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据法制日报报道陈佩斯诉《湖南广播电视报》和“布董味”侵害其名誉权一案,5月19日至20日经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庭公开审理、合议庭合议后当庭判决:《陈佩斯跑了》一文,某些细节不准,言辞表达不  相似文献   

2.
我们已经介绍过,演员陈佩斯诉《湖南广播电视报》等侵害名誉权案,以陈佩斯被驳回而告结(见本刊第2期)。这个案子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之处,就是陈佩斯在起诉时,请求赔偿损失金额达460255·60元。数额之大,在我国“新闻官司”中首开纪录。难怪香港有家报纸在报道此案时,用了“陈佩斯索赔,狮子开大口”这句戏言。根据陈佩斯的计算,这笔巨款包括“精神损失补偿费”5万元、  相似文献   

3.
孙静 《记者摇篮》2004,(7):38-38
必须深入认识广播电视报的政治导向问题。讲政治,这对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来说毫无疑问,而像广播电视报这类非主流报刊要不要讲政治或该怎样讲政治呢?答案必经是肯定的:一定要讲政治,只是方式方法与党报党刊不同而已。广播电视报是一张以广播影视内容为根本特色.以荧屏补充、延伸为“主战场”,以面向大众阅读兴趣为基本方向的文化娱乐报.这个报纸性质定位,就决定了它不  相似文献   

4.
李庆文 《视听界》2002,(1):34-34
广播电视报的评论现在越来越少了,专门的评论版已经非常鲜见,能开下去评论专栏的已经不多,有的广播电视报甚至不刊登评论了。但笔者以为,对于广播电视报这一被称为是观众听众和广播电视媒体的桥梁和纽带的报纸来说,对评论的冷落。是决不应该提倡的。  相似文献   

5.
从1979年中国广告业开始复苏至今已过去了整整二十年。二十年间,广告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已深深扎根在受众之中,左右着消费群体、消费指向。其间,广播电视报在报业中异军突起,广告效果非同凡响,每每给广告主带来意外惊喜,经济与社会效益稳步增长。现在,广告主(尤其是私营广告主)在广播电视报的广告投放中占有比例愈来愈大,有的甚至指定广播电视报为广告投放的首选媒体。在竞争愈来愈激烈,有众多媒体可供选择的今天,广告主对广播电视报情有独钟,个中原因值得探究。我们不妨先看几例广告:例一、某期广播电视报出版发…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报是个年轻的报种。所以它诞生以来遇到的很多问题都与众不同也无从借鉴,它需要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作出自己的回答。出于以上考虑,我把涉及到广播电视报方方面面的问题理了一理,概括出七个带有共同性的曾经有过争论或者至今仍然众说纷纭的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和认识,以便更好地把握住广播电视报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广播电视报的作用和地位广播电视报的地位主要取决于它发挥的作用。广播电视报的作用从创办到现在,有一个逐步扩大的过程。在开始;它确实只能算一张节目单;后来内容增加了,丰富了,慢慢起到了…  相似文献   

7.
对广播电视报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面对众多报刊的夹击,现在许多人都认为,广播电视报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根,扩大阵地,非提高报纸质量不可。但提高质量如果不明确质量标准的话,就不知道朝什么方向努力,也无法评价质量是否提高了以及提高到了什么程度。对广播电视报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就是为提高广播电视报质量指明奋斗目标,提供评价依据。研究广播电视报的质量标准,在方法上似应综合考虑以下原则:一,权威原则。广播电视报和我国许多报纸一样,是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群众自费订阅的报纸。其质量标准只有上…  相似文献   

8.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作为广播电视宣传延伸和补充的广播电视报也日趋成熟。从过去单一的节目预告单发展成一张立足声屏、辐射社会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家庭服务类综合性报纸,其中一个最显著的标志,便是副刊的崛起。广播电视报副刊的兴办,使之从附属于广播电视的传统定势中解脱出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增强了竞争的活力。在当今越来越多的日报、晚报乃至各种行业报纷纷抢占广播电视园地、广播电视报面临严重挑战的情势下,如何办好广播电视报的副刊,在内容的取舍和版面栏目的设置上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使广播电视报扬长弃短,以其独具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立于不败之地,成了摆在广播电视报编辑记者面前的一大课题。为此,本刊特编发《湖南广播电视报》楚望霓、《江西广播电视报》吴文滨、田海宏三位同志撰写的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广播电视报副刊的特性、地位、功用及发展前景作一番探讨,供从事广播电视报采编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9.
就发行量而言,广播电视报的辉煌时期已经过去。现在,不少市级广播电视报的发行量就在2万份左右。而那些发行量仍居当地报刊发行量之首的广播电视报,其实早在发行量下滑时,就做了大量“遏止”工作。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广播电视报从80年代初期到目前已经历时近20多年了,从最初的繁荣发展到现在各地城市广播电视报市场份额总体上不同程度地萎缩,广播电视报流变与发展的轨迹十分清楚。笔者认为,广播电视报将进入“大分化”时期,随着所谓“上层建筑行业”不断地市场化、产业化,在十分激烈的竞争中,将会有一批基础差、规模小的广播电视报被分化淘汰出  相似文献   

11.
1991年7月,湖南广播电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何立库先生在首届全国广播电视报理论研讨会上发出“努力探索创立中国的广播电视报学”的呼吁,如一石击水,荡起串串涟漪;6年后,他又在全国省级广播电视报社长、总编辑论文集《广播电视报论》。后记”中再度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报学已水到渠成.”我们佩服立庠先生的眼光和胆识,他的首倡之功定使同仁鼓舞.当然,也应预料,此观点抛出后,一定会引起两种不同的意见:其一是反对,认为创建广播电视报学尚不成气侯;其二是赞成,觉得创建广播电视报学条件已经具备.笔者持赞成和肯定…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人民物质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随着“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系统工程在广大农村全面铺开,有线电视网络快速向乡村推进,无疑给广播电视报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全国大部分城市广播电视报已取得全国统一刊号,广播电视报从最初被看作专业报至现在越来越被认同为化生活类报纸。因此,广播电视报所面临的,应当是发展、壮大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实践与创新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在媒介大家庭中,广播电视报越来越处于劣势,发行量从百余万份迅速下滑到几十万份甚至是几万份。与读者的“移情别恋”同步,广播电视报的广告客户也纷纷“转向”,广播电视报又必须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广播电视报如何走出困境并寻求自身的发展?本文拟从广播电视报与其他媒介联手,从而实现借势发展这一视角进行探讨。广播电视报与其他媒体联手,可以大大加强对某一新闻或问题的报道力度,从而提高广播电视报自身的影响力,这对素有“小报”之称的广播电视报而言,更显重要。从1999年开始,《…  相似文献   

14.
一般人都认为,广播电视报是介绍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好的节目、好的剧情介绍,会吸引不少读者。可是,现在读一些广播电视报,发现此项职能正在削弱,一些与广播电视内容毫无关联的所谓社会新闻,如凶杀、强奸、三角恋、婚外情,以及一些明星的奇闻轶事,大量充斥版面,左看右看都不像一张专业报纸了。顺手拿来一张不久前某省出版的广播电视报,其中A1版:特别报道:《痛忍四年性骚扰的女教师打破沉默24名受害女学生纷纷指证××揪出一“禽兽教师”》,受害女生未经模糊处理的侧身照片;A2版:相关链接:《两起“禽兽教师”恶性案件全国通报》、《江西某小…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报,顾名思义,当然与广播电砚有关。有了广播电视,才有广播电视报;有了广播电视的迅速发展,才有广播电视报的兴旺。《广东电砚周报》更是在80年代初,广东电视事业蓬勃发展之时,于1982年6月应运而生的。当时全省独此一家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独此一家电视报──《广东电视周报》。刚刚摆脱“文革”阴影的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了电视台的忠实观众和电视报的忠实读者,周报发行量节节上升,《广东电视报》发行量最高时曾达238万份。但世间所有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呈直线上升。有高潮就有低谷。后来的事态发展,现在想…  相似文献   

16.
如果我们对9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报作一粗略的浏览,就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曾经风靡一时的“炒作”这星那星的篇什,在报纸上明显减少,几至寥若晨星,而昔日为老总们困顿的言论,却异军突起,蔚为大观。这表现在:一、为适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各报相继扩版、增版,纷纷办起评论专栏。如《中国电视报》的“荧屏思考”、《湖南广播电视报》的“一周论语”、《辽宁广播电视报》的“视听茶座”、《福建广播电视报》的“一家之言”、《吉林视听导报》的“一吐为快”、《甘肃广播电视报》的“新世说”、《山东广播电视报》…  相似文献   

17.
邓国超 《新闻窗》2013,(6):22-25
新媒体时代的报业竞争异常激烈,广播电视报也不例外,这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辉煌的纸媒,21世纪一开始就出现了新的变化,2005年成为拐点,发行量和广告收入逐年萎缩,全国大多数广播电视报走向衰落,入不敷出,陷入了困境。创新广播电视报经营,积极探索广播电视报发展新模式,成为当代广播电视报经营者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视报的装饰性,指的是办报人、编辑赋予广播电视报形式上的一种主观的意念,即通过版式设计、图片处理、色彩调配等一些手段来凸显文章、渲染文字的表现力,给读者以观赏性。它不但可以解读报纸内容、刺激读者的就读欲,还可以产生一系列的连动反应,如:扩大报纸的发行量,发挥广播电视报的导读、学习、教育、娱乐、消费等多种功能。 广播电视报的装饰性是它的内容决定的。广播电视报的读者听广播、看电视大多对黄金时间播放的电视剧、音乐、晚会等文艺类节目感兴趣。故而,其内容涉及最多的也是各类文艺节目。广播、电视媒体中涉及…  相似文献   

19.
曾一度占据当地报纸发行量之首的广播电视报,在目前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出现了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即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大幅度滑坡,有的报社严重亏损,甚至有的连员工的工资都开不出来。面临困境,明智的广播电视报人能够审时度势,找出症结所在,正确认识自己,掌握自己在市场中的准确位置。他们依托广播电视报与广播电视保持着一种互动的关系。互动即互相牵动,相互制约。这里主要是指报纸与广播电视互相牵动,也就是广播电视报与广播电视媒体在宣传内容上要有机互动,即电视台各频道应主动提供节目预告表、节目介绍和群众应知的相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广播电视报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它像一株株小草,在党委机关报、晚报和各种专业报纸的夹缝中茁壮地成长。怎样提高广播电视报的办报质量?笔者认为,首要的是把广播电视报如何刊载新闻的问题解决好,让新闻在广播电视报上唱主角。这是因为,报纸是“以刊载新闻为主的面向公众发行的定期出版物”(《新闻学简明辞典》第83—84页,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从这个定义出发,广播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