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体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调查法和实验法,对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与其体质健康状况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了解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的关系,并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金维  刘刚  梁思佳  梁玉 《体育科技》2023,(5):144-146+149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小型轻便、便于随身携带的便携智能终端随处可见,而近年来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却逐年下降,为研究便携智能终端及APP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了解大学生使用便携智能终端及APP的时长、频率、类别等情况,并结合大学生体质状况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使用体育健身类APP呈正相关,与其他娱乐游戏类APP呈负相关。大学生使用体育健身类APP时间、频率越长,体质健康状况越好,使用其他娱乐游戏类APP的时间越长,频率越高,体质健康状况越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将安徽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进行横向及纵向比较,研究存在差异的具体原因,为有效遏制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发展趋势,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深化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大学生体育意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沈阳化工大学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掌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和特点,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性的建议,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一直是国家和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国家和高校也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效果并不理想。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观念、应试教育的压力、体育硬件设备不齐全、体育教学的机械化成为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原因。并希望通过学校、家长以及政府部门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解决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2015~2017年浙江省大学生体质抽测数据的统计结果,研究当代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等维度探讨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而从政策支持、教育管理等多方面提出干预对策,以期为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体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内地藏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内地藏族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各项数据显示低年级明显优于高年级,随着年级递增学生体质健康有不同程度下滑,究其内地藏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及发生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体育教学中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学生体质现状及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调查分析,发现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和活动强度不够、不注重良好的锻炼和生活习惯、健康知识以及不良的锻炼环境和不科学的运动方式是学生体质下降的直接因素。本文从教育和健康促进入手,做好大学生体质健康人群的监测和评估,并进行具体健康指导,以期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游欢 《体育风尚》2020,(1):23-23
目的:通过了解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探索其发展规律,为有效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案和理论依据。方法:以2014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参考依据,对2018年东华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各个年级段的差异明显;男、女生普遍存在的短板问题也不同。结论: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的不理想,可能与大学生"健商"水平、高校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家庭和社会对体育的重视程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在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试评价的基础上,对其体育健身习惯和意识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旨在探寻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低下的原因.大学男生体质健康低下问题比较突出;体质健康水平低的学生对于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而且普遍不愿意参加长跑体育锻炼;当前大学生日常生活体育活动不足现象非常严重.建议今后体质健康促进的教育和干预措施也应把大学男生作为重点对象来进行.高校应着重培养和促进大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各种形式来增加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中,尤其是针对体质健康水平低下的学生群体,应重点发展其有氧耐力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