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文论专著。它不仅总结了齐梁以前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而且上升到理论高度,用总结出来的文学理论,对各种体裁的文章以及各个时代的代表作家进行了言简意赅的批评。这部“体大思精”的著作,被誉为“文苑之学、寡二少双”。但有人批评他对“风土文学”有所忽视,据笔者粗略统计,全书引用《诗经》的达95处之多,引用民间歌谣、谚语近30处。因此,关于刘勰对风土文学的态度,应做具体分析,这对全面理解刘勰的文学观,深入研究刘勰的世界观都是有所裨益的。 诚然,在《文心雕龙》里,刘勰没有设专题对它加以讨论,但在阐述文体特点,揭示文学规律,进行文学批评时,不少地方是把风土文学,尤其把《诗经》做为论据的。我们如果能振叶寻根,观 索源。把这些散见各章片断,联结在一起,很容易看出他对风土文学的观点:风土文学不仅是文学的源头,而且泽被后世,使后世有成就的作家沾溉无穷;它不仅抒发了人民的感情,而且还以它强烈的感染力,陶冶人的性情;通过它不仅可“观得失,知厚薄”,而且它的表现手法也有许多可借鉴之处。当然,由于时代、阶级局限,也反映出刘勰对风土文学认识上的不足与评价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2.
我国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巨著《文心雕龙》中对前代作家多有评述,其论往往精辟独到,令后人信服。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学术思想制约,其说亦时有偏颇。刘勰对扬雄的批评,从总体上看是正确的,但因其以正统儒家审美观评判是非,致使对扬雄的一些言行难以理解。本文试图遵照“知人论世”的原则,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状态、学术氛围以及相关情况进行探讨,结合扬雄的言行作粗浅分析,寻找这位西汉文坛巨子在当时言行表现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并借此透视刘勰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文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有许多惊人的巧合。本文意在通过对二者的比较 ,找到母语、时代不同的两人在文学风格理论上的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4.
刘勰的文学风格观集中体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刘勰在《体性》篇中论述了文学作品的风格与作家才性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才气学习”四个因素构成了作家的创作个性,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作家创作个性和风格的形成。他把文学风格归纳为八种基本类型,既剖析了每一种风格的特点,又举出具体作家实例予以佐证。刘勰试图通过作者才性批评联系作品批评,并提出作家与作品相结合的创作才性风格观,形成了系统的文学风格观。  相似文献   

5.
刘勰东晋文学与玄学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晋一代十分短祚,东晋文学在诸多文学史书中都少有提及或仅寥寥数页而已,而东晋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个不可跨越的阶段,颇有研究探讨之必要。此文重在论述梁代文学批评家刘勰对东晋文学与玄学的看法,主要从《文心雕龙》各篇对东晋作家作品的相关评论,对东晋文坛玄风大盛状况的评价以及为何全书一字不提陶诗三方面进行了逐一阐述,以此管窥刘勰复杂的文论思想以及东晋文学的原生态。  相似文献   

6.
齐梁时期,文学风气已经变革,许多文学批评家积极介入了探讨文学发展之路径。刘勰在肯定文学发展是沿着由质到文的规律而发展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考察了影响文学发展演变的外部因素,归结为时代的作用、统治者的作用,并且刘勰不绝对,对特殊情况认真的分析,承认了文学的相对独立性。更为可贵的是,刘勰曾明确说明自己的创作态度与体制,并且提出了具体的方法,打出了向经典学习的旗帜,也说出了具体的措施。从多方而,可以看出刘勰在这个问题上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7.
真实是文学的生命,《文心雕龙》一书虽然没有专章论述文学的真实性问题,可刘勰的真实观却散见于各章之中。试从作品思想内容的真实、作家情感的真实和艺术表现的真实三方面对刘勰真实观思想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物色篇》进行考辨,分析刘勰对宋齐文学的一贯态度以及宋齐文学的弊病,指出"志惟深远"和"功在密附"是刘勰对写景诗文提出的一致的创作标准,属于刘勰的写景诗文观,而非对宋齐山水文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刘勰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位广泛深入地评论作家作品的批评家,他对先秦汉魏晋宋文学作出了许多精当的评论,这些论述发前人所未发,被后人常征引,而今人们仍然乐于称道。我认为,刘勰具有“任自然”的文学观和评论观,从而产生了深刻而美妙的批评实践。一什么是刘勰“任自然”的文学观?扼要地说,就是把作家自由地自我表现看作天经地义的规律。他在《文心雕龙·原道》(下引《文心》之文不再注书名)  相似文献   

10.
一熟悉《文心雕龙》的研读者,大都会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部长达三万七八千多言的文论巨著里,虽然论及的主要作家达一百二十人之多,却偏偏对中古文学最伟大的作家陶渊明不著一字的评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刘勰受到的责难也自不待言。刘勰不论陶渊明,学术界普遍倾向于从陶的出身低微,事迹鲜为人知,作品风格不合时代潮流诸方面去探讨。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刘永济先生说:  相似文献   

11.
树杈状写作思维 ,是在写作系统活动中 ,以第一件创作 (作品 )作为树干 ,截取该树干中的某一段抽枝发芽进行创作 ,形成作品 ;再以这个新枝作为树干 ,又取新树干中的某一段抽枝发芽进行创作、形成作品……一直这样延伸、生发开来 ,完成一次次的创作 ,产生一件件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文苑英华》连录唐代文学作品的文献价值大于选本批评价值,主要表现在:它具有保存唐代文学作品、保存唐代文学批评史料的文献价值,具有进行唐代文学作品辑佚、唐代文学作品校勘、唐人别集版本考证、唐代诗人考定等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隐秀观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重要审美思想,与此相关的“伏采”说,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通过考察有关资料及其具体的名家名篇,可以发现:刘勰的“伏采”观念是一种不同于时俗的语言审美观,主要指作品的内在艺术匠心,而非通常所理解的外在的语言修辞层面的文辞丽藻。充分重视这种观念,对理解《文心雕龙》中的有关思想及具体评论的深层含义,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以“伏采”为关的文学思想,对当时的文坛主流意识而言,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在古代文学审美观念发展史上,有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篇中着眼于采,明确地将情采熔铸成情采这一独立的美学范畴。从哲学角度看,刘勰认为采与情同样出于天道自然,肯定了采是文章的本质属性;从魏晋文学现实语境看,刘勰看到了情采两伤的文学现实,并在致力于追求正采的努力中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情采观。  相似文献   

15.
刘勰以"清"论文,涉及到对作品语言、文风、文体等各个方面的评价,主要是指诗文言辞的"清丽"和整体风貌的"清峻"等,核心是指以华美的言辞鲜明地表达思想内容,自然流畅、意气峻发,给人一种整体的审美愉悦感。"清"作为文学审美范畴,其地位是在《文心雕龙》中正式确立的。  相似文献   

16.
章表文作为中国古代散文的重要形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仅作家作品多,而且精品也很多。千年的历史沿袭、动荡的时代特点、多重身份的作家群、对公文的高度重视和公文理论的空前发展,是章表文在这一时期得以繁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圣经是世界文学艺术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欧美作家.莎士比亚没有创作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但从他的作品来看,他时圣经的熟读程度远远超过同时代的其他作家.[1](P110)以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为例,简要分析圣经的巨大魅力和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岳爱华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2):43-44,51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篇中着眼于“采”,明确地将“情”“采”熔铸成“情采”这一独立的美学范畴。从哲学角度看,刘勰认为“采”与“情”同样出于天道自然,肯定了“采”是文章的本质属性;从魏晋文学现实语境看,刘勰看到了情采两伤的文学现实,并在致力于追求“正采”的努力中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情采”观。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文学作品、文学观念、文学精神直接影响着当代作家。具体表现在其作品直接为当代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养分;培养了当代作家的文学兴趣,牵引他们在创作上进行多方的尝试,丰富着当代文坛的创作格局;影响着当代文坛上重要的文学流派中的一些重要作家和作品;影响着当代众多作家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20.
现代通俗文学作家阵容庞杂,不乏渣滓,但依然有许多优秀的通俗文学作品。通俗文学满足了市民阶层的文学需求,与新文学互补共存。面对新文学家的抨击,现代通俗作家既有辩解,也有自我批评,为通俗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在新文学家的批评声中主动向新文学学习,以谋求改良。许多作品中的爱国思想和平民意识昭示了通俗作家人生的闪光之处。通俗作家不都是封建遗老遗少,也有许多受西方思想影响乃至革命志士。通俗作家对自身积极有价值的作品,作过建设性的评论,反对因人废文。在通俗性的倡导方面,通俗作家比新文学家有明显的进步。当然,也有一些通俗作家对新文学存门户之见,颇多偏激之词,还有一些言行不一,不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