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8年,王益、朱光暄、薛钟英等人,曾考证“出版”一词的来源。当时认为它是从日本引进的外来语,最先使用的是梁启超,时间是1899年12月。1991年吉少甫又进行考证,改为梁启超最早使用此词是在1899年8月,提前了4个月。最近发现,去年上海汉语大词典出  相似文献   

2.
“出版”再探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7年至1988年间,朱光暄同志、薛钟英同志和我,曾一起考证“出版”一词的起源。当时的初步结论:“出版”并非古已有之,是从日本引进的。日本最早出现“出版”,是在1756年。中国人最早使用“出版”是在1899年12月(梁启超:《汗漫录》)。我曾整理...  相似文献   

3.
“广告”一词在近代中国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广告虽然起源很早,但直到19世纪末,我们的语言文字中还没有出现"广告"一词,古人习惯使用的是"告白"、"声明"等词。"广告"一词以汉字形式出现,依据现存史料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在旅日华侨的资助下,在日本横滨创办了《清议报》,在1899年4月30日出版的第十三期中,该报刊出了用日文撰写的招揽广告的告白《记事扩张卜广告募集》,这是中国人自办刊物中第一次使用"广告"一词,但此时的"广告"尚属  相似文献   

4.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日本。他们在日本重建宣传阵地,创办了清议报。清议报是旬刊。第一册出版于一八九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光绪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最后一册出版于一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十一日)。前后历时正好三年,共出一百册。出版地点是日本横滨。发行兼编辑人是旅居横滨的华侨商人冯镜如,但实际主持人,前期和后期是梁启超,中期是麦孟华。清议报在第十一册刊登的《本报改定章程告白》中宣称:“本报宗旨专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为主义。”它所说的“主持清  相似文献   

5.
由国庆 《天津档案》2006,(10):48-49
中国广告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上古神农氏时代。商业广告在商代早已产生,但。广告。一词在我国出现较晚。是地地道道的外来语。1899年,粱启超于日本在他创办的《清议报》上第一次使用了“广告”二字。  相似文献   

6.
据目前所知,日本松本君平所著的《新闻学》是我国最早译成中文的外国新闻学专著,出版于1903年10月,该出的一些重要言论曾被广泛引用。梁启超十分推崇这本新闻学著作,他曾说:“日本松本君平氏著《新闻学》一书,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舆论监督”这个词使用频率高了起来。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朱基视察中央电视台,和《焦点访谈》栏目组成员座谈,给了他们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四句话对新闻工作者是个巨大鼓舞。而后,“舆论监督”这个词组在报刊上、在电视中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了起来。笔者也想趁这个热乎劲,将“舆论监督”一词考证一番,将它的来历弄弄清楚。说起“舆论”和“舆论监督”,不能不追溯到梁启超。因为在梁启超之前,尚无“舆论”一词的组合。在中国古汉语里,舆的本意是车厢,因即指车。《老子》:“虽有车舆,无所乘之。…  相似文献   

8.
1868年,日本展开史称“明治维新”的政治改革,开始走上近代化的道路;1899年颁布第一部近代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翌年进行第一次大选并建立了帝国议会,确立了近代国家体制。 明治时代后期,不少中国志士陆续来到日本。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人士流亡日本;1901年清王朝政府下诏举办“新政”后,大批公费、自费留学生来到日本,其中不乏立志推翻满清政府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人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七年三月十日,《工作与学习丛刊》之一《二三事》,发表了鲁迅先生的遗作《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这篇文章是在鲁迅逝世后,许广平同志整理的。当时不知是编辑的问题还是工厂里排字的问题,把文章中的一个字印错了。原文有一句话是“令人神旺”,意思是说看到章太炎在《民报》上对梁启超等人的斗争  相似文献   

10.
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前,回顾一下马克思及社会主义是怎样被介绍到中国的早期历史,是颇有意义的.中国人最早知道马克思的名字,是在1899年.这一年出版的《万国公报》第121期、第123期连载的李提摩太的一篇译文中,曾经两次提到马克思其人(一次译为马克思),称他为"百工领袖",称他的学说为"安民新学".李提摩太是英国传教士,因是译作,不涉及他本人的观点.1902年9月15日出版的第十八期《新民丛报》上发表的梁启超《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提到马克思其人,译作"麦喀士",并称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此后在《新民丛报》、《大公报》上也陆续刊载了一  相似文献   

11.
“考证,也叫做考据。在清代,义理、词章、考据被认为是三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学科。”…这是季羡林先生《为考证辩诬》一文开头的话。或许是极左思潮下的某种需要,也或许是因人废言(现代学者中大力提倡“考据”的是胡适而不是鲁迅),学术研究中的“考据”方法曾经被批判和否定得一无是处。季先生的《为考证辩诬》批评了关于“考证”的种种误解。显然,季先生是提倡考据方法的。近几年出版的一些谈名人读书治学的著作,提倡“考据”的还有一些:1999年三联书店出版的胡适《读书与治学》,更是大力提倡学术研究中的考据方法。三联书店近来出版的《量守庐学记》、《量守庐学记续编——黄侃的生平与学术》、《励耘书屋问学记——史学家陈垣的治学》、《蒿庐问学记——吕思勉生平与学术》等等,也都是把考据方法作为治学的关键。为什么会这样?季先生在《关于义理、文章与考证》中一语道出了其中真谛。  相似文献   

12.
《时务报》是梁启超、汪康年等人在1896年8月创办的以宣传变法维新为宗旨的刊物。发刊第一册所载梁启超撰写的报例强调:“广译五洲近事,则阅者知全地大局,与其强盛弱亡之故,而不至夜郎自大,坐眢井以议天地矣。”故而该报大量译载英、日、法、俄等文报刊的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其中关于孙中山在伦敦遭绑架的译文报道即是突出的一  相似文献   

13.
1978年4月,也就是在《词与物》(Les mots et les choses)出版12年之后,米歇尔·福柯第二次造访日本。在与日本思想史学者吉本隆明举行的圆桌会谈中,他对早年的这部成名作表达了些许的遗憾。“假如现在让我来写《词与物》的话,它会呈现为另外一种形式。如今我有了另一种不同的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14.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癸卯) 1月13日(壬寅年十二月十五日):即日出版的《新民丛报》第二十四期发表了黄遵宪致梁启超书,对梁《新民说》中的某些“激烈”言词表示不满。 1月29日(正月初一日):《湖北学生界》在日本东京创刊。月刊。湖北留日学生同乡会主办,刘成禺、李书城、时功玖、程明超、王璟芳、尹援一、窦燕石等编撰。设有图画、论  相似文献   

15.
《日本书目志》与《西学书目表》成书先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康有为编撰的《日本书目志》成书年代,各家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日本书目志》成书先于梁启超编撰的《西学书目表》。例如姚名达在《中国目录学史年表》中写着:“先绪二十一年(1895),康有为撰《日本书目志》,分门十五。光绪二十二年,(1896)梁启超撰《西书提要》及《西学书目表》”。姚先生还在《中国目录学史》“分类篇·新分类法创造之尝试”一节中说:“次年(指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撰《日本书目志》,遂首创新分类法,分(1)生理,(2)理学,(3)宗教,(4)图史,(5)政  相似文献   

16.
国难声中发刊这里的《民报》,前身是上海《民国日报》。1932年淞沪战争爆发时,日本政府为了推卸发动侵略战争的责任,曾发表声明,诡称“一二八”事变是由于中国的抗日运动所引起,捏造种种诬词,其中提到所谓“《民国日报》登载对日本皇室不敬的消息”一事。这一荒唐的借口,使上海公共租  相似文献   

17.
《人间词话》的“人间”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间词》是王国维的词集,《人间词话》则是最集中反映他文学思想的著作。对它们的研究的文章很多,但专门论说“人间”二字的则不多。因发现了一些新的资料,想对此进一步加以探讨。   一  就笔者所见,关于《人间词》、《人间词话》何以用“人间”为名,主要有如下一些说法。  赵万里认为:“盖先生词中‘人间’二字数见,遂以名之。”(见所著《王静安先生年谱》“光绪三十二年”,台湾文华出版公司《王观堂先生全集》第十六册,1968年)他未进一步论说。  对于此说,严迪昌在所著《清词史》中,有所发挥,列举了23个“人间”的…  相似文献   

18.
试论出版基础理论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辰 《出版科学》2002,(1):29-32
出版基础理论研究现状 在我国,图书的制作与传播至少已经有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然而,对于出版基础理论的研究却很迟。“出版”一词,直到19世纪末叶方始在汉语中出现。据王益先生多年的研究,“出版”一词是从日本引进的,首见于黄遵宪所纂《日本国志》,时间在19世纪90年代(王益《“出版”再探源》,载《出版发行研究》1999年第6期)。而出版学、编辑学这些概念的出现,则是民国时期之事了。  相似文献   

19.
南京红学家孔祥贤经过二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和考证,提出了《红楼梦》的原作者是曹頫的论断。他阐述这一观点的专著《红楼梦的破译》最近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一孔祥贤是中国银行江苏分行的研究员,今年74岁。早在1973年,他读了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就觉得其中许多观点不能服人,特别是关于原作者是曹雪芹的论断破绽很多,站不住脚。于是,他阅读了大量研究《红楼梦》的书刊,广泛搜集有关资料,潜心钻研,探本求源,  相似文献   

20.
索尔·斯坦是美国斯坦——戴公司的总裁,他曾写过六部小说。他在一九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出版的美国《出版商周刊》上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如何使一般图书出版业有利可图》。“一般图书”的英文名词是“trade book”,即指在书店公开出售、盈利的一般图书,既不包括大学出版社所出版的专业图书,也不包括政府出版物,所以有时在中文中译成“贸易书”或“商业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