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樊戎 《东南传播》2011,(3):128-129
省级地方电视台是地方党委政府和民众联系的重要桥梁,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主题性报道作为地方台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有较强的社会性和新闻性.本文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2011年全国"两会"报道为背景,就地方台如何精心策划采编制作有地方特色的全国"两会"新闻,探讨如何提升电视新闻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2.
马莎 《东南传播》2016,(10):17-19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更新,信息传播的模式受到影响并随之改变。无论是中央级媒体,还是地方媒体,单一的信息发布管道和内容形态,已经很难满足受众的要求。延展更多传播渠道、实现媒介融合发展,是时代对传统媒体提出的必然要求。每年三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不仅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省级地方媒体全年时政报道计划中的一场重头戏。全国两会主题、主线一致,地方电视台如何把两会报道做出特色、做出不同?作者以2016年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的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两会进行时》为例,探讨了媒介融合背景下,省级媒体重大时政报道改变过去传统媒体、新媒体各自为战的局面,以"中央厨房"理念,融合"三屏两微一端"报道形式,进一步拓展时政新闻的内涵与外延取得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备受瞩目.随着中央媒体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编力量不断充实和加强,对地方两会的报道也愈发重视.但由于媒体定位不同,中央媒体驻地记者在会上关注和报道的重点与角度也不同于省区市的上会记者,如何将地方新闻讲出全国味道,凸显其新闻价值,是中央媒体上会记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作为中央驻冀媒体单位的记者,笔者从2012年到2016年连续五年参加河北省两会报道,2013年跟随河北团参加全国人代会报道,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跟随河北省政协参加全国政协会报道,播发稿件百余篇,多篇稿件在河北省人大新闻奖评比中获奖.  相似文献   

4.
田美 《传媒》2021,(4):28-30
在公共卫生安全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之下,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首个区块链新闻编辑部诞生了.该新闻编辑部集结了全国十余家省级主流媒体,极大地实现了各家媒体之间的资源共享、技术互通,为受众带来不同于以往的两会特别报道.本文结合该编辑部的策划报道实例,探析融媒体时代"云上"新媒体两会报道发力点,寻求媒体融合大势下的主流媒体合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为及时报道今年全国"两会"的盛况和温州代表委员的风采,温州日报特派两名记者赴京采访,并在一版开设了<感受两会>和<京城传真>两个专栏,刊发了30篇新闻稿件和新闻图片,为地市级媒体主动参与全国"两会"报道作了新的尝试.作为赴京采访的记者,我深切地体会到,在报道全国"两会"这样的重大新闻中,虽然我们地方媒体有先天不足、条件有限的一面,但只要组织得当,善于创新,同样可以在这样的新闻盛宴中抢得一杯羹.  相似文献   

6.
我在地方跑两会2008年全国两会是党的十七大后的首次两会,是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两会,也是北京奥运之年的两会。今年两会什么样?其实,此前全国各地两会丰富多彩的报道已唱响了前奏。地方两会是各地方媒体比拼的赛场,也是记者展示自身技艺的舞台。能采访地方两会对个人而言也是难得机遇和职业生涯中宝贵的经历和财富。地方两会,是新闻的富矿,也是锻炼交流的练习场、竞技场。怎样充分利用好这个机会锻炼自已,让自己尽快成长成熟?怎样更好地向同事同行学习,增强时政报道、战役性报道的经验?怎样更好地在其中发掘现在和未来的报道资源?成功的地方两会报道对即将打响的全国两会宣传战役可以提供哪些成熟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每当农历新年前后,有一件事——也是公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通常会吸引各类媒体和普通群众的眼球。这就是先后召开的地方和全国"两会"。"两会"本应该是新闻的富矿,但一些地方媒体的报道却常常不尽人意。刻板报道难以满足公众期待笔者连续观察最近若干年的地方"两会"报道,发现虽然报道量、信息量一年比一年增多,但时事议题一般不超过十个,而且是随处可见的物价、房价、医  相似文献   

8.
每年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全国乃至全世界媒体都云集北京,上演着一场精彩的新闻大战。作为一个地方广播媒体,如何才能在这场新闻大战中脱颖而出,充分彰显自身优势和特质?湖南电台卫星频道在去年邀集中部六省发改委主任集体访谈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围绕全国区域协调发展规划提出的“中部崛起”战略构想,今年首次倡导发起安徽、湖北、河南、江西、山西各省电台新闻频率联手成功推出2006全国两会中部六省电台联合报道《崛起中部启航十一五》,实现资源共享,整合传播,开启了六省广播媒体合作的新篇章。是广播“两会”报道的一次成功而大胆地创新。  相似文献   

9.
陈曦 《传媒观察》2007,(5):53-54
全国“两会”是一年一度的媒体盛宴,但也是一次新闻资源“占有不均”的新闻大战。地方媒体在全国“两会”报道中是“弱势”,一般情况下扮演的都是“分得一杯羹”角色,主动性、创造性都不能像在地方“两会”中发挥得那么好。  相似文献   

10.
鲁慧 《新闻世界》2013,(7):64-66
【摘要】主题性报道作为地方台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有较强的社会性和新闻性。本文以安徽广播电视台2013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就地方台如何精心策划、采编制作有地方特色的全国“两会”新闻,探讨如何强化主题性报道的有效传播,如何提升电视新闻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6,(7):16-18
<正>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是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共商国是,也是百姓最关注民主政治、关心国家发展的集体思考时间。身为主流媒体,我们的报道如何自我突破?如何拒绝空话和口号?如何让新闻中看又中用?让观众得到他所关注的话题中,有价值的信息?在四川广播电视台的2016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中,"主播跑两会"专题节目表现抢眼。这一节目播出后,获得  相似文献   

12.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2018全国两会报道成为各大媒体的竞技场和新媒体融合成果的"练兵场".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各显神通,纷纷拿出各自的"撒手锏".从"中央厨房"革新内容生产,到"媒体大脑"试水新闻制作,再到大小屏互动移动化播出颠覆传播模式,各家媒体不断创新,推出形态各异、精彩纷呈的新闻报道,新闻表达也逐渐向民间语态转变.这一切都体现出新旧媒体之间从"相加"到"相融"带来的新变化,更预示着全国两会报道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地方"两会"报道如何出彩,是很多媒体一直探索求解的难题. 全国"两会",高官云集,精英群聚,人才荟萃,再加全国人大独特的立法职能,新闻报道自然夺人耳目.与此不同,地方"两会"程序色彩重于新闻看点,读者、观众对"两会"新闻报道的关注度不高.笔者在近三年的山东省"两会"报道中,着力寻找新闻点,在报道的新与巧上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4,(10):73-75
<正>民生发展、法治建设始终是法治类媒体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前者是永恒的新闻主题,后者是媒体使命所在。每年全国"两会",境内外媒体云集,三千名中外记者参与报道。面对近三千名人大代表、两千多名政协委员如此庞大的采访对象,哪家媒体能在这场新闻大战中制胜?哪位记者能够捕捉到高价值的新闻?不仅考验记者的业务技能,更检验记者的采访策略。笔者连续三年参加全国"两会"报道,个人认为采访策略应做到"人事地"三点合一:  相似文献   

15.
韩少林 《新闻前哨》2013,(5):23-24,39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两会的报道也是中国新闻界每年必演的"重头戏"。多年来,新闻界在两会报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把两会报道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新的水平的问题。尤其对于地方报纸而言,如何在两会新闻大战中打造出  相似文献   

16.
<正>全国两会是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是媒体大展身手的竞技场。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传递会议信息,回应百姓关切,运用融媒体新技术,烹制出一道道全面、立体、多样的新闻大餐,使2017年的两会报道精彩纷呈。发出主流声音的"扬声器"3月3日,全国两会正式启幕。这一天,人民日报用头版头条大图表的形式,请6位去年在全国两会上与习近平总书  相似文献   

17.
媒介技术的发展冲击传统媒体行业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可预测性较强的两会报道成为各家媒体的竞技场,地方媒体也开始借助技术优势在两会报道中崭露头角.地方媒体的"2018年两会AR报道"使得新闻的叙事模式从浅层传达转向了深层内容,运营方式也从各自为战转为跨界融合,受众方面也更加注重沉浸体验.传达两会声音的同时也展现了地方纸媒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2010年的全国两会,各重要媒体网站两会报道的总体传播效果如何?今年哪类新闻更被媒体青睐?哪些提案较好地得到网民共鸣?……对这些问题,万瑞数据借助其专属的网站嵌码的全流量监测技术,在以下的报告中予以多角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全国两会新闻采访现场,信息资源丰富,采访对象众多,是新闻富矿.如何取舍、挑选最有价值的信息,使报道不流于常规两会报道形式,呈现独特的新闻思索? 在政协会议开幕第一天,我就被"逼"做出了舍弃,也有了意外收获.  相似文献   

20.
两会报道年年做,今年如何突破与创新?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大战中,人民日报如何高出一筹?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三贴近",把"走转改"精神贯彻落实到两会报道中;强调"紧扣主题、紧跟议程、紧盯现场";突出抓新闻、抓民生、抓基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