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黎瑞刚 《青年记者》2004,(11):25-27
从全国媒体市场来说,资源整合是很大的问题。从每一个集团自身内部来说,资源整合是更大的问题。我觉得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要紧的,亟待破解的难题。今天中国的媒体市场机会非常多,这种机会是全球任何一个媒体市场都不会拥有的,而且这种机会是历史性的机会,错过了你可能会花数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成本才能整合这些市场资源。对于这些历史性的市场机会,要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我国媒介资源的配置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状况,绝大部分媒介资源和受众市场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而人口占全国绝对多数,居住区域极其辽阔的农村地区,媒介资源却十分有限。农民周围缺少媒介,缺少接近媒介的机会,也缺少表达自己思想和观念的话语空间。农民与媒体的关系基本上是“疏离”的。媒体与农民的“物理距离”和“社会落差”都很明显。  相似文献   

3.
破解农业结构调整“怪圈”的新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高了跟着种,种多了价就跌;价跌了少人种,种少了价又高”。这个结构调整“怪圈”,经济学上称之为“市场同步性震荡”,既让农民头痛,也让媒体困惑。此文分析了当前的农业生产和农业报道,探讨了造成市场同步性震荡的7大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通过简要的理论阐述和经验总结,提出了媒体帮农民避免市场同步性震荡的11项对策,包括宏观上设置引导主题的7个方向和微观上采写单篇内容的4个重点。  相似文献   

4.
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多元的时代、充满机会与挑战的时代、人人追求自我的时代,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强烈的占有欲和表现欲,时时刻刻都在寻求机会和各自的节点表达自己的意愿。展现自己的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作为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新闻宣传媒体,尤其是各级党的机关报必须与时俱进.转变办报理念,创新办报形式,让群众参与,使读者互动,方能赢得读者,赢得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实践"三个代表",办好对农广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广播,这个最大市场在农村的媒体.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努力提高对农宣传的水平,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发挥应有的作用,无疑是摆在广播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刘旸  马艺 《今传媒》2005,(7):30-31
1985年,《中国计算机报》悄悄地诞生了。在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以后.《中国计算机报》扎根于飞速发展的IT行业,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市场中的机会1998年,IT媒体市场空前繁荣,但是竞争也呈现出白热化的态势,IDG、ZD和CMP三大美国IT出版集团已经进人中国市场。谁能在这场竞争中拥有资本谁就能成为赢家,  相似文献   

7.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许多方面的内容,如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但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市场创新。新闻报道紧紧抓住这一点就是抓住了当前农村经济的主要矛盾,这其中包含多层意思:谁来开拓市场,是政府还是农民?谁来告诉农民市场需要什么,是企业还是政府?新的区域布局形成后,谁来补贴产粮区农民,是国家财政还是销区?如何理解农产品竞争与卖难之间的辩证关系?等等,面对这些问号,记者一定要把握根本的一条,就是用计算成本、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市场意识来判断其取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如何搞?经过各地的实践,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  相似文献   

8.
明星、竞技、淘汰等重大体育赛事的兴奋点对于媒体而言可谓是绝佳的市场机会,而体育赛事也需要通过媒体吸引更多人们参与。那么,媒体通常报道重大体育赛事的聚焦点在何处呢?如何才能够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呢?本文选择奥运会报道作为案例,分析提炼重大体育赛事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9.
农业科技图书选题策划的五种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欣 《现代出版》2012,(3):60-62
农业科技图书选题策划要探寻农业结构细分的机会,抓住农业结构调整的契机,找准目标市场的脉搏,开发城镇市场的需求,瞄准新业态的机会。注重农业多种功能的开发,是农业科技图书选题策划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发挥服务功能 指明市场机会 最直接的办法是发挥服务功能,指明市场机会,让农民按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对于刚刚走向市场的农民,这既是对症下药,又如雪中送炭。 一、广泛介绍市场的需求信息。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必然通过信息反映出来。让信息引导农民的生产销售,帮助农民对接市场。《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2年11月1日刊登了新闻《农业节目帮俺快致富》,介绍安徽和县农民根据从央视了解到的信息,把  相似文献   

11.
刚刚当选北京市市长的王岐山在会见中外记时.回答了记关于政府官员如何处理和媒体关系的提问。他说:媒体在采访一些官员时遭到拒绝,是固为这些官员在工作过程中很少学过如何面对媒体。再一个,群众现在还不适应官员在媒体上说错话.要求官员说的基本上字字句句都是真理.所以他希望刚开始要给一个机会,允许他们说错一句话、两句话。  相似文献   

12.
王辉 《青年记者》2007,(10):24-25
三农问题是这几年的热点问题,但农民媒体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支持。本从农民报纸的内容、分众化、发行、新闻工作、CIS运作等五方面提出了解决途径,寻求完善农民报纸融人市场之路,对农民报纸的未来发展进行有益的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一目了然     
中国传媒发展十大趋势趋势一:政策规则创新加速传媒结构调整。能否利用规则变动效应与规则变动机会,成为决定新闻媒介未来五年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趋势二:媒介形态趋向融合与互相进入。媒介基本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使媒体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其他行业与新闻信息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趋势三:传媒集团特别是多媒体新闻集团将成为市场格局主导者。多媒体新闻集团在实施舆论总体战略与市场力量的双重推动下即将出现,从经营产品转向经营产品线或产品群等,将成为新闻集团的共同选择;趋势四:经济科技娱乐类新闻信息产品将成为竞争焦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战略性结构调整新阶段,在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之后,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解决部分农产品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价格下滑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关注的焦点。在大力提倡图书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今天.县级图书馆如何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信息服务的领域,引导农民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已成为县级图书馆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从近几年国内新闻界竞争的日益加剧、报业和广电集团的不断扩大和入世后国外媒介巨头的入境,不难看出中国传媒业迎来一个结构调整、行业整合、购并合作频繁的时期。媒体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对于地市级的媒体,尤其是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与境外媒体面对面竞争为期不会遥远。近年来,地市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横向来看,地市报业的规模仍然较小,影响力大多只局限于本地,市场空间狭窄,市场拓展的难度较大,入世后面临的形势会更加严峻。 规模小不可怕,可怕的是市场化产业化水平低当然,地市报业的发展规模以及发展水平要受到地…  相似文献   

16.
对目前我国媒体产业投资状况的基本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个产业从限制到逐步放开的过程中无疑会充满了超常赢利的机会。目前我国的媒体产业正是这样一个备受瞩目的产业领域。而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使它最为敏锐地感受到了传媒市场的春潮涌动和投资价值。虽然,允许媒体接受投资的政策尚待明朗,但各类资本已经急不可待。在这个新世纪的春天,投资媒体正在成为继投资网络之后的又一股热潮———林林总总的报刊市场上,似乎每一个新成员背后都有“老板”或股东;形式繁多、数目庞大的合作“项目”在洽谈;另有大批找“壳”的资金和待价而沽的“壳”自由电子般运动,寻求耦合碰撞机会……在感觉到…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关跨国公司的报道逐渐成为经济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与发展体现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产业变化与市场机会;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运作方式等成为微观经济报道中的案例;对于媒体来说,跨国公司是重要的信息源,而跨国公司通常也都善于运用公关手段左右信息的发布,影响媒体的报道,有些时候其背后有着复杂的经济利益甚至国家利益.新闻媒体需要更为冷静地观察和认识跨国公司,更专业地甄别相关报道中的信息与现象,更全面地把握对跨国公司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温继武 《传媒》2007,(2):38-40
深入改革创新,建立市场机制,推进市场经营,是一个行业媒体解决现实生存、谋求长期发展需要深入思考并认真解决的基本问题,它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行业媒体要不要经营市场,能不能真正进入市场;二是行业媒体怎样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特点,明确方向,准确定位,正确地进入市场;三是行业媒体如何在经营市场过程中充分发挥行业以及行业媒体的特有优势,寻找市场机会,掌握市场规律,参与市场竞争,取得市场效益.  相似文献   

19.
各国媒体以香港为基地争夺亚太市场亚太地区近年成为新兴的媒体市场,香港这个被喻为"东方之珠"的城市,也因此吸引不少外国媒体.在香港设立制作中心或播放总部的国际媒体,通过人造卫星向全亚洲甚至全球观众播放娱乐或新闻节目的竞争开始白热化.1995年6月20日...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中央一号文件发出之后.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更是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台.离“三农”最近.或者说每天都生活在“三农”中。县级电视台这个最大市场在农村的媒体.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发挥区位优势.提高对农宣传水平.起到解决“三农”问题应有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