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历时一月,行程万里,发稿50多篇、组,由湘鄂两省党报联合组织的“记换位看湘鄂”大型跨省采访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2.
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组织重大战役性报道,是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党中央根据科学发展观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给中部各省人民巨太鼓舞。中部地区崛起,舆论必须先行。湖北日报编辑部紧扣中部崛起这一主题,按照“三贴近”原则,创新报道内容、报道手段和报道形式,对这一时代主题进行了持续一年、浓墨重彩式的报道,共发稿50多万字,为促进中部崛起提供了舆论支持,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不少报道得到省领导、中宣部新闻阅评组表彰。  相似文献   

3.
有幸参加这次“记者换位看湘鄂”大型联合采访活动,感触良多,获益匪浅。它是落实“三贴近”要求,改进党报新闻宣传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尝试,是“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一次生动实践,是记者生涯中难得的一次大机动战役性报道实战机会。在高强度、大运动量作战中,两家省报相互合作也相互竞争,是对参与者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考验。  相似文献   

4.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古人对超越某种境界的描述。“记者换位看湘鄂”不仅对两省经济工作思路进行了一次“换位看”,而且对新闻业务也是一次新的体验。两省两报记者迥然不同的写作风格,彼此各有长处。应当说,各自都有创新,都比原来惯常的新闻写作方式有所突破。两报记者在这次活动中都认识到了,适应“三贴近”要求必须努力做到主动创新新闻写作方式。  相似文献   

5.
在党报刊发的各类新闻稿件中,典型人物报道往往都占有一定的比重。好的典型人物报道可以强化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增强党报的影响力,使读者读后产生共鸣。但如何才能让典型人物报道出彩,把典型人物写“活”、写得耐人寻味,这是摆在我们很多党报记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6.
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组织重大战役性报道,是党报义 不容辞的责任。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党中央根据科学发展 观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给中部各省人民 巨大鼓舞。中部地区崛起,舆论必须先行。湖北日报编辑部紧 扣中部崛起这一主题,按照"三贴近"原则,创新报道内容、报 道手段和报道形式,对这一时代主题进行了持续一年、浓墨重 彩式的报道,共发稿50多万字,为促进中部崛起提供了舆论 支持,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不少报道得到省领导、中宣部 新闻阅评组表彰。 一、敏锐判断"中部崛起"这一主题的历史方位和时代意 义,以高度责任感组织报道 中部崛起在中国"和平崛起"中占居重要地位。作为最早 提出这一口号的省份,湖北对中部崛起有着特殊情结;由于湖  相似文献   

7.
由湖南日报社、湖北日报社发起组织的“记者换位看湘鄂”大型跨省采访活动,曾于采访结束的6月8日在赤壁召开过一次研讨会。那次稿件尚未发完,邀请了沿途县市主要领导参加,会议偏重于“边界经济”的探讨;6月24日,湖北日报编辑部再次组织研讨会,如果仅就采访活动本身,似无太大必要,但如果着眼全局,致力于从中引出一些启示,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那就很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8.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报有舆论先行、观念先导之责。《湖北日报》结合本省实际,开辟《记者走基层》、《科学发展共创和谐》、《中部崛起进行时》等常设专题,设立《楚山汉水构建和谐》等阶段性栏目,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战略部署,着力践行“三贴近”,不  相似文献   

9.
开办“实话”栏目的初衷《湖北日报》作为党报,一张综合性大报,既是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的旗舰,担负着引导舆论,为奋力实现中部崛起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重任,有着不可替代的政治优势和特殊地位,又是报业集团向高端市场扩展、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集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平台。随着社会组织形式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省级党报如何牢牢掌握主流意识形态,如何赢得主流读者,如何保持强大的舆论影响能力,是我们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畅 《新闻前哨》2003,(5):44-44
2002年4月至5月,《湖北日报》组织策划的“沙市奶农倒奶事件”系列报道,在社会各界产生巨大的反响,先后获得《湖北日报》“头条新闻竞赛”和“中南六省党报好新闻竞赛”一等奖。此报道在编辑部的统一指导下,部站结合,成功运用策划引导新闻事件的发展,解读新闻背后的社会意义,为新闻人物指明解困方向。作为“倒奶事件”报道的全程参与者,我从中感受到新闻策划的动人魅力。  相似文献   

11.
“记者换位看湘鄂”,活动规模大、时间长、发稿多、思辨性强,用网络新闻的观点看,比较适合做组合报道。对新闻合理的集纳,对背景的综合处理,对网络技术手段的充分运用,如动画的制作、图表的制作等,让大家能更全面了解新闻事实,做出新闻的“景深”,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甘恬 《新闻实践》2011,(10):44-47
绍兴日报有一个既受读者欢迎又获业界好评的专栏——“乡村穿行”。开设5年多来,报社投入大量资源、派出旗下记者穿行300多个乡村,坚持用理性视角观照新农村建设;专栏每周一次,每次都在头版显要位置刊发。这是绍兴日报近年来主题报道策划创新的得意之作。在绍兴日报社总编辑鲁兰洲看来,主题报道是彰显主流媒体权威性、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地市党报的新闻创新,主题报道求新求变是一门必修课,需要时常挂在心上。  相似文献   

13.
鄂青 《新闻前哨》2014,(4):65-66
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于2012年3月成立.是湖北日报“开门办报”的生力军和党报集团引领主流舆论、服务高校青年的重要阵地以“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为发展思路,以创建“全国一流、世界闻名”记者团为目标.记者团规模已覆盖省内绝大部分高校.成员已达3000名,本刊为此开辟“未来传媒人”专栏,为大学生记者团提供研究平台,及时刊发大学生记者在新闻传播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新闻实践经验。,欢迎大学生记者朋友积极赐稿.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点工程的报道,始终是党报的一个中心任务。从建设武钢、长江大桥、二汽,到兴建葛洲坝、三峡工程,《湖北日报》关于重大工程的报道,有着良好的传统。为了报道好中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日报的编采人员转变思维方式、采访方式、写作方式,围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行了一次成功尝试。从2003年11月3日至12月17日,从汉江源至颐和园,从湖北,经陕西、河南、河北到天津、北京,湖北日报“南水北调中线踏访”组,历时45天,行程5000多公里,先后采写、刊发了38篇报道,向读者介绍了南水北调中…  相似文献   

15.
杨明 《新闻前哨》2005,(10):30-30
从5月中旬开始,省体育局在全省开展“国民体质检测荆楚行”活动。湖北日报体育部派出记者,与省体育局一道,走遍全省大部分地方,从5月到7月,在湖北日报体育版上打出“国民体质荆楚行”栏题,刊发了相关的各类作品近60篇(幅),“解读背景”版一个。是创新群众体育报道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省级党报的影响力,如何激活、放大或日经营党报影响力,是新时期党委机关报面临的共同课题.由湖北日报社和湖南日报社共同策划组织的大型跨省采访活动--"记者换位看湘鄂",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和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于2月上旬召开。这是全省2004年第一件政治大事,也是湖北日报开年第一个重大战役报道。 综观这次湖北日报的“两会”报道,总体印象是朴实、清新、鲜活、深刻,令人感到新风扑面。从2月2日至10日,见报消息、社论、特稿、记者点评、照片等各种形式的稿件累计10万余字(幅),报道从内容到形式都出现了许多亮点,在重大政治报道中体现了“三贴近”原则,在创新党报政治报道上作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8.
“6·22”空难,世人关注。在此次空难报道中,湖北日报严格遵守宣传纪律,又主动作好报道准备,在征得领导同意后,于23日与24日推出了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消息《武航一客机在汉失事》、长篇通讯《空难无情人有情》和现场照片;通过湖北日报网络报,滚动发布了系列权威消息,受到广大受众和媒界同仁好评。当时,几乎各新闻网站主页上都可以看到:“湖北日报详细报道空难经过”字样。 这次空难报道,是对湖北日报社会反应能力的一次检阅,是对记者快速应变能力的一次测试,是对编辑部组织策划能力的一次考验。 一、各方信息汇向编辑部…  相似文献   

19.
当湖南日报、湖北日报最终确定,以“记换位看湘鄂”为此次采访活动的主题时,我们就知道,这是一次极富挑战性的采访。因为,此次采访聚焦的是县域经济中尚未被充分重视的“边区经济”,研究的是独特的边界现象,探讨的是如何加快边区经济发展的特殊课题。这一要求,决定了采访活动必须有比较独特的视角和与众不同的丰富内涵,因为,此次采访首  相似文献   

20.
重大主题报道,其核心是"重"是"大"。因事关国计民生,事关百姓利益,党报只有牢牢抓住"重"和"大",做精做深做高做活报道内容,才能有效地提升党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现以《湖北日报》2014年11月四大系列专特刊为例,探究重大主题报道大策划大呈现的路径。重大事件呼唤报道大手笔2014年11月,大事多盛事多,其中包括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在即,"武汉会议",中国歌剧节在鄂举行。《湖北日报》事先注重策划,事中注重落位,事后注重总结,基本上做到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