目,是报纸的延伸和补充.报纸副刊作为我国报纸的一个特色,自从创立至今的百年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是副刊传播新闻、反映社会、服务生活、提供娱乐的基本功能始终未曾改变.当今以营利为目的的报纸进入厚报时代,受众细分,为了吸引读者购买阅读和吸引广告商投资,也为了和新兴传播媒体争夺受众群特别是年轻受众,版面内容越来越丰富.报纸副刊作为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副刊的发展可以说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盛期,对报纸激烈的竞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6月1日至2日,我作为评委,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复评暨’2000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评选。这次评奖活动,是自1998年首次将报纸副刊作品纳入中国新闻奖系列以来,举行的第4次评奖。为了与中国新闻奖的总序数保持一致,采用了统一的“第十一届”序号。在全国2000家左右公开发行的报纸中,大部分都辟有文艺副刊。随着报纸为适应人民越来越丰富的文化生活需要作出的调整,以及报纸多版化的发展趋向,报纸文艺副刊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中国新闻的最高奖项中国新闻奖评委会,顺应副刊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报业的发展,报纸的副刊也不断发生变化,一张报纸办得好坏,副刊是否出色,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而报纸副刊是否出色,又与副刊编辑的素养特别是人文素养有关。下面笔者从现代副刊的角色来谈谈副刊编辑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核心竞争力是当今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同样也是媒体长足发展的必备素质。而作为报纸改革和竞争的重要阵地,副刊核心竞争力的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副刊要保持长足的发展,就应在反应力、精确力、创新力、资源整合力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6.
联系专业作者是报纸办好副刊、专刊的必备条件,是一项基础工作。以报纸副刊而言,报业发展史上没有哪一家报纸的副刊依靠自由来稿而办得有声有色。中国报业史上副刊的辉煌期恰恰是副刊编辑与专业作者联系极为紧密的时期,如五四运动之后的四大副刊、20世纪30年代申报的副刊《自由谈》等。在当今网络资讯发达、媒体写作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许多报纸副刊,尤其是地方党报的副刊编辑们感叹,副刊越来越难办了,空间小、题材窄,竞争日益激烈,早几年办副刊(专刊)的黄金时代已风光不再…… 从宏观上来看,我国主流报纸副刊大致都有过从“勃兴”到“繁荣”到“成熟”的轨迹,除了其自身的规律支配外,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其它媒体的兴盛介入和竞争,社会舆论环境的影响,也是副刊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作为地方区域性的报纸副刊,目前的生存空间到底有多大?在众多实力雄厚的大报、专业报的夹缝中,地方党报副刊还有没有发展的余地,能不能继续繁荣下去?笔者以为,竞争…  相似文献   

18.
报纸副刊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对"新闻"的延伸、拓展、表现、演绎。笔者认为在做到与时代同行的前提下,报纸副刊的未来发展空间是非常广阔的,并提出了未来报纸副刊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罗旻敏 《东南传播》2010,(10):155-157
办好高校校报副刊对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积极的意义。副刊是体现大学精神的有效途径,是思想舆论的重要阵地,也是师生间交流的平台和渠道,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本文结合目前高校校报副刊存在的普遍状况进行分析,探索校报副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精神寻根与地域性文化副刊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湘鸿 《新闻界》2008,(2):67-68
本文简要论述了副刊的发展变化,以及地域性文化副刊兴起的条件和副刊的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