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杰  刘明 《新闻前哨》2002,(9):46-46
会议足一座新闻“富矿” 会议新闻在党报的宣传报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常有读者议论:我们就不喜欢看会议新闻,今天书记讲话,明天市长强调,都是一个套路,没什么看头,也常有些记者感叹说会议报道没意思,很难写出好东西,参加会议报道吃力不讨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读者和记者都不喜欢会议新闻的情况呢?主要是一些记者没有掌握好会议报道的  相似文献   

2.
陈昱 《新闻世界》2009,(11):36-37
时政记者常年和会议打交道,跑会议,发会议新闻。在业内流行这样一种说法:时政嘛,就是报道会议,会议新闻好写好发;写作模式也就那一套,何年何月何时何地召开什么会议,某领导出席讲话,强调指出什么等等。只要出席会议的领导够“份量”,报道就可以登上新闻的重要位置。我们不否认会议新闻的这种模式.因为它符合新闻规律,全面准确地传达会议信息。  相似文献   

3.
王俊美 《青年记者》2003,(10):22-22
会议新闻是大多数媒体的必有新闻。作为机关报,不报道会议是不现实的,也是失职的。但如何报道好会议新闻,又是党报记者、编辑深感棘手的问题。作为一名从事新闻工作9年的记者,我认为,只要用心发现,平淡的会议里也能“挖”出新闻“富矿”。  相似文献   

4.
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信息,而新闻则是处理大量信息来反馈给作为受众的观众。电视新闻采访,作为信息获取的重要一环,在整个信息的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的效果,在实际的采访中,记者应该掌握一定的技能,使用一定的技巧。但目前大多数记者不具备这种技巧,使有时候的采访效果不如人意,因此,了解并能熟练使用采访的技巧应该是每个记者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5.
会议新闻是与各种会议有关的新闻报道的统称。复旦大学尹德刚、周胜在其撰写的《当代新闻写作》中,把会议大体分为集会、工作会议和记者招待会三类。在当今新闻从业者中,有部分人认为会议新闻缺乏吸引力,因而不重视或忽视采写会议新闻。笔者认为,那种认为会议新闻无足轻重的看法是欠妥的。会议应该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常常占据了主流媒体的重要版面!时段"。会议对记者来说就是一个“新闻富矿”。但是由于多数会议新闻报道手法单一,为了报会议而报会议。记者往往只是照顾主办单位的需要,强调宣传功能,结果写出来的稿件八股味…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圈内,就流行着“会议里没新闻”、“会议报道没人看”的说法。有些记者甚至提起会议报道就打怵,不得已参加会议时,竞有一种“我为大局冲锋陷阵”的悲壮。其实事情完全弄拧了!会议不但不是新闻的累赘,恰恰是新闻的集散地。有多少大政方针是在会议上公布的,有多少重要信息是在会议上发出的。  相似文献   

7.
正会议,是新闻的"富矿"。尤其是基层记者,通过会议获取新闻素材,在日常的新闻工作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会议新闻是作为一名记者,尤其是基层记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平常见到的会议新闻,存在的主要弊病是长、空、滥,以及写作的程式化、模式化,不但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议新闻的作用。基层新闻工作者如何把会议新闻写好,写出有特色的、有新意的新闻呢?笔者结合从事新闻工作的实际,谈谈体会和看法。会议是新闻资源库会议新闻报道作为一个地方政治、  相似文献   

8.
媒体每天收集到大量信息,但由于信息来源和渠道大致相同,能收集到的信息相差不大.很多时候记者是以同源的新闻事件为依据,去扩展它、充实它,或者改变它的性质。如果记者从原生性新闻受到引导和启发,发现新的新闻增长点,加以发挥,形成新鲜的有独特视角的报道,这种挖掘从时间上延长了原,生性新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从媒体运作的角度看,重大突发性报道或重大战役性报道,编辑部一般都会予以高度重视并派精兵强将投入采编。这类新闻的竞争,往往被提升到报纸和报纸之间竞争的位置,被老总们早早地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多姿多彩的版面上。因此,作为普通记者,特别是战线记者,更多的是怎样跑好战线,如何从平淡平凡程式化的活动和会议中,捕捉、提炼出鲜活的新闻,发现读者确实需要的新闻和服务信息。一、在会议材料和活动中找特色点对都市报记者而言,这种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因为都市报一般不太可能用大篇幅去作程式化的会议报道。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  相似文献   

10.
金鸣 《新闻三昧》2006,(5):42-42
时下,令办报人最头疼的是会议报道,尤其是岁末年首各种专门性会议接连不断。有的会议为了容易见报,强拉硬拽领导人到会讲话,记者们明明知道这种讲话质量不高,没有什么新内容,又非报道不可,于是只好装腔作势地写成某某领导强调指出,最后又强调指出如何如何。结果,报道刊登之后,出现谁写谁看,写哪个专门会议哪个部门看的尴尬局面。怎样报道会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笔者认为,重要的会议报道不仅要报道,而且还要报道好,一般性的会议要跳出会议写报道,功夫下在发现新闻上。老练的记者,采写领导人的讲话,并不是只盯在现成的讲话稿,而是特别留…  相似文献   

11.
提到会议新闻,人们的反映大都是反感和批评。那么,原因到底是出在会议身上呢,还是出在记者身上?会议新闻有没有报道的必要性?如果有,我们又如何去利用它呢?  相似文献   

12.
会议新闻由于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沟通信息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所以在新闻报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笔所在的县级台,每天十分钟的新闻里,会议新闻占了大半。眼下存在的问题是会议新闻成了“人头展览会”:何时、何地召开何会,何人参加,议程,然后是领导  相似文献   

13.
面对相同的会议采访,同行之间的报道为何差距悬殊?成长中的记者都曾有过这样的追问。对于一名时政记者,会议采访是一门必修课。如何在会议新闻中练就慧眼,如何在会议采访中看得深远,这种功夫却在会议之外。  相似文献   

14.
会议新闻报道是人们获取新闻消息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会议新闻,既能使国家的政策或重大事件得到传播,又能增加人们对国家经济、政治信息的了解,实现双赢的目的。但目前我国的会议新闻报道出现了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会议新闻的社会效果。本文先对会议新闻报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以期为日后进行会议新闻报道的改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开拓会议报道的创新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到会议新闻.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领导讲话和程序性的会议报道。这不仅是受众对会议新闻刻板的印象,也是部分编辑记者在实际操作中常有的惯性思维。会议新闻的这种状况.造成群众对会议新闻不愿看、不愿听.也让部分记者编辑在思想上存在着写会议难、写会议烦、写会议新闻难出新意的认识偏差。  相似文献   

16.
会议新闻,是各媒体的必有新闻。但如何报道好会议新闻,又是各媒体深感棘手的难题。在新闻改革中,如何把会议新闻铸就成精品似乎成了常有话题。精品的标准是什么?最重要的是看社会效果。一些媒体和名记者、名编辑在探索把会议新闻铸就成精品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受众意识:铸就精品的奠基石今天的受众为什么越来越不把有些主流媒体视为重要的“信息源”。反过来说,今天的受众大多还处于初中、高中的文化水平,不会把大量时间花在信息接受的过程上,特别是快节奏的今天;也不去仔细琢磨字里行间的含义,而喜欢透明地、立竿见影地直接获取…  相似文献   

17.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是电视新闻的重要任务,而实际工作中,政策信息的获得多来自于各类会议。因此,会议报道便成为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说,观众对政策信息的需求是迫切的,从这个角度讲,会议信息本应受到欢迎。但现实的情况是,一些冗长低质的会议报道使观众产生厌烦情绪,看会议报道不是主动获取,而是被动接受,既容易影响政策信息的传递效果,又会使新闻节目的公众形象大打折扣。因此,改革会议报道,增强其可视性,是十分必要的。新闻写作无定法,求新求变才能赋予新闻以生命  相似文献   

18.
会议并无过 说起采访会议,通讯员是最为头疼的了,因为会议新闻难以出新出彩;而百姓普遍对媒体上发的会议新闻不感兴趣,因为多数会议新闻没有说出大家想知道的事儿。  相似文献   

19.
新闻单位现在有这种情况,有的记者足不出户,就坐在电脑前,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很快就搞出一篇又一篇作品,速度快,信息量大,但由于没有到达新闻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有的作品缺乏现场感,有的作品的真实性令人质疑,使新闻的公信力受到影响。笔者不反对上网采访,相反赞同记者善用网络采访,但网络采访也是双刃剑。互联网时代,对新闻采访提  相似文献   

20.
所谓会议新闻,指的是与会议有关的新闻报道的统称。一般说来,不论是传者还是受众,大多对会议报道很反感。其根本原因,就传者而言,会议报道形式较为呆板,尤其是与会领导得似"梁山英雄排座次",一旦将领导"缺位"或"错位",属"政治事故",记者乃至媒体领导必挨批挨罚。就受众而言,会议新闻往往内容空,没有明确、清晰、有用的新闻信息,或将本来很有新闻价值的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