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欧洲文化与美国文化均属西方文化的范畴,但二者从来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早期美国人的脑海中,欧洲多是作为一种消极的形象出现,正是欧洲的专制、腐败、堕落才凸现了美国这个新兴国家在各方面的优越,也表明了"新大陆"与"旧世界"在文化上的二元对立.这样,美国文化中体现出的"例外论"最初主要是针对欧洲而言的.早期美国人的欧洲观不见得与实际完全相符,但却成为美国彰显其对世界承担的一种特殊使命的最好理由,也对美国处理与欧洲国家的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哈姆雷特的“内宇宙”变化有赖于其文化基田,西方文化规定了他的性格底色。他的“忧郁”乃迫于“人”与“非人”痛苦角逐中“人”的价值、尊严的失落与重建,是一种典型的人文主史者的文化心态和欲求。它昭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冲突与嬗变,体现着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人类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3.
在亨利·詹姆斯国际题材小说中,“美国女孩”是文化叙事的主题性意义人物。一种文化的深层结构往往决定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行动方式。一美国女孩’在欧洲”的故事系列始终以新兴美国文化中的自由精神与严肃道德为“美国女孩”自身向前发展的行动逻辑,形成了自由与道德变奏的文化叙事模式。“美国女孩”在欧美文化差异中的行动完成了詹姆斯对形成中的美国民族文化的想象性重构。  相似文献   

4.
哈姆雷特的“内宇宙”变化有赖于其文化基因,西方文化规定了他的性格底色。他的“忧郁”乃迫于“人”与“非人”痛苦角逐中“人”的价值、尊严的失落与重建,是一种典型的人文主义者的文化心态和欲求。它昭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冲突与嬗变,体现着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人类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5.
试论美国文化多元性的成因与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美国文化从它的创造主体分析是一种移民文化。它在美国经过初步形成、成熟定型进入当前的多元文化发展阶段。美国移民的多“源”性决定了这种文化在民族认同基础上具有鲜明的多元性。影响移民文化形成发展的三个主要要素是:移民祖籍国的文化传统,移民与新环境的斗争以及在此过程中不同族裔移民的融合。它对美国的双重影响,既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与杂交性,也可以成为某些美国社会问题产生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6.
北美印第安人对美国英语与文化的形成功不可没。他们对早期的欧洲移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曾教他们种植农作物,开发森林,捕捉猎物,发展生产等。北美印第安人在帮助欧洲移民度过难关的同时,将自己的土著语汇传授给了他们。从美国英语中的很多地名、农作物及用具、动植物等语汇及其他文化现象,如图腾文化中可以体现出印第安人对美国英语和文化的巨大影响,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美国语言与文化,为美国英语与文化的形成注入了土著民族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欧洲文化特征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欧洲文化特征的认识是20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一项重要的、不断被重复的研究课题。欧洲的文化特征既常由他人,例如中国学者来想象,也由欧洲的自我文化认同所规范。欧洲的自我文化认同是在与东方和亚洲相比较和区别中逐渐形成的;而中国学者对欧洲文化的认知受到西方学者长期垄断的“欧洲学”所造成的“理解的前结构”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研究者所处的相对位置和社会时代背景的制约。本文从历史传统和文学艺术的角度,对欧洲的文化特征进行简略的诠释。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的主流文化中,脱离本族文化的华裔已经被边缘化为“他者”。他们是具有双重身份但又同时被两种文化排斥的群体,在文化身份问题上必然经历两种文化从冲突到融合的过程,然后形成了一种既非此亦非彼的混杂属性。在谭恩关的成名作《喜福会》中,无论是中国母亲,还是美国女儿,认同一种既不是纯粹美国的,也不是纯粹中国的混杂的移民身份。  相似文献   

9.
马尔库塞认为,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文化尤其是当时的资本主义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肯定文化”,这种肯定文化执着于“灵魂”而背离了“精神”,并在古典美学的“艺术美幻相”中使其肯定性质臻于极致。马尔库塞在其早期文化批判中对这种文化的肯定性质及其审美理想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与批判,并同时提出了一种试图“寻求人的现实解放”的文化美学。  相似文献   

10.
欧洲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由欧洲大学联合会于2009—2012年实施的“质量文化检查”是欧洲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新项目。此次检查通过对欧洲高校质量保障现状以及高校质量文化的调研,得出一系列重要结论,并以“质量文化”作为一种反思性分析工具,对欧洲高校质量保障的“战略与政策”“工具与实践”“原则与假设”等方面进行了审视.从而为欧洲高校质量文化的进一步建构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马歇尔计划并不仅仅限于以促进自由贸易和恢复生产为核心的经济援助,它的主管机构经济合作署还十分重视以美国企业文化影响欧洲企业的经营方式。经济合作署资助大量英国生产考察队赴美国企业实地观察,这些专业考察队在对美国相关部门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方式有了一定了解后,通过发布考察队报告、举办论坛等方式向本国传播美国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经济合作署实际上是希望通过这些考察队来展示美国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并采用美国经验来解决西欧企业生产中面临的问题。可是,美国的生产方式和管理经验并不一定具有普世性,在推行上难以达到所期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有关美国基督教文化的两个问题。其一是“美国梦”与“新教徒道德”的关系,其二是美国基督教兴盛之原因。这些都是有关美国文化底蕴的问题。探讨这些问题,深入美国人的精神世界,才能了解今日美国,并有益于中美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二战后的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头号强国,拥有无与伦比的军事经济实力。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都是在美国一手主导下建立起来的。此时的美国人很乐意把自己比喻为新的罗马,认为美国是世界和平的保障,世界将进入“美国治下的和平”时期。虽然其中美国也经历了低潮期,但是总体上美国一直是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外交政策始终体现着“美国治下的和平”的梦想。认真分析“美国治下的和平”的内容、策略及发展趋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权”作为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一面旗帜,在20世纪下半叶东西方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中又成为西方手中的“意识形态武器”,这就是“人权外交”。回顾美国“人权外交”的历史,从威尔逊最初提出“人权外交”的主张,到卡特政府正式提出推行“人权外交”政策,及至当前的布什政府的外交主张,我们不难看出,“人权外交”说到底是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的,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谋求霸权地位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Although measures of the home environment have gained wide acceptance in the child development literature, what constitutes the "average" or 'typical" home enviro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how this differs across ethnic groups and poverty status is not known. Item-level data from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 of Youth on four age-related versions of the Home Observation for Measurement of the Environment-Short Form (HOME-SF) from five biennial assessments (1986-1994) were analyzed for the total sample and for four major ethnic groups: European Americans, Asian Americans, African Americans, and Hispanic Americans. The percentages of homes receiving credit on each item of all four versions of the HOME-SF are described. For the majority of items at all four age levels differences between poor and nonpoor families were noted. Differences were also obtained among African American, European American, and Hispanic American families, but the magnitude of the effect for poverty status was greater than for ethnicity, and usually absorbed most of the ethnic group effects on HOME-SF items. For every item at every age, the effects of poverty were proportional across European American, African American, and Hispanic American groups.  相似文献   

16.
在亨利詹姆斯"国际题材"小说中,塑造了众多踏上欧洲朝圣之路的美国文化女性形象,她们对欧洲优势的向往,也并非是为了物质层面的需求,而纯粹是一种精神的企盼,并带有一种强烈的美国文化意识和自我道德意识。本文主要以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讨从新世界来到旧大陆的女性在面临欧美文化的冲突时的文化选择和道德选择。  相似文献   

17.
反美主义是一种全球现象,反映了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称王称霸的不满,这种不满情绪在欧洲国家更为常见。欧洲的反美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该地区精英阶层不能认同美国文化的观念,美国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使欧洲的反美主义具有了抵制"美国化"和维护当地文化认同的深刻含义。因此,欧洲国家的任何反美主义形式,都可以从文化上找到其根源。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移民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在1860年之前与欧洲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工业革命等社会因素相关联。美国移民进程是全球化进程的伴生物,是国际性的劳动力再分配过程,是世界移民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移民们“和而不同”,对美利坚民族性格和美国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美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Admissions personnel in the United States may question the necessity of American participation in the joint Council of Europe/UNESCO Convention on the Recognition of Qualifications Concerning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European Region. With a long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given the decentralized system of educ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it can be argued that there is no need for or practicality to U.S. participation. However, participation is viewed as an important agenda for the United States, presenting an opportunity for the sharing of information about American educ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or the recognition of academic credentials, for building global relationships, and for strengthening democratization.  相似文献   

20.
Academic co‐operation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Hungary and those of western Europe, on the one hand, and thos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on the other, are compared. Hungarian co‐operation with western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particularly the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 has been far more developed than that with the United States. The greater success and scope of co‐operation with western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s attributed to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the TEMPUS Programme of the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 and its careful and well‐planned responses to the problems of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region. However, Hungarian higher education could gain a great deal from more intensive co‐operation with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encourage such co‐operation including the greater involvement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TEMPUS proj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