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想象力”.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力是学生终身发展不可或缺的能力.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本文重点探讨了培养想象力的重要作用以及培养想象力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小学自然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想象力。我在自然教学中是怎样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呢? (一)用形象的语言,诱发学生想象教师的语言是启发儿童想象的重要因素。语言越形象、越生动,就越容易诱发学生想象力。在自然教材中,有些课文缺乏感性材料作为想象的基础。因此,必须凭借学生已有的经验及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描述,来帮助学生确切地领会课文内容,诱发学生想象力。如何使语言生动形象呢?其一,在讲述时要多打“比方”。例如,在向学生讲述地球位置  相似文献   

3.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运用“形象启发法”进行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直观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形象的认识音乐作品,掌握演唱技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更好的理解作品,表现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江海瑶  何英 《现代语文》2009,(5):111-112
“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强调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这样说,一切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发明。而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语文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特别是那些脍炙人口、富有文化底蕴,洋溢着时代气息的精美华文,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5.
想象力,就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本文试以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为例,就如何激活学生思维,培养想象力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需要想象力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讲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想象 ,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高尔基称想象是人们预见未来的一种惊奇的思维能力。基础差的学生 ,同样有自己的“梦” ,只要诱导得好 ,这“梦”就是很丰富的想象力。语文教材的内容丰富 ,在教学过程中 ,把思维能力培养渗透其中 ,学生的智力就得到发展。(一 )课文教学中的想象力训练。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 ,不少教育家对语文教学法都有独到的见解。叶圣陶、朱自清合著的《国文教学》中对讲…  相似文献   

7.
张建 《学语文》2008,(3):23-24
想象力,即人的想象能力。所谓想象,心理学上指存知觉材料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许多先哲和科学家都深知想象力在人类创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康德说:“想象力是一个创造性的认识功能。”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但想象力却可以遨游世界。”既然想象对人的创造性活动能够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继嫦 《广西教育》2012,(30):31-32
什么叫想象力?想象力就是人们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说起汽车,人们脑子里就会想象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因此,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要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写想象中的事物,学会写想象作文。由此可见,在写作中,想象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极为重要的。正如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所言:“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文学技巧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想象是写作创作的源泉。在写作中培养学生想象力,能进一步提高作文的课堂教学效率,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有效解决学生“写作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想象力,是在已有表缘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加工或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能力,它是对已有形象的更新,是一种再创造,是人脑的最重要的智力活动,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想缘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能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和源泉。”  相似文献   

10.
想象力就是指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即在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把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构成形象或独立构思出新形象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努力将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挖掘,因势利导,因人而异,想方设法培养着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1.
单梅 《文教资料》2006,(9):76-77
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需要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那么,什么是想象?什么是想象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写道:“想象在心理学上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概念告诉我们,“创造新形象”需要想象;反映已有的“不再眼前的事物”也需要想象。作文教学、作文创作和文章阅读都离不开想象。想象力是…  相似文献   

12.
“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因此,音乐教学已成为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初一学生在作文时常常遇到一个难题是“无话可写”。究其根源,与缺乏想象力有着很大的关系。所谓“想象力”即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这实际上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想象力比较丰富的学生,在作文时,常常能够把他平时观察和体验过的生活重新编织起来,展现比现实生活更宽广的天地,而不会  相似文献   

14.
低年级学生最怕作文,平时交上来的作文写来写去似流水帐,让人觉得空洞无物。我们认为,想象力的缺乏是制约学生作文成功的最大因素,作文教学首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人脑在过去认知的基础上构造出的没有经历过的事物或形象的能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低年级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富有幻想,喜好新奇。他们爱好童话,总是用童话的方式来观察和解释世界,我们选择了童话体作文做  相似文献   

15.
《文学教育(上)》2010,(11):159-159
著名作家莫言日前在成都的“读者大会”上对青少年说,我认为想象力是一个写作者最重要的、最宝贵的素质,它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最根本的东西,甚至是一个科学家最基本的素质。想象力是在你所掌握的已有的事物、已有的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编造出崭新的一种东西,事实上想象力是一种创新。当然想象力要借助于某种语言,没有离开了语言的想象,任何想象力都是用语言作为工具的,  相似文献   

16.
《机械制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图和画图的能力,而培养识图与画图能力的关键是空间想象力。所谓“空间想象力”就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综合、重现,创造出一个整体形象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在具体的制图教学中就是要求学生实现平面与空间的转换以及“形”与“体”的转换,那么如何实现这两种转换呢?  相似文献   

17.
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一种创造力,也就是一种综合的原理,它的对象是宇宙万物和存在本身所共有的形象。”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可见,在语文读写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胡章华 《中学物理》2012,(10):37-38
想象是人们头脑中原有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和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可见“加工”和“组合”是培养想象力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想象,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所谓想象,就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的形象的过程。想象有再造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可见,想象是极其重要的智力因素,也是发现的基础,没有想象力,便没有发现、发明和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